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會延期,60億美元之外還能多賺些嗎?

據媒體報道,東京奧運會的整體預算為2 兆 8100 億日元,約合240 億美元。儘管這個數字已經相當昂貴,相當於2013 年東京成功申辦奧運會時計劃數 8290 億日元的三倍,但是,這次奧運會從整體上看仍然很可能是賺錢的買賣。據彭博《商業週刊》估算,2020 年東京奧運會可為日本創造 300 億美元的經濟效益,即 3 兆 3964 億日元,比現在最新的預算數高出20%以上,也就是會產生60億美元的正收益。

現在,因為疫情的影響,東京奧運會已經推遲舉辦,其他問題暫且不談,僅就經濟方面而言,本文認為,很可能是一件好事。為什麼呢?

東京奧運會延期,60億美元之外還能多賺些嗎?

推遲舉辦或有利於控制預算

此前,東京奧運會的預算之所以一再上升,主要的因素在於新國立競技場的建設費用。2015 年 7 月,日本放棄了英國建築師扎哈·哈迪德的方案,因為這個方案對應的建造費用實在太高!按照該設計方案,2012 年工程預算約為 1300 億日元,到 2014 年預算增加至 1630 億日元,甚至有測算認為,很可能會上升至 2520 億日元。如果據此建造的話,這將是世界上最昂貴的體育館。

設計團隊認為,這個鍋不應該由設計師來背,導致工程預算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東京的建造費用在不斷上漲。由於日本東北地區的災後重建、中央新幹線建設需要挖掘的大量隧道,還有伴隨奧運而進行的東京城市改造,已經明顯推高了當地的建造費用,加上奧運工程必須考慮進度,縮短工期帶來的自然就是造價上升。應該說,這個分析是有道理的。

幸運的是,這個問題隨著奧運會的推遲舉辦得到了解決。場館建設有了更充裕的時間,加上疫情帶來的經濟疲軟問題,工程的建造成本有望得到明顯的壓縮。

東京奧運會延期,60億美元之外還能多賺些嗎?

推遲舉辦有一定的增收前景

門票收入。一場奧運會的門票大約在800-900萬張,這一塊的收入與上座率息息相關。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門票收入4.25億美元,2000年悉尼奧運會門票收入達到了6.17億美元,相當於奧運會整體收入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樣子。對東京奧運會來說,如果放在現在舉辦,恐怕每個場館都是門可羅雀,基本上就廢了,但等到疫情平息以後,或許會有報復性的旅遊消費需求出現,這將有利於提高奧運會場館的上座率。

出售轉播權。這是奧運會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按照現在的規定,轉播權收入的51%歸主辦方,49%上交國際奧委會。從各類體育節目轉播權市場的行情看,轉播權價格處於持續上升的狀態中,也就是說,現在出售和一年以後出售,價格上升通常是沒有問題的。

東京奧運會延期,60億美元之外還能多賺些嗎?

舉辦奧運會的其他影響

除了奧運會本身的收支問題外,對於舉辦城市以及承辦國來說,奧運會更大的影響在於它對基礎設施建設的促進作用,對文化傳媒等相關行業的促進作用,以及提高城市乃至國家的國際知名度方面的作用,從而有利於刺激經濟增長。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為例,除了重點建設的142個項目之外,還藉此契機完成了首鋼的企業的外遷,大大提升了北京的城市建設和生態環境水平。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奧運會結束之後,還會面臨場館維護費用方面的財政壓力。北京奧運會的鳥巢,每年維護費用為 110 萬美元。而東京奧運會新國立競技場的維護費用,目前預測大約是每年 40 億日元。這方面的支出也需要舉辦城市統籌考慮。

附:歷屆奧運會經濟賬

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出現10多億美元的鉅額虧空,15天的奧運會使該市納稅人負債20年,被稱為“蒙特利爾陷阱”。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支出5億美元,實現贏利2.27億美元。

1988年,漢城奧運會,支出10億美元。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總投資240億美元。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收入19億美元。

2000年,悉尼奧運會 ,賺了7.65億澳元(約35億人民幣)。

2008年,北京奧運會,收入205億元人民幣,支出193億元,結餘10億元。

2012 年,倫敦奧運會,支出200 億美元,接近起初預算數的3倍。

2014 年,索契冬奧會,支出超過 500 億美元,是最貴的一屆奧運會。

2016 年,里約奧運會,支出46 億美元,相比預算翻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