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两次创业失败之后的困境与选择

除夕之夜凌晨3:48分,生下一个可爱的小女,我的生活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结婚,随即决定要小孩,两件人生大事接连完成,各种支出接踵而来,在医院待产8天,最后剖宫产生下女儿,又是一笔支出。本来就不多的储蓄,花了个精光。

36岁,两次创业失败之后的困境与选择

没有了理想与追求,只有奶粉与尿片。


老婆坐完月子之后,我也准备重新找工作。已经两年没有正儿八经打工了,这次想低下身子去赚点奶粉钱,已经接受了当一个公司喽啰的心态。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在BOSS直聘写好了简历,联系了不少公司,竟然一个合适的工作机会都没有。

这使我接连数晚在梦中惊醒,深深地意识到自己的竞争力已经很弱了。一个现实的问题每天都在脑海中打转:奶粉钱怎么赚?

两次创业失败,钱没赚到,履历清空了

大学毕业后,我在东莞一家地方杂志和深圳的全国主流财经日报当过记者,然后跳槽到上市公司从事品牌管理工作,本来可以在深圳一直混吃等死。直到有一天呆腻了,姐姐召唤回老家做点事情。

在深圳的时候税后工资在1万 1左右,加上交通和通讯补贴650,以及住房公积金每个月2600多,年终奖3到5万左右浮动。这是一家老牌上市公司,跟之前做记者时采访过的很多新兴上市公司相比,显得既传统又老派。因为自己没有太强烈向上爬升的意愿,所以呆了5年升了一个职级加了几千月薪,并没有成为真正的中层,并觉得有什么好留恋的。

36岁,两次创业失败之后的困境与选择

离开深圳之后,才意识到这个城市的激情与美好。

2016年6月姐姐决定在南宁投资一家高档餐厅,拉我回来帮忙,于是二话不说回来一起干。

但回到南宁的第一个月就像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我姐姐给的职位是董事长助理,开的月薪是4000元!她说南宁大概就是这个行情,而且现在刚创业,刚起步,以后慢慢提上来。两兄妹,我没有什么好讲的。干了大半年,总共3000多平方米,投资接近500万的餐厅终于在当年11月底即将开业了,这个时候,和二股东之间因为经营理念、人员安排等多方面的矛盾开始爆发,一言难尽,我们只好在开业前转让全部股权退出。

36岁,两次创业失败之后的困境与选择

餐厅装修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在开业的那天,我站在大门前,有一种辛辛苦苦搭了半天的积木,被一个熊孩子一把推倒,心血散落一地的感觉。我没有坐电梯,而是从楼梯安静地走上三楼再看一遍,每一个角落都像还有未干的汗水与足迹。

36岁,两次创业失败之后的困境与选择

开业当天,现场效果还是可以的。


餐厅的创业,功败垂成,但是这次的失败,是一种非战之罪,不是我个人能决定的。餐厅转让之后,爸爸糖尿病并发症,大病一场,正好休息了两个月照顾他。

餐厅没了,我和姐姐都不甘心重新打工,而且我也被南宁4千块左右的工资吓到了,我们商量,何不再创业一次,找点事情自己做?姐姐之前多年都是从事工程机械代理商的工作,那时候工程机械行业平台铁甲网拿到多轮融资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模式也比较轻,相对好启动。

36岁,两次创业失败之后的困境与选择

在南宁租的办公室,相当工作室吧。


于是有了我的第二次创业,一个广西本土工程机械行业综合服务平台,以微信公众号为主要载体,杂志、网站和线下活动相结合。在南宁青秀区租下一个50平米的办公室,自己简单装修,买墙纸,铺木地板,买办公桌和简单的装饰品,起初只有我们两个人,后面开始组建团队。

平台最初的商业模式是通过公众号和杂志对行业的采访、报道,微信群进行及时交流和凝聚人气,加上线下活动的推广,迅速形成行业流量入口,再逐渐进行商业变现,未来以品牌广告推广、企业增值服务(如会务、策划活动)、会员业务三大块为主要收入来源。

我负责平台所有的内容输出,包括每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的撰写发布,每一个客户的采访报道和软文、硬广的创作,以及平台所有的品牌输出,而姐姐负责主要的商务拓展。在两年时间里,我们在微信公众号和杂志这两个载体上,采访报道了行业近100家主体,包括代理商、配件商、二手从业者,和30家左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举办了多次线下活动,特别是广西首届小微挖工程机械展。

36岁,两次创业失败之后的困境与选择

当时办的小微挖展,这是专业观众进场前的展商展位。


应该说起步是有所突破的,但是很快面临发展瓶颈,那就是赛道狭窄,变现困难。

从事工程机械行业的人本身就不多,天生的行业流量就远不如汽车、房地产等行业。而且行业除了柳工、玉柴和个别自主品牌外,缺乏大的主机厂商,高净值的客户主要是代理商和购机者,盘子同样很小。

36岁,两次创业失败之后的困境与选择

流量为王的时代,仅靠埋头苦干是不够的。


我们做得很吃力,但是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摆在面前的只有三条路:一是砸钱拼一把可能做大,继续线下推广,把流量的规模全面扩大;二是继续量入为出,小本投入,但这样做下去,只会做死;三是引进战略股东或者将平台卖给有实力的企业。

我倾向于卖掉,特别是在做完广西首届小微挖工程机械展之后,就应该寻找买家。但姐姐和我有不同看法,既不好卖,也舍不得,所以也就逐渐搁置至今,业务逐渐收缩,人员清退,日常只有我偶尔维护微信公众号了。

回过头来看这一次创业,虽然有一些客观原因,但主要还是与我们准备不够充分有关,比如资金上,再如业务发展模式上,只有与更有实力的代理商或者第三方合作才能迅速发展,仅凭我们两人的资源和能力是不够的。而且在具体的运营上,我们也落伍了,太看着微信公众号和杂志,而忽视了对抖音、头条号等新媒体矩阵的运用,做工程机械的人,每天将更多时间耗在这些应用而不是微信公众号上。我现在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但事已至此,也只好再做打算了。

36岁,两次创业失败之后的困境与选择

两次失败,还是自身准备不足和能力有限。


总的来说,就是两次创业都没赚到钱,钱没了,还要重头开始,孩子嗷嗷待哺,既要奶粉,又要纸尿片,夜不能寐。

现在重新开始还来得及吗?

好了,为了奶粉尿片,我愿意当喽啰。但现实是你想打工还不一定有人要。

两次创业失败的这三年多,使我之前的工作履历产生了断层,离真正市场化的新媒体应用太远,而之前在大公司的品牌管理、媒体公关、品牌推广或者内刊制作,这些能力与广深不少公司的要求都显得格格不入。在南宁几年,自己的视野和执行能力都比在深圳的时候退化了很多。

更要命的短板是,我已经36了,我自己也作为甲方招聘过员工,很清楚,这个年龄对很多公司来讲,已经没有多少培养价值了。再不奋起直追,学一点新技能,我已经快要被淘汰出就业市场了!

36岁,两次创业失败之后的困境与选择

我在传统媒体的经验,就像身背清朝的宝剑走在街上。


我想起之前从报社跳槽到上市公司的经历,当时只需要告诉公司,在百度上可以搜索找到我的文章,并且对招聘经理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如今BOSS直聘上,招内容运营、新媒体运营等文字领域的工作,最核心考察的往往是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偏电商和业务方面的运营能力,二是有没有制造爆款或者从无到有地吸纳流量的能力。这两个方面,我都做得不好。

摆在我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彻底转型,干脆利用家里在县城的铺面,开个快递代收点,顺带卖点水果啊早餐啊什么的;二是沿着原路提升,就以头条号、企鹅号、百家号,或者抖音,开始探索。

这个头条号就是之前安排员工将微信公众号的内容上同步过来而建立的,本来已经停更很久。3月18日,我拿过来开始发文章、微头条。虽然学的是财经,但生活中喜欢足球篮球,就选择了体育领域,除此之后,也写写征文。

36岁,两次创业失败之后的困境与选择

要参与新媒体平台,就要适应平台新的规则和偏好。


写了10天左右的头条号文章,坦白说感觉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传统媒体勉强能过关,到头条号也许要打破思维进行重塑。相同的是对文字的基本功底、新闻的敏感性都有一定的要求,能及时性最好,及时性拼不赢就换角度、写深度等套路也类似,但不同的是写的东西要去适应头条号的偏好和标准,要更加接地气,更贴近平台读者口味。

初来乍到,我文风僵硬,脑子也不灵活,只能尽量去向那些青云奖的作者学习,但是对于其中一些套路,虽然我也知道可以迅速获取流量,但是并不完全认可,因此也是选择性地汲取他们的经验。

我希望能够将头条号运营好,进一步,也许还可以重回广深或者再一次创业,退一步,能有些收入改善生活,实在运营不好,就当练练笔,退而去开个小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