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打沙瓮”,一个石匠的故事,有因果报应?巧合?

“水打沙瓮”(散文)

——一个石匠的故事

题记:这个故事我听到时才10岁左右,已经几十年了。

这个故事与邻水太和镇国殇园里革命烈士唐万国牺牲有关。

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很有教育意义,却不是很多人知道。

在我的老家,有个风俗,每年大年初二就要走外婆屋,去给外婆一家人拜新年。我的老家在大竹欧家三溪村姚家湾,外婆家在邻水太和高官寨(现在叫青岗坪村),就是唐家桥国殇园那里。我们到外婆家那时走路要1个多小时。走外婆屋去我们高兴,父母带着我们三兄弟,有时父母边走边摆龙门阵,我都认真的听。石匠YPA(考虑到石匠有后人,不写真实姓名)“水打沙瓮”的故事,就是我父亲、外婆讲给我们听的。

1979年正月初二,我们一家人又去外婆家拜年。当我们走到新桥头(离我外婆家一里多路),发现石桥一段断了,桥面和磴石都被水冲垮了。过河坐的是新桥头的一条乌篷船。船老大就是新桥头的人,他在划船时说:“去年夏天河头涨大水,把桥都打垮了;没几天,这里还翻了一架船,船上坐了10来个人,独独把石匠YPA水打死毬了……”我的父亲“啊……”了一声。下了船,父亲对母亲说:“遭了,石匠YPA还差我100块钱呢!人死账亡,收不到了喔。”接着,父亲又给母亲和我们讲了石匠的有关交往,是如何借给他钱的已经记不起来了。不过,YPA是个很出名的石匠,手艺好,方圆几十里的人都找他做活路。父亲那一句“人死账亡”的话,我倒是第一次听到说,心里也明白:人都死了,他借你的钱再多,也算了,当没得这笔账。这是老家人的不成文的社会契约规范吧。父亲在路上,连连叹气。这也难怪,那时100块钱,是一笔不小的钱了。当时,老家人情以往一般的关系才送礼金1—2块,送5块是关系好,送10块是至亲,最大的礼呀!

到了外婆家,父亲还跟外婆外公说这个事情。外婆说,石匠YPA“水打沙瓮”,真是报应呐……

“水打沙瓮”,一个石匠的故事,有因果报应?巧合?


唐家桥的唐万国,这个革命烈士的牺牲,就是石匠YPA当叛徒告的密。据说,唐万国在外面受了伤,悄悄跑回老家唐家桥养伤。这时,川东游击队中山支队正遭到“罗广文清乡”。唐万国是中山游击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副队长),就是罗广文清乡的主要目标。唐万国打算藏在院子附近的自家祖坟里,就找来有倾向革命的石匠YPA和徒弟来帮忙打开坟石,人进去后又合拢如初。唐与石匠还沾老表亲,唐叫石匠及其徒弟发誓不能外讲。于是师徒三人向唐万国跪下,发毒誓说:“讲出去,出卖老表,不得好死,水打沙瓮。”这样,唐万国才进古坟的。话说,唐万国躲进古坟,几天过去了。我的外婆那时还悄悄送过一次饭(我在《外婆和她的姐妹们》一文写过这件事),所以外婆知道这个事儿。罗广文悬赏100个大洋,捉拿唐万国。石匠起了歹心,“见利忘义”,就去告密了。第二天,罗广文的部队派了大约一个排,背着枪,把唐万国所藏的那个坟围了个水泄不通。仞然叫石匠打开的坟石。唐万国在坟里是誓死不投降,于是外面一阵乱枪响起,唐万国就牺牲了。枪声响起,唐家桥、贾家嘴、秧田沟、高官寨、兰家坝的人都听得到,纷纷跑出来看。

解放后,邻水属大竹专区管辖。叛徒石匠YPA被判了十年的刑,关在大竹三监狱。由于他手艺好,有立功表现,后来出来继续干石匠活路。

新桥头一泼大水,船翻10几个人,就把石匠水打起走了,几天后,在河的下游10多里远的龙安河边沙滩才找到石匠被瓮的尸体。

“水打沙瓮”,石匠叛徒结局应了他自己的毒誓。

“水打沙瓮”,一个石匠的故事。有因果报应乎?巧合乎?世上的事,谁说的清呢?

前天,远在新疆石河子市的唐世政先生(唐万国烈士长子)跟我打来视频电话,我们聊了近半个小时。我再次向他老人家求证这个故事。他讲的基本与我听的故事一致。只是,他父亲自己剩一颗子弹,开枪自杀的。牺牲时,原来的伤基本要好了。

今天,网上搜“邻水革命烈士唐万国”见文中有一句“由于叛徒告密”,也没有任何人写唐万国烈士牺牲的详情。我就再次想起这个故事。唐世政先生同我通话那晚,也说叫我可以写出来。

“水打沙瓮”,一个石匠的故事,有因果报应?巧合?


家乡红色的故事,有关石匠YPA的故事,我觉得很有教育意义。当您走进太和国殇园,知道了这个故事,您的脚步一定会更轻轻的、更轻轻的,思绪也会飘得更远、更远……

“水打沙瓮”,一个石匠的故事,有因果报应?巧合?


附录:有关太和贾角嘴烈士园文字

贾角嘴烈士园位于邻水县太和乡秧田沟村2组的贾角嘴,整个陵园由唐万国和唐万明烈士墓、唐万国牺牲地、烈士园碑亭、唐绍斌碑亭、唐大臣墓葬等组成,已纳入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唐万国、唐万明兄弟烈士墓建于1949年,土冢简葬。1987年,其子女对墓进行修葺,1999年又被暴雨冲毁,同年10月,再次对墓进行维修,形成现有规模。该烈士墓为近现代墓葬,墓门前有碑刻铭文,清晰可见,两边置墓柱联,阴刻楷书“绿水多清送夕晖,青山有幸埋忠骨”。

在烈士墓左方有一碑亭,建于1999年,正反两面皆阴刻唐世政撰《谒川东游击队烈士园父、叔墓》组诗、《忠魂祭》诗,由著名书法家刘建高和唐家濂所书。碑亭左上方为唐绍斌(又名唐大臣,字绍斌,早期同盟会成员)碑亭,该亭为砖造六角亭,攒尖顶,琉璃瓦,六柱,施楹联4幅,为现代著名的书法家霍松林、万栓成、刘奇晋、周自立等人所书。碑亭中立有一石碑,正面篆刻着唐绍斌所写的《留日绝句》两首,碑的背面有《唐绍斌碑亭记》,详细叙述了唐绍斌革命的一生。

距烈士墓约100米处的山坳上有一座古墓,是唐万国的牺牲地。沿村道继续往前150米,便是烈士故居所在地——唐家塆。该故居原是中山游击队的临时指挥中心,现相关遗址遗迹不存。在背面山坡上,有一民国墓葬,为唐大臣之墓。该墓建于1908年,2011年维修时在墓表右上方题刻有“辛亥革命先驱唐大臣安息处”。有楹联一副,曰:“埋忠幸有一抔土,报国曾浮万里槎。”为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何郝炬所书。

据《唐氏族谱》记载,唐万国、唐万明乃唐大臣之侄孙。虽然所处时代不同,但都为国家独立、民族富强、人民自由而英勇献身。在走上革命的道路上,唐大臣对唐万国和唐万明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水打沙瓮”,一个石匠的故事,有因果报应?巧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在邻水北部和大竹南部有两支比较活跃的红色武装力量,邻水方有粟绍波、唐万国、李刚等20余人,大竹方有徐永培、徐相应等人。1947年冬,大竹一带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徐永培等人被迫转移到邻水太和乡,和唐万国、李刚等人汇合,组成了华蓥山游击队中山支队,他们积极活动,顽强战斗,在川东地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笔者根据唐万国烈士之子唐世政叙述,对中山游击队牺牲烈士事迹进行了整理。

1948年初,在太和乡的选举中,中山支队积极谋划,周密部署,多方走动沟通,唐万国最终胜利压倒反共势力刘汉臣兄弟,当选为太和乡乡长。唐万国上任后,把队伍中的郭兴山安排为乡队副,罗占云为乡团丁分队长,将太和乡的武装力量牢牢地掌握在共产党人的手里。为更好地开展革命活动,唐万国主动将唐家塆的祖屋进行改造,在此成立了中山支队的据点和指挥中心,并以此向周边发展壮大革命队伍,吸纳更多的群众参与革命。

为配合革命形势不断发展,川东游击队准备武装起义,中山支队作为后援部队。因突发情况,行动暴露,计划被打乱,被迫提前举事,西山支队被反动派团团包围,情况十分紧急。徐相应、唐万国带领中山支队赶紧应援,化解了战斗危机。1949年初,中山游击队徐相应、贾荣甫与敌交战后撤离到高家乡梅子坝粟绍波的碉楼里休整,刘汉臣调来大竹县保安大队,向游击队发起进攻,将碉楼团团围困,激战至半夜。唐万国得知后,带领中山支队队员和乡团丁火速增援,营救了革命同志。

游击队在川东地区不断扩大,声名远播,国民党当局也因此不断向川东派兵清剿。1949年5月,国民党政府派罗广文前来清乡,其部数千人进驻邻水,将柑子、太和、龙安一带作为重点。他们与刘汉臣兄弟勾结,分兵合围,残酷镇压地下党员和革命群众,罗广文部宣称:“宁错杀三千,不放过一人也。”中山支队在此次战斗中,英勇战斗,艰苦卓绝、牺牲惨重。

1949年6月,唐万国率众战斗已久,终因寡不敌众,被敌围困于明月寨内,突围时身负重伤,藏于屋侧大坟内,后被叛徒告密,在大坟内战斗至弹尽而亡。自5月清乡以来,中山支队李刚、唐万明、郭兴山、罗占云等被敌分割,陆续被捕,国民党虽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却无一变节者。6月12日,李刚、唐万明等人从容就义。6月14日,徐永培等人于龙安沿河一带被围,贾荣甫、贾子荣等人在激战中牺牲,徐永培重伤被俘。6月17日,徐相应被捕。二徐同关在大竹监狱,坚贞不屈,8月10日,二徐英勇就义。

据不完全统计,中山支队牺牲惨重,所有领导无一幸存,在战场上牺牲的有唐万国、贾荣甫等7人,被敌人抓捕后杀害的有徐永培、徐相应、唐万明、郭兴山等20多人。中山游击队勇敢顽强,不怕牺牲,可歌可泣,这里面有许多是全家人参加革命的。徐永培、徐相应叔侄二人,贾成林、贾子荣兄弟二人都同时牺牲,唐万国、唐万明、范淑敏一家三人参加革命,兄弟两人同时牺牲。

中山支队是一支英雄的队伍,留下了众多英勇的事迹。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中山支队成员后人唐世政(唐万国之子)、唐世孝(唐万明之子)、罗治成(罗占云之子)、李金龙(李刚之子)、郭敬祝和郭敬奇(郭兴山之子)等人,在烈士们生前最后一次开会处——太和乡唐家桥侧之山顶上,自发地修建起一座庄严肃穆的“川东游击队烈士园”和国殇园,建成后成为邻水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虽然革命已胜利69年,但历史不容忘记,我们理应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牢记使命,接过先辈们的旗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2020年3月24日于达州依云斋




姚春,号:三溪半翁,1969年腊月生,四川大竹人。四川文理学院副教授,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考官,四川省达州市中小教师职称高评委,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达州市书协副秘书长,市作协会员,市诗词协会理事,市第三届政协特邀委员,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