領導的藝術:善用“等距外交”,培養“感情均勢”,保持天平平衡

作為上司,如何調解下屬之間發生的糾紛,實在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如果處理不當,一旦因為公事變成私人恩怨,恐怕日後在工作上就會成為難解開的結。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其實在官場上,如果有人向你發一矢明箭,也足以叫你頭痛的了。如果對下屬間的矛盾處理不當的話,極有可能埋下一顆定時炸彈。比如,某個下屬,平時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你對他印象平平。可就是他,在某一天竟向你的頂頭上司提出對你的不滿,尤其是指責你工作分配不均。

領導的藝術:善用“等距外交”,培養“感情均勢”,保持天平平衡

發生這種情況,很可能是由於你平時對下屬間的糾紛處置不當造成的。身為上司,經常都會遇到一些十分棘手的問題,除了公事,還包括一些私事,比如下屬鬧情緒、不和……都需要你去調解。記住,在調解這些問題時一定要公正,不偏不倚,一碗水要端平。要學會“和稀泥”,當個“超級泥水匠”。沒有必要去追查事情的來龍去脈,有些事情很可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所要做的只是將事情凍結,告訴雙方“一切到此為止”。同時你還必須指出問題所在,例如某人的態度要改善,某人應該事事以公事為重。

在召見鬧過紛爭的雙方之後,請不要在任何人面前再提此事,只須留意下屬的表現是否有改進。要是兩人都很強硬,那麼你再考慮將兩人分開吧。

“超級泥水匠”只是在下屬產生矛盾時的應對方法。作為上司,要在任何時候都能維持下屬之間的平衡,必須有一種遵循的原則。這一原則就是“等距”原則。

領導的藝術:善用“等距外交”,培養“感情均勢”,保持天平平衡

與下屬交往,堅持“等距外交”原則,亦即要實施等距離接觸,它有如下好處:

1.有利於組織的團結。一個組織是否團結,首先取決於其內部因素。作為領導如果能夠與下屬保持“等距外交”,一視同仁,那麼,本來團結的組織就會更加團結,就會減少出現不團結因素的可能性。而如果領導者對下屬有近有疏,就可能使本來挺團結的組織出現不團結的因素,使本來就存在裂痕的組織加速分裂。可見從鞏固和促進組織團結出發,也要保持“等距”。

2.有利於工作。一個單位或部門的工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組織的協同效應和整體功能,取決於上下級能否形成合力。由非等距所促成或加速了的組織內部不團結現象,必然破壞組織的協同效應,削弱其整體功能,使上下級產生分力,從而給單位或部門的工作帶來損失。因此,從工作角度看,我們也要保持“等距”。

3.有利於與下屬建立良好全面的關係。能洞察事物發展規律、具有遠見卓識的人,在處理下屬的關係問題上,無不努力追求下屬群體對自己的認同,保持等距,它可以使領導者避免與下屬的關係片面性、畸形化,可以建立良好關係又具有延續性。因此,要想爭取良好的、全面的、具有延續性的下屬關係,必須保持“等距”。

領導的藝術:善用“等距外交”,培養“感情均勢”,保持天平平衡

4.有利於個人成長進步。一個人的成長進步,離不開組織的考察、指導和幫助。但不論哪一級組織,都是由若干人組成的,領導者的工作離不開上級指導,也離不開下屬的支持。領導者同個別屬下過“密”,必然導致與其他大多數下屬的“疏”。這必然導致過密者的優越感,加劇過疏者的不平衡心態,從而影響其工作熱情,影響其提高自身素質和崗位技能的積極性,於個人成長不利。這裡有必要指出,我們強調處理與下屬關係要保持“等距外交”,是就指導思想而言。某一具體工作聯繫,某一特定行為,則不在此列。只要是正常工作關係,其他下屬都能理解,不會介意,不必因拘泥“等距”而不能同部屬進行正常聯繫和接觸。遵循“等距外交”原則就是要求領導者在用人行為中,領導者應該憑理智控制和約束自己的行為,與所有的下屬保持等距離接觸,秉公辦事,不徇私情,不分親疏,一碗水端平,做到“公事以外才是朋友”。

秉公辦事,不僅是每個領導者應具有的美德,而且是正常從事領導活動的必備條件。為了避免引起下屬之間不必要的猜疑和誤解,為了避免在同下屬的工作關係中摻雜進多餘的私情,堅持“等距外交”原則,是精明的領導者自覺採取的一條處人良策,也是公正合理地使用下屬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證。

領導的藝術:善用“等距外交”,培養“感情均勢”,保持天平平衡

“等距外交”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其中不乏富有哲理的深層含義。例如:

(1)感情上的距離,是不能以接觸時間和接觸次數的多少來衡量的,在法定的工作時間裡,領導者只與下屬發生工作接觸,哪怕這種接觸與某甲僅發生1次,而與某乙卻發生了10次,那也是“正常”的等距接觸!

(2)讓“私情”到公事範圍以外去發洩,去流露,去交融。當著眾人的面,領導者在使用下屬時,哪怕“顯露”出半點“私情”,也會激起大家的嫉妒,也可能“啟發”另一部分人對他的趨從;當著大家的面對某人“疏”,很可能激起一部分人對他的同情,又可能招致另外一些小人對他的蔑視……聰明的領導者,決不會因對下屬的親疏遠近,影響人際關係,影響工作關係,甚至影響領導活動(包括用人選擇)。

(3)在處理下屬之間的糾葛和矛盾時,有時候,即使領導者嚴格按照原則辦事,也難免遭到“吃虧”者的猜疑和不信任,假如領導者平時就違背了等距接觸原則,對下屬有親疏之別,

遠近之分,就無法胸懷坦蕩、從容不迫地去處理下屬之間的糾葛與矛盾。

(4)有的領導者想出了這樣的“聰明”辦法:在解決下屬之間的矛盾時,故意“偏向”和自己關係疏遠者,“懲罰”和自己關係親近者,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公道正派。誰知道,其結果卻適得其反,不僅疏者不領情,而且親者也不服氣,最後落了個“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等距接觸,是在和下屬長期相處中形成的一種“感情均勢”,決非是事到臨頭才急忙培植起來的虛假的裝飾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