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種不了真三七,真三七跟土三七的區別,一定要分清

彩雲之南,醉美文山!不止神草三七居深山,還有百味珍饈等你嘗!關注“文山百味”
看文山民族風情,品文山百味珍饈


三七和土三七的區別

自家種不了真三七,真三七跟土三七的區別,一定要分清


名字區別

土三七別名:

旱三七、血山草、六月淋、蠍子草、菊三七、草三七、三七草。


自家種不了真三七,真三七跟土三七的區別,一定要分清


三七別名:

田七、山漆、人參三七、南國神草、參中之王、金不換等。

科屬來源區別

土三七:

景天科植物,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西北及長江流域各省區;朝鮮、日本、蒙古、俄羅斯、越南亦有分佈。


自家種不了真三七,真三七跟土三七的區別,一定要分清


三七:

五加科植物三七的乾燥根,主產於雲南文山州內;廣西田陽、靖西、百色也有少量種植,但質量多不如文山所產,產量也是雲南文山州最大,佔到總產值90%以上。

性狀區別

土三七:

多年生草本,喜陽,耐旱,耐鹽鹼,生命力很強。生於山地林緣、林下、灌從中或草地及石礫地。莖圓柱形,長30~50cm,表面暗棕色或紫棕色;質脆,易折斷,斷面中空。葉皺縮,常脫落,互生或近對生,展平後呈倒披針形,所開花為黃色。根圓柱形或略帶圓錐形。不易乾燥,幹後質較疏鬆,暗褐色,表面不平坦,呈剝裂狀。


自家種不了真三七,真三七跟土三七的區別,一定要分清


三七:

多年生草本,七分喜陰,三分喜陽(也正是其名字來源),天性嬌貴,不耐寒暑,對生長地海拔、土質、氣候、緯度等均有苛刻要求;植株高60cm,莖直立,掌狀複葉,3~4片輪生於莖頂,邊緣有細鋸齒;花序梗從莖頂中央抽出,花朵綠色呈傘狀,成熟後為紅色,漿果裝,可播種,主根呈類圓錐形或圓柱形,表面根據種植地土壤顏色而不同,常見有土紅色和灰褐色(用刷子刷洗乾淨後,其本來顏色皆為青色),主體支根痕,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質堅實,斷面灰綠色、黃褐色,斷面微呈放射狀排列,俗稱菊花心,皮部與木質部較易分離。


真正的三七


真正的三七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

:“銅皮鐵骨獅子頭菊花心”。


自家種不了真三七,真三七跟土三七的區別,一定要分清


三七有其獨特的環境喜好。它只鍾愛北迴歸線附近的區域,並且需要海拔1200米至2400米這樣的高度。符合此條件的區域,全世界只有雲南文山及其周邊極少數地區。


土三七分佈於尼泊爾、泰國和日本。中國產自四川、貴州、湖北、湖南、陝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西。


三七在《中國藥典》裡具有確切記錄,而土三七卻沒有被納入《中國藥典》。


自家種不了真三七,真三七跟土三七的區別,一定要分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