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大考:"开学"、"不开学",一道难做的选择题?

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让全球80亿人的生活都受到严重冲击。本来,自3月18日武汉新增为零开始,国人的心开始放松,毕竟,国内的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最后夺取全面抗疫的胜利已经指日可待。但令人揪心的是,欧美国家的疫情开始大爆发,截止到3月27日,全球感人总人数已经突破50万了!

随着国外的疫情蔓延,3月18日以后,基本上新增感染者都是境外输入病例。专家及国家相关职能部门,都不断在提醒国人,要警惕新冠病毒肺炎卷土重来!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开学问题就成为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了。截止到3月27日21点,全国31个省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已有19个省份公布了开学时间,并且有的省已经开学了;但目前仍然有12个省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河北、河南、甘肃、黑龙江、浙江、广东、湖北、湖南尚未公布开学时间。


疫情大考:

到底符合怎样的条件学校才能开学呢?首先,疫情要得到控制,没有确诊病例,对学生的健康不构成威胁,当然,这需要由国家相关的职能部门来考核认定;其次,家长们都认可,认为学校环境是安全的,放心把孩子们送回学校学习;第三,学校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防控物资和条件,测温枪、医用酒精、洗手液、空气流通的就餐环境等。

既然开学的条件这么明确,那么,"开学"或"不开学",究竟难在哪里?


疫情大考:

一、 "开学"难在哪里?

第一,疫情未得到完全控制,尤其是三月中旬以来,来自境外的输入病例不少,有隐瞒病情回国的,有的外籍人士不能遵守中国关于隔离的相关规定的,当然也有个别国内的无症状的感染者,这些都存在引发病毒感染的二次蔓延的威胁。而且,台湾、新加坡曾经尝试早开学,但后来由于疫情的反复,不得已,一些学校、幼儿园只能封闭,暂停教学活动;

第二,学校的准备工作还未完全做好,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开学之前,不仅要准备好种种防疫物资,比如,测温枪,医用酒精,消毒液等,还要准备相应的教学环境和基本生活保障,比如,流通的空气,安全的人与人的距离,洁净无害的食物,以保障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安全。3月25日,贵州省锦屏县一高中高三209名学生中,有199名学生因身体发热、腹泻等不适症状而入院治疗,事后经证实不适新冠肺炎,但也是因学校食堂操作不当引发的。

第三,家长对返校复课心理上的恐慌。疫情还未完全得到控制,甚至还有再次爆发和蔓延的趋势,再加上确实出现有的学校开学又再次封闭校园,都会让家长对孩子返校复学有迟疑。上周,上海市新任代市长龚正上任之际,很多家长就非常关心开学问题,认为四月份开学还是太不安全,所以,多数家长反对短期内开学。


疫情大考:


二、 "不开学"难在哪里?

第一, 双职工家庭,父母复工之后,孩子独自一人在家上网课,也是非常不安全的,意外随时有可能发生。3月22日,浙江余姚就有个5岁的男孩,无聊之际,钻进了自家的洗衣机里,被卡住,出不来。活泼好动的孩子,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会有些危险动作,这些低龄孩子的人身安全也着实令人担心;

第二, 孩子们长期独处,缺少同龄人的相伴,心理上容易产生孤独、失落、郁郁寡欢,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利;父母与子女长达2个多月的朝夕相处,父母不善于沟通表达的,亲子矛盾容易加剧,比如,疫情期间,就有学生跟父母一言不合就自杀的人间悲剧;

第三, 长期上网课,身心健康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视力疲劳,难以缓解。自从疫情在武汉爆发,教育部就要求各类学校"停课不停学",网上授课就开始了。从2月初至今,师生共同在网上学习互动,已经快2个月了。这两个月师生用眼的盯电脑或手机的时间都比过去至少翻一倍,造成了眼睛的诸多不适。如果长期这么通过网络进行教学,眼睛疾患的比例会大大提升。


疫情大考:

综上所述,眼下,要让大中小幼全员返校复课,确实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选择题。不过,相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定会综合各省市的客观、主观等多方面的因素,做出综合的判断和科学的评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