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不對,努力白費,微軟如何盛極而衰到再次偉大(1)?


使命不對,努力白費,微軟如何盛極而衰到再次偉大(1)?

說起微軟Microsoft,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Windows與Office伴隨著全球的商務人士每一天,尤其是他的創始人比爾·蓋茨,更是連續奪得世界首富的交椅,退休後在遺囑中把98%財富捐給與太太成立的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用於消除艾滋病與瘧疾,以及幫助全世界的貧困人口,傳為佳話。微軟跟隨時代額腳步,一直充滿著光環,也是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走過了職場。不過“人無百日好,花無百日紅”,再優秀的企業也難逃死亡的結局,就像人的衰老與死亡一樣。比爾·蓋茨退休,史蒂夫·鮑爾默接班,然後微軟的問題全面爆發,市值一落千丈,差一點點就退出了歷史舞臺,直到一個叫薩蒂亞·納德拉的印度人的出現,拯救了微軟,讓微軟重新煥發了生機,再次登上全球市值第一的寶座。這些年,微軟經歷了什麼?鮑爾默為什麼會把微軟帶入深淵?納德拉是誰?何德何能讓蓋茨都無何奈何的微軟再次偉大?帶著問題,我們走進微軟,剖析微軟,借假修真,提前防範自己企業中的類似問題。


使命不對,努力白費,微軟如何盛極而衰到再次偉大(1)?

(一)創立微軟到市值全球第一

1975年,19歲的比爾·蓋茨從哈佛大學退學,和高中校友保羅·艾倫一起賣BASIC,後來搬到阿爾伯克基,並在當地一家旅館房間裡創建了微軟公司。

1980年,IBM公司編寫新PC機的關鍵操作系統選中微軟,微軟以5萬美元的價格從西雅圖的一位程序編制者手中買下QDOS操作系統的使用權,在進行部分改寫後提供給IBM,並將其命名為Microsoft DOS。

1983年,艾倫因患霍奇金氏病離開微軟,保留了15%的股權。

1984年,微軟的銷售額第一次超過1億美元。

1985年,微軟發行了Windows系列的第一個產品Microsoft Windows1.0。

1986年,微軟公司轉為公營,比爾·蓋茨保留公司45%的股權;

1987年,比爾·蓋茨成為全球PC產業中的第一位億萬富翁。

1995年,微軟發行了Windows 95,成為當時最成功的操作系統。

1995年7月17日,比爾·蓋茨榮登《福布斯》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榜首,個人財富為129億美元,蓋茨時年39歲。

1997年,微軟收購了Hotmail,被重新命名為MSN Hotmail。

1995年至1999年,微軟在中國相繼成立了微軟中國研究開發中心、微軟全球技術支持中心和微軟亞洲研究院這三大世界級的科研、產品開發與技術支持服務機構,微軟中國成為微軟在美國總部以外功能最為完備的子公司。

1999年12月30日,微軟創造了人類歷史上上市公司的最高市值6616億美元,到達了巔峰。

2000年,是微軟正式成立的第25個年頭,在比爾·蓋茨的領導下,微軟憑藉著Windows系統和Office軟件在全球範圍內銷量大幅增長一舉將公司市值衝到了6000億美元的高度,奪下了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寶座。此時,蘋果公司的市值不到200億美元。也正是在2000這一年,42歲的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做了一個決定,任命自己大學的好友史蒂夫·鮑爾默為CEO,自己由前臺走向幕後,完成一代互聯網巨人的功成身退。

2008年6月27日,比爾·蓋茨正式退休,但仍作微軟董事長保證公司的運營,史蒂夫.鮑爾默接替了蓋茨成了微軟公司的總裁。


使命不對,努力白費,微軟如何盛極而衰到再次偉大(1)?

(二)比爾蓋茨的六項經營管理原則

比爾·蓋茨創立了微軟,也給微軟定下了明確的企業使命:“讓每個家庭、每個辦公室都有一臺電腦”。從創立到退休,比爾·蓋茨親自管理微軟23年之久,通過Windows打遍天下無敵手,把一個靠軟件銷售的公司打造成了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企業,比爾·蓋茨本人也屢次問鼎全球首富的寶座。那麼比爾·蓋茨靠什麼管理微軟的企業取得如此傑出的成績呢?主要得益於以下的六項企業經營管理原則:

01- 危機意識管理

比爾·蓋茨有一句名言:“微軟離破產永遠只有18個月。”企業要避免“溫水煮青蛙”現象,首先要求最高管理層要具備危機意識,企業才不致於在戰略上迷失方向,不經意之間滑入危機的泥潭之中。“溫水煮青蛙效應”告訴我們,企業競爭環境的改變大多是漸熱式的,如果管理者與員工對環境的變化沒有疼痛的感覺,最後就會像溫水中的青蛙一樣,慢慢被煮死而不知道跳出來,或者等到水開的時候已經跳不出來了。

02- Andy-Bill定律

IT行業的一句名言“Andy gives,Billtakes away”,翻譯為”安迪提供什麼,比爾拿走什麼“。Andy指的是Intel原CEO安迪·格魯夫,Bill則是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這句話的意思是,英特爾CEO安迪·格羅夫一旦向市場推廣了一種新型芯片產品,微軟CEO比爾蓋茨就會及時的升級自己的軟件產品,吸收新型芯片的高性能。硬件提高的性能,很快就被軟件消耗掉了。

03- Franklin 5h原則

美國《獨立宣言》起草和簽署人之一的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成年以後,給自己規定,從週一到週五每天保留一小時給自己專門用來學習。這個做法被後人稱之為”Franklin 5h“原則。巴菲特每天花5到6個小時閱讀5份報紙和500頁公司報告;比爾·蓋茨每年閱讀50本書;扎克伯格每兩週至少讀一本書。”Franklin 5h“原則說明了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最聰明最成功的那些人,其實正是那些能夠持續用心學習的人。

04- 棘輪效應

棘輪效應(ratchet effects)一詞最初來自對蘇聯式計劃經濟制度的研究。在計劃體制下,企業的年度生產指標根據上年的實際生產不斷調整,好的表現反而由此受到懲罰。這種標準隨業績上升的趨向被稱為“棘輪效應”。在經濟、管理領域,棘輪效應指人的消費習慣形成之後有不可逆性,即易於向上調整,而難於向下調整。尤其是在短期內消費是不可逆的,其習慣效應較大。這種習慣效應,使消費取決於相對收入,即相對於自己過去的高峰收入。消費者易於隨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費,但不易於收入降低而減少消費,以致產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費函數。

比爾·蓋茨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要把自己的鉅額遺產返還給社會,用於慈善事業,而只給三個子女繼承幾百萬美金。他認為,擁有很多不勞而獲的財富,對於一個站在人生起跑點的子女來說並不是件好事,他覺得子女的人生和潛力應和出身的富貴和貧寒無關。

05- 價格欺貧戰略

所謂“價格欺貧戰略”,就是指產品的價格制訂,不是以消費水平的高低為標準的,而是在社會市場意識差別的前提下,在人均收入較富有的地區制訂低價格,以示尊重;在人均收入較貧窮的地區制訂高價格,以勢圖利的策略。

價格欺貧,實質上也是一種價格歧視。從市場經營角度上來講,“價格欺貧”不失為一項十分有效的經營策略。這種策略之所以可以運用得成功,在於市場的區隔性和產品的不可替代性。比爾·蓋茨在1998年推出Windows 98時,富有地區的價格遠低於貧窮地區的價格,背行“價格規律”而大獲成功。

06- 高速管理

比爾·蓋茨指出:“如果說80年代是注重質量的年代,90年代是注重再設計的年代,那麼新世紀的頭10年就是注重速度的時代。數字信息速度的增加,使企業在未來10年中的變化,將超過過去50年中變化的總和。“

高速管理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要在公司內部迅速實現顯性知識、信息與隱性知識、信息的共享,並把它運用在企業的經營實踐的最優化中。高速管理應以客戶為中心,通過經常性地獲取、開發和轉移客戶的需求、偏愛和業務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企業為客戶提供快速優質服務的能力。企業對客戶瞭解得越多、越全面,反應得越快越好,就越能有效地滿足客戶的需求和慾望,越能有救地推行高速管理。


使命不對,努力白費,微軟如何盛極而衰到再次偉大(1)?

(三)比爾·蓋茨人格化的員工管理

微軟公司靠別出心裁的人格化管理,採用無等級的辦公環境和生活環境,使員工們感到很有意思,而且工作起來心情舒暢,並通過營造獨特的文化氛圍,吸引了一大批富有創造力的人才到微軟公司工作,使這些人才心甘情願地留在微軟。

01- 人格化的管理。

等級隔閡是人與人之間關係難以融洽的一大原因,這種在不同等級間形成的思想隔閡是很難消除的。等級的存在妨礙了人們之間的相互溝通,不利於企業職工凝聚力的增強,為共同的事業凝心聚力。因此,在管理工作中,應儘可能地消除由此產生的影響。微軟公司在內部人員關係的處理上正是這樣做的。

02- 平等的辦公室。

只要是微軟公司的職工,都有自己的辦公室或房間。每個辦公室都是相對隔開的,有自己的門和可以眺望外面的窗戶;每個辦公室的面積大小都差不多,即使董事長比爾.蓋茨的辦公室也比別人大不了多少。對自己的辦公室,每個人享有絕對的自主權,可以自己裝飾和佈置,任何人都無權干涉。就連辦公室的位置也不是硬性安排的,而是由員工自己挑選,如果某一辦公室有幾個人選擇,可通過抽籤決定。公司為充分尊重每個人的隱私權,每個辦公室都安裝了可隨手關閉的門。微軟公司的這種做法與其他公司不同,它使員工工作起來心情舒暢。

03- 停車場無等級。

在微軟公司,各辦公樓前都有停車場,這些停車場是沒什麼等級劃分的,不管是比爾.蓋茨還是一般職工,誰先來誰就先選擇地方停車,沒有職位高低之分。但是,即使如此,比爾.蓋茨也從未因找不到停車的地方而苦惱過,因為每天他比任何人來得都早。

04- 自覺寬鬆工作。

微軟西雅圖市總部辦公大樓是用簡易的方法建造的,主要材料是玻璃和鋼材。辦公大樓的地面上鋪著地毯,房頂上散發著柔和的燈光,但讓人奇怪的是整座辦公大樓內看不到一個鐘錶,大家憑良心上下班,加班多少也是自願的。美國西雅圖市的天氣是陰多晴少。只要一出太陽且風和日麗,員工們可自由自在地在外面散心。

05- 辦公不拘形式。

微軟公司除為職工免費提供各種飲料之外,在公司內部,可用於辦公的高腳凳到處可見,其目的在於方便公司職工不拘形式地在任何地點辦公。當然,這種考慮也離不開軟件產品開發行業的生產特點。


使命不對,努力白費,微軟如何盛極而衰到再次偉大(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