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隨想(四十四)“黃金水道”的長江與“九省通衢”的武漢

提到長江就聯想到武漢,長江沿岸有那麼多的城市,為什麼是武漢、而不是上游的重慶、下游的南京、揚州、或者是上海?我認為這首先是武漢在長江上的地理位置居中決定的!

武漢位於長江的中游,上達重慶,下連南京、揚州,終到上海。自古以來,長江湖北段就是“茫茫九派流中國”的“九省通衢”的樞紐之地。武漢就是這樣一座樞紐中心城市。說武漢是一座長江中游樞紐的中心城市,應該有個水道十字網格。也就是說既有東西向的長江黃金水道,也有南北走向的水道。下面就說誰長江武漢段的從北面流入長江的河流,以及從南向北流向長江的河流。

從西北向東南流入長江的漢江。即長江最長的支流漢江。漢江源於秦嶺,秦嶺是長江水系和黃河水系的分水嶺。漢江從西安秦嶺以南的柞水出發,流經漢中安康入湖北在老河口交匯丹江流經襄陽,交匯河南南陽來的唐白河,流經漢江平原,到達武漢成為漢陽漢口的分界河。

在武漢的上游有個洞庭湖,也就是范仲淹寫《岳陽樓記》的那個湖,洞庭湖有座名樓叫岳陽樓。這個湖因為岳陽樓聞名於世,而這個樓因為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而著名,而范仲淹又因為《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名句而名垂千古。湖北與湖南的”湖”也是因洞庭湖而得名的,湖以北是湖北,湖以南就是湖南。而洞庭湖與長江是相通的。湖南的毛澤東詩中所說的”湘江北去”的終點是洞庭湖。所以湘江是從南向北注入洞庭湖。這就形成了從南到北通向武漢南邊水道––湘江。

在武漢的下游,湖北南岸的江西也有一個大湖鄱陽湖,也是與長江相通的。江西的贛江的流向也是從南流向北,最後注入鄱陽湖。唐朝著名的神童王勃在贛江的南昌留下了名篇《滕王閣序》。為什麼寫在南昌?看看王勃當年的行動軌跡就有答案了。寫這篇文章前,王勃從長安坐馬車走陸路到達柞水,從柞水換乘船順漢江而下,經漢中、安康入湖北,經襄陽、江漢平原到武漢入江口,再沿長江而下進入鄱陽湖,逆贛江而上到達南昌。在南昌正好遇上滕王閣的盛會。這才留下了他的千古絕唱!

為什麼是絕唱?王勃此行的目的地是現在的越南河內,唐代這裡是一座縣城,叫做交趾。交趾跟王勃此行有什麼關係?原因就是王勃殺了王府的人而獲罪,其父因教子無方而獲罪被貶交趾做了縣令。王勃此行就是去越南探望他的父親。

那個時候,要從長安到越南可不是一個簡單的旅行。長途跋涉,從長安到越南一路上船行是最安穩舒適的。王勃就選擇了不用經受車馬勞頓與顛簸的水上旅程。從漢水到長江從鄱陽湖入贛江,沿贛江逆流而上再從陸路轉道廣東河道入海,來到瓊州海峽渡過海南島;再渡過北部灣到達越南交趾。所以 ,從長安到越南交趾,基本都是選擇的水路。

不幸的是王勃在渡過瓊州海峽時遇到了颱風,發生了意外。王勃遇到颱風落海,被救起後因為風寒和驚嚇不幸去世。年僅二十七歲。所以王勃的人生和文學天才都定格在27歲的青春和《滕王閣序》。

從重慶出發,穿越三峽,千里江陵一日還。江陵的下一個大碼頭就是武漢了。儘管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但是武漢到重慶的這條水道仍然是一條重要的黃金水道,能夠通航千噸級的船舶。重慶以及上游也有相應的支流水道,但畢竟重慶的上游落差大,河流狹窄,水流湍急 。重慶的下游受三峽險灘的制約,也無法與武漢相比,不能代表長江的流域特點。

在武漢的下游,還有淮河和大運河與長江連接。而這些河流,也連接著長江下游的著名城市,比如六朝古都的南京,還有李白當年煙花三月在黃鶴樓送別孟浩然要去的揚州。揚州是隋朝修建的京杭大運河與長江交叉的重要城市,是京津滬杭的重要交通樞紐。那麼這個樞紐雖然重要,但地理為偏於下游。又是一條人工水道。不能與天然的武漢九省通衢的水網相比。

因此,這個自古以來黃金水道的長江,與武漢這個天然的樞紐中心城市融為一體。那麼,武漢也是名副其實的長江之城––“江城”!

清平樂·春江城

方 園

燕來雁去,

卻是春風助。

水色空濛舟橫渡,

這次第、封城宇。

瓊枝玉質幽清,

一望櫻海賓驚。

英落透芳鋪錦,

食魚飲酒江城。

2020/03/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