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為什麼感覺結局都是悲慘的?

行與知LL


中國四大美女分別是誰呢?她們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西施,西漢的王昭君,三國時期的貂蟬,唐朝的楊玉環。人們一般喜歡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來形容美人,其實這個成語就是出自中國四大美女的典故了,“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四個精彩故事分別對應一位美女。下面分別來介紹下四大美女的故事及結局。

第一位就是享有“沉魚”之稱的西施。西施是個浣紗女,經常在河邊浣紗,每次清澈的河水映照著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的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就此流傳開來。後被越國的范蠡選中,助越國施展美人計滅吳國。西施憑藉著她傾國傾城的美貌與高超的琴棋歌舞,很快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使吳王酒醉深宮,荒廢朝政。她也趁此與越國裡應外合,為越國的東山再起做了很好的掩護,並終於使得越國勾踐滅吳成功。而完成了任務的西施卻是不知所蹤。有猜測是被勾踐的皇后給謀害了。


西施浣紗

第二位就是享有“落雁”之稱的王昭君了。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送昭君與單于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在離家的途中,她看到遠飛的大雁,不由得引起無盡的鄉思,觸景生情她撥動琴絃,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王昭君就得來"落雁" 的代稱。據說,昭君和漢元帝告別前,漢元帝才知道昭君是如此的美麗,但為時已晚。為什麼這麼美麗的女子之前沒被發現呢?原來是宮女進宮前,要由畫師為她們作畫,然後拿給皇上看由皇帝來決定宮女是否入選。宮女們紛紛給畫師送禮,以求把她們畫得漂亮點。但是昭君對此行為極為不屑,所以就沒有給畫師送禮。而畫師也沒有把昭君的美麗呈現在畫上。昭君在漢匈兩國軍隊護送下,離開家鄉,千里迢迢遠嫁匈奴,一生在塞外,不得返鄉。

昭君出塞

第三位就是享有“閉月”之稱的貂蟬了。據說貂蟬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正好被王允看到,後面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蟬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貂蟬,為司徒王允的義女。漢末,董卓作亂,把持朝政,朝中大臣恨之入骨。可是董卓有一義子呂布,此人武藝高強,董卓如虎添翼。王允一心想除掉董卓,便設下美人計與連環計。先將美麗的義女貂蟬許給呂布,再私下又將貂蟬送給董卓。從此,貂蟬徘徊在董卓和呂布之間,挑撥離間,終使父子反目成仇,使呂布一氣之下殺死了董卓。而後,貂蟬也在戰亂紛爭中幾經輾轉顛沛流離。


貂蟬拜月

第四位就是享有“羞花”之稱的楊玉環了。楊玉環,本來是唐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後面卻被唐玄宗看中,命人將楊玉環裝扮成女道士,在驪山溫泉宮相會。導演了一出“壽王妃變女道士,女道士變楊貴妃”的好戲。楊玉環進宮後,有一天到花園賞花,看見盛開的各種名花貴,忍不住摸了摸,誰知,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從此,羞花的名聲就傳了出去。楊玉環在後宮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後安史之亂,唐玄宗在禁軍兵士的逼迫下,最終賜死楊貴妃,以振軍心,一代美女就此香消玉殞。

貴妃賞花

四大美女的結局都是悲慘的,造成四大美女的悲慘結局說到底,還是封建社會婦女地位的低下,看這幾位美女的故事,她們的命運都是不能由自己把握,不是被用來使美人計送人,就是和親以換得利益,或者像楊貴妃,本是無罪,卻被扣上安史之亂的禍根。紅顏多薄命,古代越是美麗的女人越是身不由己,基本上都淪為了權力的犧牲品。


洋洋談歷史


我是故事領域創作者,文字玩家文武公,很高興分享關於我國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

素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名的四大美女的結局都很悲慘嗎?這裡要大大的打上一個問號,請待我一一為您揭曉。

1.沉魚——西施。

美人西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越國人,因居住在村西,故稱為“西施”。她的容貌在史文中有過諸多高度讚揚般的描繪,因此一直以來也被評為四大美女之首。

越王勾踐當年為了復仇,使出了“美人計”,將大美人西施送到了吳國,使其蠱惑吳王,最後導致了吳國的滅亡,勾踐用計得逞最終得以復國。

關於西施之死,歷史上眾說紛紜,有人說西施在勾踐滅吳後,被吳人沉入江中;也有人說被范蠡沉入江中;有人說西施是最終自縊的;更有人說西施東渡去了日本,但這些都只是猜測,是不能確定的,因此不能妄斷西施的結局就是悲慘的。

2.落雁——王昭君。

相傳昭君本是西漢漢元帝從民間選入宮的候女,姿容絕美,不讓天仙,卻因沒有給畫師毛延壽上禮,結果被畫的很醜,一直不得漢元帝的寵幸。

後來漢元帝為了巴結匈奴,使她出塞和親,遠嫁邊關。在途中,王昭君彈奏了一曲《琵琶怨》,琴聲悽婉悅耳,使南飛的大雁忘記了擺動翅膀,紛紛跌落於平沙之上。故人稱昭君有“落雁之美”。

關於王昭君的結局,應該說算是比較明確的。據史籍記載,王昭君遠嫁兩年,匈奴呼韓邪單于就病故了。按照匈奴的習俗,夫死從子,昭君就被逼無奈又嫁給了單于的兒子;十二年後,這個單于又死了,王昭君自此寡居匈奴,並表現出強女子的節烈為,後半生一直夫君守節,永不歸漢,最後在塞外留下了一座“青冢”。雖然昭君客死他鄉,但一生的婚姻並不見得多不幸福,從年紀來看在古代也勉強算壽終正寢了,因此也不算有多悽慘。

3.閉月——貂蟬。

歷史上卻有其人,但未必叫貂蟬。按照傳說故事中的形象來說,貂蟬是三國時期的第一美人,一生被多次利用,輾轉於多個男人之間,確實是挺悽慘的。但關於她的死,如前文的西施一樣,都只是猜測,不太作數。比較好的傳言有,與呂布相伴到老,壽終正寢;在呂布死後,青燈古佛為伴,直至燈枯,壽盡殘生。如果是這兩個結局,其實只能說,貂蟬一生坎坷,但下場就未見得有多悽慘了。

4.羞花——楊玉環。

在歷史上,四大美人之一的楊貴妃應該說是距離我們年頭最近的人了,不過即使這樣,那也已經上千年了。她是唐玄宗的寵妃,一騎紅塵妃子笑的女主角。

關於楊貴妃的死,起先也是眾說紛紜,自縊說、海外說、成仙說,各種各樣。不過伴隨著一代代影視作品的渲染和強調,現在民間普遍能接受的結果就是馬嵬坡自縊了。

楊貴妃被唐玄宗李隆基封為貴妃後,受到唐玄宗百般恩寵。由於過於寵信楊貴妃,重用他的哥哥楊國忠,致使國政荒廢,安祿山趁機作亂,唐朝陷入動亂之中。

唐玄宗趁亂出逃,跑到一個叫馬嵬坡的地方,看見敵軍勢大,又聽信身邊人的諫勸,此次災難全是因楊貴妃而起。唐玄宗迫於無奈,賜其三尺白綾將她吊死了,終年38歲。

如果這個結果是真的,那麼無疑美女楊玉環就是以上四大美人中下場最悽慘的了,畢竟是橫死啊。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於四大美女故事結局的一些看法,分享給大家,感謝您的閱讀。






文字玩家文武公


閉月羞花,沉魚落雁

閉月----貂蟬:三國時期的人物。說貂蟬先說有一個叫王允的人,也就是當時丫鬟貂蟬的老爺。由於呂布英勇,王允決定將貂蟬許配給呂布。由於當時奸賊董卓是呂布的義父,王允將貂蟬就送到了董卓家裡,而且對於董卓含糊其辭。老董天生好色,認為王允是拿貂蟬交孝敬自己,當晚雲雨。

當然這也是王允的一計,貂蟬也是按照王允的吩咐,之後,就和呂布說了,自己被欺負了,就說了,自己已經是呂布的妻子,但董卓明知其中,但卻卡卡卡。我怎麼也不能卡卡卡。但今天做出了這樣的事情,我不如一死,就是這意思吧。那呂布怎麼能受這氣,一下就把董卓給卡卡卡了。呂布中計,王允設計,貂蟬計中人,董卓死。當然我們大部分人瞭解貂蟬是從三國演義中瞭解的,當然演繹嗎,肯定會有一些人物刻畫。但在《三國志》《後漢書》中卻未提及貂蟬這個人。而在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並未交代貂蟬是怎麼死的。所以個人認為貂蟬這個人,應該是虛構的,如果是真人,三姓家奴呂布被殺後,閉月女貂蟬被充公後,按照常理,羅貫中還得廢些筆墨。

 

羞花:楊貴妃。這可是歷史上真實人物,而且出身顯貴,後沒落。其本人的那個美啊,可就別提了。什麼白居易,李白,都有詩詞的讚美。當然有人說,她和李白還有一腿,我個人認為完全胡說。楊玉環,先開始是李隆基的兒媳婦,後來變成了自己的妃子。其實這個事情對於現在肯定說不過去,但是在唐朝,相對開放。廢話不說了。楊貴妃一人當妃子,全家都昇天了。過程不表了。在之後安史之亂,在之後,唐玄宗跑到了馬嵬驛。當兵的不幹了,這不行。不是你皇上用了奸臣楊國忠,娶了楊玉環,我們的國家能這樣嗎。最後逼得皇上無奈只能忍痛割愛。賜白綾楊玉環自縊而死。這裡面需要提到一個人大太監高力士,歷史上可以稱作最忠實於皇上的太監。

 

沉魚:西施,姓施,春秋時期越國人,古今第一美女。只要大家知道東施有多美,再看看東施效顰,就能想象西施的美。西施美,發現西施的是范蠡(商人的老祖宗)這個伯樂。越王勾踐三年(公元前494年),吳國擊敗越國,越王勾踐退守會稽山,受吳軍圍攻,被迫向吳國求和,勾踐入吳為質。釋歸後,勾踐針對吳王淫而好色的弱點,就和范蠡一起設計計謀,將西施獻給吳王,吳王終日沉迷女色。吳國滅。這裡面我需要說一句,為什麼紅顏一定禍國呢。最後西施怎麼死的,很多版本,但被沉江的說法比較多。所以現在南方有還一種貝殼,叫西施舌。 

落雁:王昭君。四大美女中百分之百的正面形象。昭君是漢元帝時期宮女宮女,後遠嫁匈奴呼韓邪單于。王昭君維護漢匈關係穩定,達半個世紀之久,“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竟寧元年(前33年)正月,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請求娶漢人為妻。元帝遂將昭君賜給了呼韓邪單于,並改元為竟寧。單于非常高興,上書表示願意永保塞上邊境。王昭君抵達匈奴後,被稱為寧胡閼氏。昭君和呼韓邪單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師,封為右日逐王。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韓邪單于去世, 王昭君向漢廷上書求歸,漢成帝敕令“從胡俗”,依遊牧民族收繼婚制,復嫁呼韓邪單于長子復株累單于,兩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長女名須卜居次,次女名當於居次。鴻嘉元年(前20年),復株累單于去世,有過兩年王昭君病逝,享年三十三歲。王昭君一生都大漢江山的穩定而遠嫁他鄉。現在的內蒙呼和浩特市還有一個昭君墓。王昭君被後人稱為明妃。






帥叔愛歷史


四大美女命運悲慘,是因為她們都是政治的犧牲品,她們的命運與政治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而封建時代的政治鬥爭是異常殘酷的,再加上美女在封建時代是一種資源,勢必會成為各種政治勢力爭奪的對象,身處政治漩渦之中,其命運可想而知,所謂"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一、西施

西施,春秋越女,沉魚之貌,婀娜多姿,人見人憐,但在勾踐、范蠡、文種眼裡,她是不可多得的政治資源,並以其美貌進獻吳王夫差,自此以後,吳王耽於女色,懶於政務,吳國開始走問衰弱,從而給越王勾踐以可乘之機,最終,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訓練,造就強大的越國,北上滅吳,殺死夫差。西施也成了亡國之女,何去何從,也成了謎團,有人說她與激流勇退的范蠡泛舟湖上,也有人說被越王沉於湖底,總之命運撲朔迷離。

二、王昭君

昭君,漢宣帝宮女,陰差陽錯被許配給了匈奴呼韓邪單于,未央宮的春花秋月歌舞昇平已經成了過去,大漠草原的荒涼冷寂金戈鐵馬成了日常,呼韓邪單于死後又改嫁兩任君,最終客死荒漠,未能歸漢。昭君出塞,改善了漢匈關係,致使漢匈幾十年沒有戰爭,很大程度上拯救了無數天下蒼生,其歷史貢獻不可磨滅。從另一側面來說,昭君儼然成了政治犧牲品,其命運相當悲慘。

三、貂蟬

貂蟬,東漢末年,司徒王允之養女,面容姣好,月亮為之羞澀。可惜,司徒王允使出連環計,一女獻二夫,致使呂布與其義父董卓因美色反目成仇,西涼野夫董卓死於方天畫戟利刃之下,加速東漢分裂之勢,也為貂蟬悲慘命運埋下了伏筆。

四、楊玉環

唐玄宗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史稱"開元盛世”,楊玉環以其驚為天人之姿色媚惑於唐玄宗。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其弟楊國忠禍亂朝政,致使安祿山、史思明犯上作亂,大大挫傷了唐朝元氣。楊玉環也因安史之亂,一尺白綾,命喪馬嵬坡。






學得文武藝


一、西施

西施,春秋時期越國女子,今浙江諸暨人。因越國戰敗,越王勾踐也成了吳國的人質,後被放回。之後,勾踐為了報仇,就採用了大臣的美人計,把西施送給了吳王夫差。雖然明知自己是枚棋子,但西施毫無怨言,因為她不僅是為了自己的國家,更是為了幫助她心愛的人范蠡。

西施不辱使命,很快成為夫差最寵愛的妃子,使得吳國國力衰弱,並被越國給消滅了。吳國滅亡後,西施歸國,范蠡也辭官歸隱,兩人駕扁舟,入太湖,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二、王昭君

王昭君,今湖北省興山縣人。漢元帝建昭元年,徵集天下美女進後宮,王昭君就被選入宮。因沒有得到漢元帝的寵愛,昭君不甘心就這樣度過餘生,就自願去匈奴和親,這就有了後來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雖然昭君為匈奴帶去了先進的文化,但對於她個人來說,命運極為的悲慘。不僅遠離故土,且在婚後的三年丈夫就死了,按照匈奴的風俗,昭君又嫁給了單于的兒子。儘管昭君內心是拒絕的,但她沒有別的選擇,後因思念家鄉及其他原因,33歲的絕代佳人王昭君去世。

三、貂蟬

貂蟬,甘肅臨洮人,東漢末年司徒王允家的的侍女。王允一心忠於漢室,為了除掉董卓,就認貂蟬為義女,並讓她分別施美人計於董卓和呂布。最終,呂布與董卓反目,並幹掉了惡賊董卓。

之後,呂布納貂蟬為妾,日子過的也不錯。下邳一戰,呂布被曹操殺害,從此貂蟬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估計被曹操私藏了。

四、楊貴妃

楊貴妃,起先嫁給了唐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被唐玄宗看上後,又把她納為自己的妃子,並對她三千寵愛於一身。安史之亂後,在將士的逼迫下,唐玄宗為了自保,就賜死了楊貴妃,這也就是著名的“馬嵬坡之變”。

還有一種說法,楊貴妃壓根就沒死,唐玄宗派人把她送到了日本,並終老於日本,現在日本還有楊貴妃的墓地。但這畢竟只是傳說,楊貴妃被賜死的可能性最大,也最容易讓人接受的。


小齊說故事


女性能出現在古代歷史記錄裡,多半是跟政治大事件或政治大人物有關。而古代女性社會地位低,她能出現在政治事件裡,也多半是政治附庸和政治犧牲,悲劇結局是肯定的了。

古代也有很多生活幸福的美女,只是沒有歷史記錄,我們知道得少。


米粒的小窩


紅顏禍水


我有一覑海


紅顏多命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