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例心臟康復案例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從一例心臟康復案例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病例

•中年男性,48歲,大學文化,總經理

•病史2年。因心絞痛看病,發現前降支閉塞,擬行支架植入術未成功,行CABG治療,一年後橋血管閉塞,再次擬行PCI治療,未成功,目前有勞力型心絞痛。

•既往史:高血壓病史10餘年,血壓控制正常,血糖正常,戒菸,戒酒。

•超聲心動圖:左室內徑正常,LVEF 58%,左室前壁室間隔下段和心尖部運動減弱

•心肺運動試驗:運動達BRUCE方案I級,峰值心率102次/分(佔最大心率59%),心率在100次/分時ST III,AvF,V4-6水平下移0.05-0.1mv,有胸痛。峰值攝氧量17.35ml/kg。


「整體狀態評估」

病史:問診

2年前發現前壁心肌梗死,經歷過PCI和CABG,慢速走路20米即有心絞痛發作。

合併症:高血壓病史,無糖尿病和高膽固醇血癥病史

影響運動的因素:無

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血壓120/70mmHg,心率70次/分,腹型肥胖,LDL-C達標,血糖、血常規、肝腎功能正常,TnI正常。已戒菸戒酒

精神心理狀態:PHQ-9,GAD-7量表,輕度焦慮

運動習慣:SF-36,平日生活規律,長期在家休息,以車代步

飲食習慣:量表評價,查尿鈉,飲食結構較合理

運動風險評估:心肺運動試驗達BRUCE方案I級,心率達100次/分時出現心肌缺血,峰值攝氧量17.35ml/kg,MET 4.9

願望:希望控制心絞痛,提高生活質量,避免病情惡化。


「病例分析」

問題:患者目前是如何進一步干預?患者是否適合運動?運動量應該多大能實現患者的目的?

能做的事情:藥物治療、運動治療、體外反搏治療、心理疏導、營養指導。

從一例心臟康復案例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從一例心臟康復案例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從一例心臟康復案例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藥物處方」


從一例心臟康復案例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阿司匹林 100mgQD 阿託伐他汀 20mg/日 比索洛爾 5mg/日

科素亞 50mg/日 合心爽 30mg(日三次 ) 單硝酸異山梨酯:長效聯合短效 曲美他嗪 20mg tid

考慮的問題:是否達標,是否有副作用,是否控制症狀


「運動處方」


從一例心臟康復案例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運動強度:根據心肌缺血時心率和無氧閾心率確定心率範圍80-90次/分,步行速度2km/h


運動類型:步行,力量練習,平衡練習


運動時間:每日運動20分鐘起,運動前後各慢走5-10分鐘。第一週每日達標運動量5分鐘第二週每日上下午各5分鐘,第三、四周每日上下午各10分鐘,以後每2周增加10分鐘運動量,達每日一次運動時間30分鐘。重新檢測心肺運動試驗。每日其他時間慢速步行時間不限。活動時佩戴心率表。


運動頻率:每週5-7天


力量練習:間斷參加院內康復,每週二次。


自我監測:使用心率表監測心率範圍


從一例心臟康復案例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進行每次一小時的反搏,35個小時為一個療程。持續4-7周。


「門診結合家庭徒手心臟康復訓練」


院內每週2次,其餘時間家庭康復

— 每次60分鐘

— 熱身10分鐘

— 運動30-40分鐘(下肢,軀幹,上肢,關節)

— 恢復10分鐘

— 門診康復時間2個月

— 需要的運動設備:啞鈴、彈力帶,瑜伽墊

— 佩戴心率表或移動式心電監測


「營養和心理處方」


心理干預:健康教育和運動療法


營養干預:

– 1400大卡熱量/日(20kcal/kgx70kg)

– 早:中:晚:1:2:2

–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60%:25%:15%

– 總量要控制,每餐8分飽

– 營養要均衡,食物多樣化


主食(糧穀類)為每日225~300g(生重),其中粗雜糧50g左右。蔬菜為每日500g(葉菜和瓜類為主)。水果為每日200g左右(低含糖量水果為宜)。肉類為每日50g瘦肉(雞鴨類為主,減少畜肉類),魚蝦為每日50g(海魚為佳)。蛋類為每週3~4個。脫脂牛奶為每日250mL。豆類及製品適量,每日25~30g,相當於豆腐100-150g,或豆腐乾50-60g,或豆漿500-600g。 烹調用植物油每天20~25g。 食鹽:< 5g/d。


「患者獲益分析」

3個月後患者焦慮緩解,體重降低3kg,一口氣上3層樓梯無心絞痛發作。可以從事日常活動。


心肺運動試驗:運動達BRUCE方案2級,心率在100次/分時無心絞痛發作,心率在120次/分沒有出現ST-T改變。最大攝氧量達23.65ml/min,MET5.6。


從一例心臟康復案例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從一例心臟康復案例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從一例心臟康復案例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藥物治療聯合運動療法是患者獲益的保證。充分的抗缺血治療是改善冠脈供血、 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細胞代謝的基礎。運動療法是重要手段, 重視運動耐量的提高,可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心臟功能、改善骨骼肌功能。同時證明充分溝通很重要。


「家庭運動處方制定原則」

處方原則:


判斷危險分層

每一個患者運動狀態都視為從零點開始

運動強度根據無氧閾和Borg分級、ST段變化


—運動方式:步行,抗阻運動,平衡運動


運動強度:根據無氧閾時的心率和Borg指數


運動時間:達標運動第一週5分鐘,第2-3週上下午各5分鐘,以後每週增加5分鐘,1個月複查


運動頻率:每週5-7天


「開展家庭心臟康復條件」

優勢:

不需要特殊場地,器械

減少工作人員

有很好的經濟效益比


條件:

醫生充分掌握運動風險評估技術,識別高風險患者

對患者有一定要求(有一定知識水平,有自我管理能力,願意配合治療)

運動質量和風險控制要求高


「家庭運動康復的工具」

心率表、血壓計、 啞鈴、彈力帶


• 自制工具:礦泉水瓶,沙袋

• 可選: 跑步機或踏車 運動訓練設備 便攜式心臟康復監護設備


「家庭運動康復形式」

有氧運動:步行,跑步,騎車,高抬腿等

抗阻運動:啞鈴,彈力帶,沙袋,蹲馬步,俯臥撐,坐位抬腿等

平衡練習:走一字步,單腿站立等

柔韌練習:拉伸運動,壓腿等


「如何進行安全管理」

自備血壓計、心率表,充分患者教育


指導患者瞭解運動康復過程中身體的警告信號(包括胸部不適或其他類似心絞痛症狀、輕度頭痛或頭暈、心律不齊、體重增加和氣喘)。


對患者出現的身體不適及時評估和治療。


強調遵循運動處方運動的重要性( 即運動強度不超過目標心率或自感用力程度,注意運動時間和運動設備的選擇)。


強調運動時熱身運動和整理運動的重要性,與運動安全性有關。


提醒患者根據環境的變化調整運動水平,比如冷熱、溼度和海拔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