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自內心,由土而生的靈魂


做飯,洗衣服,打掃房間,和孩子們在一起。用過日子的態度,去做東西。


——小野哲平


小野哲平生長在日本的經濟泡沫時期,虛假繁榮時代讓他深感壓抑不適,想逃離,卻一不小心撞到了藝術的懷裡。20歲起去岡山備前地區學習陶藝,這一做就是40多年。


小野哲平 | 發自內心,由土而生的靈魂


年少時的小野哲平,正趕上日本泡沫經濟時期,整個社會處在一種虛假繁榮和持續亢奮的狀態。他越長大,越感到與成人世界的疏離,身心“對外界毫無理由的管束和壓力產生警覺”,覺得很不自在。


他迫切想要擺脫這種束縛,他相信藝術可以給他自由。在連續三次報考美術大學落榜後,20歲的他前往岡山備前地區學習陶藝,從此,把他的不安揉進了泥土,在火中煅燒,寡言的他有了自己的語言。


那時他總是雙眉緊皺,目光凜然,讓人懷疑“這人是不是正在生氣”。他把電線埋進泥土中,將器形設計得粗糙扎手或是重得根本拿不起來,他用激烈的手法表達著對社會現象的不滿,反對核電、反對商業媚俗,亦或挑戰茶道瓷器的傳統權威,張揚而尖銳。


小野哲平 | 發自內心,由土而生的靈魂


粗獷的外形和圓盤上獨特的鐵繪圖案,使作品有一股威嚴凜然之氣。


小野哲平 | 發自內心,由土而生的靈魂


強烈的肌理,像要把人的手割破。回頭看當初的自己,他說,那是他“羞慚的二十歲”,“就像青春叛逆期的孩子耍性子。”但誰不是一點點長大才變得平和包容呢?幸運的是,他在最灰暗最壓抑的日子裡,找到了與世界溝通的方式,被藝術所拯救。


這裡是日本高知縣谷相村,濃密的樹林、連綿的梯田中間,掩映著幾處日式民居。清幽靜謐,很有日劇《小森林》的即視感。

日本陶藝師小野哲平的家就坐落在眼前這座山坡上。左側冒著炊煙的房子是他的工坊,中間是妻子早川由美的布藝工作室,右手邊是他們的家。


小野哲平 | 發自內心,由土而生的靈魂


他說:“我們的身體裡住著遠古時期的土人,當我們拿到器皿時,會喚起我們心裡遠古時期的一種情感。”


她也說:“你我都是顆種子,是自然的孩子,從泥土中來,也要回到泥土中去。”


他們享受著紮根於土地的日常,像兩個迴歸母體的孩子,安心且踏實。從泥土和生活中獲得的力量,也通過手作的器物傳遞給更多的人。


小野哲平 | 發自內心,由土而生的靈魂


1984年,他第一次出國旅行,帶著妻子和當時只有一歲的兒子去了泰國,之後每年他們都會去泰國、老撾、印度、尼泊爾、馬來西亞等一些亞洲國家旅行,在當地生活,製作器物,有時甚至會待上大半年。


在異國的旅途中,他看到了一些內心充滿信仰,生命和土地緊緊相連的人,看到了不為追求物質上的富足而擁有自己精神世界的人,深受觸動。他找到了長久以來被忽略的東西,那是生活的本質。


從1998年搬來這裡,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已經生活了近20年。砍柴、耕田、養蜂、餵雞,吃自己種的菜,穿自己縫的衣服,喝自己做的茶,院裡有花,屋後是果園,身體力行的“耕食生活”裡,每一天都真切地度過。在自然的簇擁之中找到生命的本質,心性也隨之改變,決意做出能包容對方的東西,傳遞溫暖的態度。


小野哲平 | 發自內心,由土而生的靈魂


生活在山間,雙腳踩在泥土上,迎面走來的每個人都是熟悉的面孔,讓人心生安定;會因收穫而喜悅,因壞天氣而沮喪,也會因為遇到蛇蟲蟻獸而緊張、害怕;能更敏感地察覺到四季更替和自然的變化,也能更深切地領悟到平凡生活的美……這些豐富的情感體驗,慢慢打磨著小野哲平的心性,並由此投射到他的作品裡。


小野哲平 | 發自內心,由土而生的靈魂

小野哲平 | 發自內心,由土而生的靈魂

小野哲平 | 發自內心,由土而生的靈魂

小野哲平 | 發自內心,由土而生的靈魂

小野哲平 | 發自內心,由土而生的靈魂

小野哲平 | 發自內心,由土而生的靈魂

小野哲平 | 發自內心,由土而生的靈魂

小野哲平 | 發自內心,由土而生的靈魂

小野哲平 | 發自內心,由土而生的靈魂


古樸原始的造型,渾厚粗獷的質感,樸素深沉的色澤,他做的器物溫和中飽含力量。這力量源自大自然,也源自他的內心。


小野哲平 | 發自內心,由土而生的靈魂


陽光溫熱,歲月靜好,樹影婆娑下,兩人靜靜端坐,自有一種不動聲色的美感。

某天,當你捧起他的器皿,一定也會觸摸到這力量,它發自內心,由土而生。

也許我們沒有小野和早川的閱歷,也許我們還未遇到攜手一生的良人,但依然可以學習他們的用心經營生活和愛情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