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拒绝向某某提供援助!!!——这样的民族情绪,从何而来?


应该拒绝向某某提供援助!!!——这样的民族情绪,从何而来?

自2020年1月20日武汉封城起,截至2020年3月28日,今天是中国战疫第69天。中国境内关于新冠肺炎的疫情已经控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了,相比于疫情爆发期间,每日新增确诊病历数量已经有了大幅的减少,而与我国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国外疫情的大规模爆发。

目前,海外已经累计确诊510,634人,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以万计,无数海外国家向中国进行求援。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内的民族自尊和民族情绪也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网上不乏看到这样的言论:应该拒绝向某某提供支援!应该拒绝向某某出口防疫物资!!应该拒绝向某某提供医疗援助!!!这样的言论往往也会收获为数不少的认可。

今天我们不妨来讨论一下:这种过热的民族情绪下,究竟从何而来?

我认为这种民族情绪的来源于以下几个可能性:

第一,强大的国家实力所带来的民族荣誉感和自信心。

相对比海外国家(特别是传统欧美发达国家)在防疫工作中的软弱无力,我国政府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表现的可圈可点:防疫反应迅速,疫情防控宣传得力,民生保障到位,展示大国担当。

第二,数千年大国历史的民族自尊心以及近现代中国发展赶超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委屈,两相作用下的情绪爆发。

中华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一脉相承从未断绝的文明,在中华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时候中原文明都是强国代表,可以睥睨群雄,从天朝上国蛮夷之人这样的用词中,我们就能够看到根植在中国人血脉深处的骄傲和自尊。

但是从1840年起,中国人的自尊和骄傲被一次又一次的打翻在地:清末民初国力衰弱,军备松弛,政治衰微,经济疲软,文化落后……我们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头上戴着的是东亚病夫的帽子。

好不容易有了新中国,我们有着制度的优越性,有了学成归国的技术人才,有着勒紧裤腰带为祖国添砖加瓦的可爱的民众,也终于有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伟大成就,但是发达国家仍然带着有色眼光去看待中国人去看待中国的成绩,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与“双标”作斗争的反歧视历程。

假如说我们要是实力弱,有求于人,我们可以忍辱负重;可是这场战疫过程中,可以说是中国以一己之力推动了全球防疫进程。但是中国的善意并没有收获感恩之心,反而不断的被双标,被抹黑,让中国人民感受到了“农夫与蛇”的浓浓恶意:

中国医护人员在防疫一线的拼命工作叫做虚假新闻,外国医护人员就叫做感动世人;

中国政府封城,叫做“对人权的践踏”,外国封城,叫做“富有责任感的壮举”;

说中国的支援是欠他们的,是应该的!说中国的援助是包藏祸心的,是“特洛伊木马”!

……

诸如此类的大型双标层出不穷,似乎有些欧洲人、美洲人和澳洲人们还生活在上个世纪,还觉得中国是那个贫穷落后的国度,会觉得中国人是那种打了你的左脸,还会将右脸奉上的软骨头!然而他们错了!!!中国人素来是最有骨气的,也是向来不愿吃嗟来之食的,更何况这一次需要帮助的是他们。然而他们躺在祖辈的金山上可能太久了,养成了一副目空一切,高高在上的丑恶面容。他们把我们的善意当成理所应当,他们想要从我们这里获得更多,甚至还想砸了我们的饭碗,典当我们的家什。

所以这种理所应当的姿态大大的激怒了我们,我们又盘点了家什,我们是有资本的,所以又何必要去受这份niao气,所以在这份底气的支撑下,带着对欧美政府软弱无力的行政控制力的嫌弃,中国人的民族情绪爆发了。

所以可以这样说,这些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够理性的言论背后其实折射的是中国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回归,反映的是中国长期发展过程中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的激愤,更反应的是中国人民深层内心深处的大国情怀。

所以对于这种磅礴宣泄的民意,最终会汇集成为国家意志,体现在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外交的各个领域,最终成为我们政治稳定化、经济繁荣化、文化包容化、军事强盛化以及外交强硬化的强有力宣言。

【本文为一家之言,内容上可能讨论不够全面的地方,如有错漏之处,希望大家不吝赐教。的话题,感兴趣的小伙伴,我们可以在评论区进行讨论。】

【本文为白朗清欢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本文音频已在喜马la雅 白朗清欢 进行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