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重男輕女家庭中,受害的不僅僅只有女孩

熱播電視劇《安家》終於迎來了大結局,劇中女主角房似錦(孫儷飾)作為安家公司下的金牌中介,通過一系列買賣房子的大小故事把老百姓的真實生活展現出來,電視劇源於生活,立足現實生活,以房屋中介為視角,演繹了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酸甜苦辣。

電視劇裡讓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房似錦的母親潘貴雨。母親潘貴雨一直想生兒子,前三胎都是女兒,等到第四胎出生後,發現還是女兒,潘貴雨一怒之下想把第四個女兒扔進井裡淹死,這個人就是房似錦。

潘貴雨最後終於生了一個兒子,而這個孩子,竟成為了她生活的全部。為了讓兒子房家棟生活沒那麼辛苦,潘貴雨不惜壓榨自己的女兒房似錦,把她當作銀行,當作取款機,有需求就找她。

在潘貴雨的眼裡,兒子才是寶,兒子是天是地,而女兒只是個累贅,是兒子的附屬品。

母親潘貴雨“重男輕女”的思想,傷害了不只是女兒,還有整個在這家庭氛圍下生活的每一個人。


《安家》:重男輕女家庭中,受害的不僅僅只有女孩

為什麼重男輕女的思想至今仍然普遍存在

早在遠古時期,男性體質優於女性,男人們身強體壯,適合在外打獵覓食,女人們則身型弱小,主要負責生育問題。長時間下來,生存能力方面的差異使男女地位的區別越來越大。

在《詩經·小雅·斯干》中曾提到:

“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其泣煌煌,朱帶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載寢之地, 載衣之褐,載弄之瓦,無非無儀,惟酒食是儀,無父母詒罹。”

意思是說如果生了男孩,讓他睡在床上,給他穿好看的衣裳,把玉器給他玩,他要是哭得很嘹亮,將來定能成王成侯。如果生了女兒,就讓她睡在地上,穿嬰兒用的褓衣,把陶製的紡線錘給她玩,希望她知書達理,不要談論是非,說長道短,能夠操持家務,不給父母添麻煩。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早在中國的戰國時代,重男輕女的思想已在老百姓的心中生根發芽。男女之間的不平等、男尊女卑的觀念根深蒂固。隨著社會的發展、封建社會私有制的產生,男性的地位不斷提升,

生男孩的社會價值遠遠高於生女孩。

即使是在現代文明社會,重男輕女仍是社會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上一輩留下的腐朽文化仍然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下一代的人,人們普遍認為生了兒子才能傳宗接代、養兒防老、養老送終。“愚孝”還是會告訴他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就像在電視劇《安家》中,母親潘貴雨覺得生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長大了終究會成為別人家的人,只有兒子才是自己以後生活的保障。


《安家》:重男輕女家庭中,受害的不僅僅只有女孩

重男輕女家庭中,每個人都是受害者

1.重男輕女家庭中,父母都是自私的

電視劇中母親潘貴雨是個狠角色,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想給自己寶貝兒子娶媳婦買房子,可家裡的那點錢根本不夠,就在這時,她想到了自己的女兒房似錦,她之前已經找房似錦要了20萬,可回頭仔細想想,覺得便宜了房似錦,於是跑到房似錦的公司大鬧,還對旁邊的鄰居說房似錦是自私自利只顧著自己生活,對父母不管不顧的白眼狼!

劇情的後面,爺爺病重,房似錦寄來給爺爺治病的錢都被母親潘貴雨沒收了,她想爺爺已經是將死之人,花錢看病時屬浪費時間,還不如把錢拿去給兒子還房貸。

重男輕女下的父母根本不愛孩子,他們做的事情都是為了自己,他們更愛自己,他們為了兒子做的一切事物,只不過是變相的投資自己的養老事業。

2.重男輕女家庭中,

兒子都是無能的

兒子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習慣了父母掠奪女兒的資源留給自己,習慣了這樣理所當然。長期在這樣不公平的環境生活下,這樣家庭的兒子往往是無能的。

《安家》中房似錦的弟弟沒有正經工作,只會在沒錢的時候聯繫姐姐,伸手找姐姐要錢,連帶女朋友看電影幾十元的電影票都要賣慘哭窮。母子倆一唱一和,將房似錦玩弄於親情的股掌之中。慈母多敗兒,果真如此。

重男輕女下的兒子,在被重度保護之下還能好好照顧自己的父母嗎?他們生存的本領早已在父母的溺愛下退化了,他們的親情觀也早已畸形發展。想著以後養兒防老,那要是兒子連自己都養不活怎麼養父母?

3.重男輕女家庭中,被親情摧毀的女兒

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裡,女兒就像一根野草,自生自滅。她們往往非常缺愛,沒有安全感,更不懂得怎麼好好愛身邊的人。

《安家》中,母親潘貴雨百般阻撓房似錦讀書,甚至把房似錦大學錄取通知書當著她的面撕掉,害房似錦錯過了報名時間,大學四年只能作為旁聽生在教室聽課,連考試的資格都沒有。

家庭的傷害讓房似錦變得冷漠無情,對待工作十分賣命,甚至為了業績不惜搶同事的單子。在愛情方面她敏感而又脆弱,不敢面對自己的感情,也不敢接受他人的關心。原生家庭帶給她的傷害早已蔓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每一位重男輕女家庭中的女兒都是受害者,父母的愛被利益矇蔽,早已被汙染。這種不公平的愛,最終變成了傷害。


《安家》:重男輕女家庭中,受害的不僅僅只有女孩

給孩子平等的愛

《安家》結局中房似錦在大家的幫助下變得溫暖,待人友善,也收穫了愛情,弟弟房家棟跟著一名師傅學習水電手藝。電視劇的結局是好的,然而,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家庭,多少子女能像電視劇那樣美滿呢?

1.別讓上一代的錯誤讓子孫代償

”重男輕女“的觀念從來就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決的,作為父母,信任孩子、平等對待、尊重他們,無論生的男孩還是女孩,都應該給予她/他最平等的愛。家庭是孩子的避風港,血濃於水的親情永遠不會改變。沒有哪個孩子不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愛,父母平等的愛才能給子女們好好生活的倚杖。作為孩子,與父母有效的溝通才能讓他們知道你的需求。父母終有一天會與我們分手,而最讓孩子無法接受的就是當他們失去親情後才開始反思。

2.家和萬事興

和諧的家庭氛圍才能帶給每位家庭成員飽含溫暖與愛,重視每一個孩子,並不意味著無條件的滿足、放縱,而是用切實的陪伴,溫柔堅定的指導,讓孩子感受到親情的溫馨,學會愛自己的同時能夠把愛分享給別人。陪伴、關愛以及語言的溫暖才是美滿和諧的保鮮劑。

父母子女的這份情緣,有今生沒來世,要好好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