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的最大祕訣——八虛

練健身氣功有秘訣,拿健身氣功中最基本的一個動作——站樁來說吧。

很多人都知道站樁,武打電影裡常有練功夫的人先從練站樁開始,不少人也跟著做過,結果站一小會兒就腰痠背痛腿抽筋,哪兒都不舒服,而鍛鍊的效果呢?似乎也沒有什麼精進。

為什麼?很簡單,不懂秘訣地瞎站,不疼才怪!

那麼,站樁的最大的秘訣是什麼呢?——八虛。

何謂八虛?

八虛是指人體的八個部位要放鬆,這八個部位是兩肘、兩腋、兩胯和兩委中(膕窩處)。所以站樁時一定要做到沉肩、墜肘、松胯、膝蓋微微彎曲。

八虛就是兩肘、兩腋、兩胯、兩膕窩處都要放鬆。

中醫裡有“真氣之所過,周身三百六十五節”,就是全身上下這麼多關節,都是氣血行走的地方。相對來說,關節處都是人體比較虛弱的地方,也是人最應該放鬆的地方,要把它們虛下來。

《黃帝內經》指出:此八虛為真氣之所過。即是說,八虛是一身之氣所經過的八個最大關節處。這八個地方至關重要,既是邪氣最容易停留的地方,也是氣血最容易壅堵的地方。

站樁的最大秘訣——八虛

站樁時放鬆這八處有什麼作用呢?

先說兩肘。中醫講,心、肺有病,病在兩肘。人的肘部有一個穴位叫少海穴。當我們撥動它時,如果感到特別疼的話,多是心肺有問題了。所以站樁的時候沉肩墜肘,就是對心肺最好的鍛鍊。

肝膽有病,病在兩腋。兩腋走的是肝經和膽經。肝有病,其氣在兩腋。而膽主全身的生髮之機,所以把兩腋這個地方鬆開了,對我們的肝膽乃至全身都有好處。從按摩上講,好的按摩師做按摩,也是先從按摩放鬆兩腋開始。

脾有病的話,病在兩髀,就是人體的胯骨軸處。這是人體最大的關節處。站樁時一定要放鬆這裡,胯骨軸能夠輪轉鬆弛,就是運化得力的表現,對我們的脾十分有好處。

腎有病的話,其氣會留於膕窩處。人的膕窩處有兩個重要的穴位叫委中穴。委中穴也是人體最容易產生病灶之所。這個地方很容易產生“筋結”,就是經脈不通,會導致腰背疼,甚至是頭疼(因為膀胱經走頭)。所以,中醫裡有“腰背委中求”的說法。我們沒事的時候就該多揉一揉委中穴,會起到很好的養生保健作用。

站樁的最大秘訣——八虛

八虛站樁法

站樁幾乎是所有功法的起勢,也是練功的基礎。瞭解了八虛的秘訣,我們才能夠真正掌握鍛鍊要領,我們的站樁才會有模有樣,才能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

現在也比較流行站樁,簡單易學,站十幾分鍾,推行氣血的功效不輸給跑步半小時。站得好,氣血就能在經絡中運行,排除出經絡中瘀積的病氣。但站樁很累,很多人堅持不下來,有沒有更簡單的站法?這個站法稱為八虛站。

站樁的最大秘訣——八虛

八虛站,關鍵之處和站樁是一樣的,其中的奧妙,就是這身體八處要放鬆,如同虛無。

《黃帝內經》所:心肺有病,病在兩肘。那麼,站時雙臂微彎,雙肩略沉,就能通暢心肺的經絡。

肝膽有病,病在兩腋。那麼,站時要“虛腋”。即脊背打直,不要讓雙腋緊張、受力。這樣能暢通肝膽的經絡。

腎有病,病氣會留在腿窩處(委中穴),那麼站時要膝蓋微屈。這樣能通暢腎的經絡。

脾有病,病在兩胯(髀),就是人體的胯骨軸處。那麼站立時兩胯放鬆,站得鬆鬆垮胯的。這樣能暢通脾胃的經絡。

這樣站真不容易累,也感受到全身放鬆,很舒服!雖然八虛站不如站樁推行氣血來得快和好,但卻適合很多人。特別是可以在很多場所站一站,如等車時、排隊時。別人玩手機,你站一站。他們損傷氣血,你卻在推行氣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