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精緻春日詩滿篇惆悵,只因咫尺天涯


溫庭筠精緻春日詩滿篇惆悵,只因咫尺天涯

花間詞祖溫庭筠憑藉14首曲子詞《菩薩蠻》名揚天下,人們常常忽略這位精通音律的文人在詩作方面的成就,其實他的近體詩成就不下於詞作上面的成就;人們記得他《望江南》中的“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卻常常忽略他的五律《商山早行》中的千古名句“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由於今天介紹溫庭筠的春日詩作,因此不再介紹《商山早行》,而是介紹另外一首讓人讀之便心生萬般惆悵的五律作品。在這首詩裡,我們不僅能夠讀到溫庭筠詞作中的細膩清麗的一面,同時能夠讀到他的詩作之所以能與李商隱齊名的精緻與深情。

溫庭筠精緻春日詩滿篇惆悵,只因咫尺天涯

唐·溫庭筠·春日野行

騎馬踏煙莎,青春奈怨何。

蝶翎朝粉盡,鴉背夕陽多。

柳豔欺芳帶,山愁縈翠蛾。

別情無處說,方寸是星河。 

這是一首首句起韻、首句仄起平收的五律,除頸聯對句第3字宜仄拗平外,全詩黏對工整。5個韻腳字都在下平五歌部。題目中“野行”即指到郊野行走,本詩講述一位妙齡女子騎馬到郊野漫無目的地遊玩,排遣心中的惆悵。 

溫庭筠精緻春日詩滿篇惆悵,只因咫尺天涯

“騎馬踏煙莎,青春奈怨何。”女子騎馬出城,在郊野踏過如煙般莎草,心中怨念堆積,可憐這大好春光對於消減愁怨一籌莫展。煙莎,即如煙般長在一起的莎草,莎,一種草,莖葉似三稜,根若附子,周匝多毛,即香附子。

“青春”在這裡至少有2種意思,1是指春天的時候草色青綠,多形容一片大好春光,杜甫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有“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2是指人的青年時光,南北朝顏之推詩言“紅顏恃容色,青春矜盛年”。無論是哪一種意思,原本都代表了美好、愉悅、生機勃發,偏偏詩中女子將其與“怨”相連,心情的落差似乎更大了。

溫庭筠精緻春日詩滿篇惆悵,只因咫尺天涯

“蝶翎朝粉盡,鴉背夕陽多。”溫庭筠的頜聯,包括頸聯使用的對仗都可以說“精緻”,很難有人將蝴蝶與烏鴉聯繫到一起,到了他的筆下,所有的一切都沾染了憂傷的味道:蝴蝶兒的翅膀上面,已經沒有了晨間在花瓣上所沾的花粉了;而那烏鴉,連翅膀揮動彷彿都帶著幾多夕陽快要落下的悲涼。本來春日的傍晚,應該是有著幾分溫暖的,到了詩人筆下,竟然有了如此精緻的涼意。

“柳豔欺芳帶,山愁縈翠蛾。”從本詩的第1句起,女子踏上煙莎,所有的一切都開始變得那麼那麼的惆悵,到了這裡,所有的眼前的景物都彷彿覺得女子好欺負,彷彿都在嘲笑女子的孤單與憂傷:你看,分明知道我在悲傷,為什麼那柳條兒突然顯得那麼嬌豔,是在故意欺負我嗎?為什麼那遠處的山峰,那麼像我緊鎖的眉頭,這是在嘲笑我嗎?

芳帶,芳,美好意,帶,指女子的衣帶,這裡用芳帶明指柳條嬌豔,賽過女子的衣帶,實際上暗指盡展翠綠的柳條竟然在嘲笑女子;縈,縈繞;翠蛾,即女子的翠色蛾眉,這裡的用法極有意思,好像遠處的山峰看到女子愁眉不展,於是故意學著女子緊鎖翠蛾的模樣。

溫庭筠精緻春日詩滿篇惆悵,只因咫尺天涯

“別情無處說,方寸是星河。”女子的心情已是低落到極點,自從和那個人兒離別之後,滿肚子的惆悵與相思無人可訴,今日到郊野也是想排遣這憂傷,誰知讓人心中更是悲慼,只感覺與他分別啊,彷彿從此就像天上的牽牛星與織女星,隔著一條看似在方寸之間,實則卻遙不可及的深闊星河。

其實溫庭筠還有與今天這首詩同名的七律作品,而且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溫庭筠的七律總體成就要高於五律,並且認為五律多警聯而少通篇佳作,但從我的看法來說,至少溫庭筠七律《春日野行》是不及這首詩讓人喜愛的。要說今天這首詩給人印象最為深刻就是:精緻。

溫庭筠精緻春日詩滿篇惆悵,只因咫尺天涯

這是一種精緻到每一句、每一個字的錘鍊。從首聯起,詩人就在刻意告訴我們這一點,再到蝶翎的“朝粉”、 鴉背上的夕陽“多”;到“欺”、“縈”都體現作者力求表現極致完美的精神,特別是最後一句,“方寸是星河”,那種惆悵簡直要滲透到骨子裡,比之如“咫尺似天涯”遠遠勝出,詩人絕非僅僅為了韻腳字,而一定是經歷無數的煎熬才有的。而這所有的一切體現出來的,卻是細膩、清麗,與無盡的深情。即便你從未見過這一首詩,現在讀一遍,詩裡的每一句都會無比輕鬆地刻入你的腦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