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起來,冠心病患者也可以得到康復

患者李某,46歲中年男性,於2015年10月因“胸悶痛10天”入院,患者多於凌晨或日常活動時發作心絞痛,每次發作口服“速效救心丹”10min後緩解,這位患者有心臟猝死的家族史。

同時吸菸史20年,約50-60支/天,有極高的心血管疾病患病風險。該患者被診斷為“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心電圖可見缺血表現,暫時沒有心肌壞死跡象,但任由其進一步發展,仍有進一步惡化風險,因此醫生在患者入院後建議其完善冠脈造影檢查明確冠狀動脈狹窄情況,必要時放置支架或外科心臟搭橋。

這樣“不聽話”的患者在國內還是很多的,對於這類患者,心內科醫生會多次進行溝通,反覆告知藥物保守治療的風險,若患者仍拒絕手術,醫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後,會建議患者出院,定期門診複診。

動起來,冠心病患者也可以得到康復

但這位患者的特殊之處在於,他沒有直接出院“一走了之”,醫生也並沒有任由其“責任自負”、“聽天由命”,在嚴格藥物保守治療、戒菸、心理疏導等基礎上,該患者接受了規範的心臟康復治療

患者從不穩定心絞痛轉變為穩定性心絞痛的關鍵措施便是康復訓練。醫生在患者度過急性期後,開始做運動評估、個體化運動方案和體外反搏治療,尤其是有氧運動方案和體外反搏治療。經過7個月的藥物和康復治療,患者未再發心絞痛,開始從事重體力勞動,重新恢復工作,迴歸了社會。醫生複查冠脈CT提示原有血管狹窄的遠端有側枝循環形成。


動起來,冠心病患者也可以得到康復

這是一例專業、規範、有效的冠心病康復案例,若能得到有效的推廣,將很大程度改善目前冠心病患者(無論接受手術與否)的生活水平和生命質量。

科室以“三心同治中西醫同治”和“體外反搏技術”為特色,包括藥物、運動、營養、心理、中醫藥、體重管理、健康教育等康復治療方法的完整的心血管康復治療。

其中體外反搏治療,是我國醫學界自行研發的一種治療全身缺血性疾病的無創傷性的、無痛苦的物理療法,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在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廣泛應用。

動起來,冠心病患者也可以得到康復

體外反搏機器

增強型體外反搏

體外反搏技術特點:“一次心跳、二次供血”、“休息中進行的馬拉松”。無 創、安 全 經 濟、有 效、舒 適,貫穿 心 血 管 病 的 預 防,治療、康復。體外反搏還對你心腦血管疾病保健、維護、運動員恢復疲勞、糖尿病、功能性障礙等相關疾病有確切療效。

通過心臟康復的治療過程,縮短住院天數、減少醫療費用、降低心血管事件的複發率,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質量。生存的意義不再是單純的時間延長或苟延殘喘地活著,而是通過減少殘障率,使人們獲得繼續工作、創造價值、體現自我的心理滿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