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蓬安:在一個習慣質疑的社會,為什麼都信張文宏?

周蓬安:在一個習慣質疑的社會,為什麼都信張文宏?

隨著美新冠肺炎疫情愈發嚴峻,為幫助廣大在美留學生和華人華僑更好地瞭解疫情、加強防護,美東時間3月26日9時,中國駐美國大使館邀請到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通過央視新聞平臺與在美留學生及華人華僑代表視頻連線,現場答疑釋惑。(3月27日《澎湃新聞》)


周蓬安:在一個習慣質疑的社會,為什麼都信張文宏?


在美國疫情最嚴重的紐約地區,有很多來自中國的留學生,這些學生目前最最關心的,應該就是去留問題。面對這個問題,張文宏醫生的回答非常客觀,總的意思是讓大家最好的留在原地,因為這才是目前最安全的方式。

張文宏解釋一些現象時,說得還特別具體。比如他在闡述“留學生回國最大的風險來自登機前”時,就首先告訴大家“機艙是高風險區域”。他說:“有人可能途中會摘掉口罩,假如有感染者,十幾個小時下來,封閉的機艙裡存在病毒傳播的風險。所以乘機途中,必須保證長時間佩戴口罩。但是,最大的風險還是來自登機前,很多人登機前就已感染,落地後就被檢測出來了,只有少部分人在隔離期間才出現症狀。”

經過近兩個月隔離的筆者也認為,所有人在這段時間裡,最好是不要乘飛機出行。一些海外留學生,最好是待在家裡。雖然周邊疫情嚴重,但你只要待在家裡少外出,還是很安全的。

張文宏還告訴大家,要充分考慮路途上可能被感染的風險。事實也確實是這樣的,很多人就是因為在旅途的勞頓中傳染上的病毒,因為旅途勞累,人體的免疫力就相對較弱,因此更容易感染髮病。

今天新聞中還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說的是一個從國外轉機回國的留學生,其在路途上居然花費了五十一個小時!要知道,這個留學生正常花在路途上的時間,應該是隻要十個小時左右就行了。而這五十一個小時,其全程都是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口罩和手套。據其介紹,除了為了安全起見不吃不喝外,即使是在等待轉機的過程中,也幾乎是沒有上過廁所。因為一但上廁所,身上所穿的防護服就“泡湯”了,這種防護措施和一線醫生差不多。

今天下午的新聞中,就有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用手寫,致張文宏醫生的感謝信。崔大使用手寫,而不是打印,說明不是秘書寫的,這至少說明崔大使對張文宏醫生的感激、欣賞是真誠的。崔大使在信中高度讚揚張文宏“您的科學態度,務實精神,基於專業知識又“接地氣”的解說,對於大家全面認識問題,做好有效防範,避免不必要恐慌,都極其有益,十分及時。”

這說明,張文宏醫生的專業解釋,有一種特別的、能夠安定人心的力量,而且,我們可以肯定地說,經過張文宏醫生的聯線,有不少正在猶豫,可回可不回的留學生,直接打消了必須回國的衝動。

張文宏在回應“為什麼美國年輕人感染那麼多”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充分考慮了美國的國情,比如他說美國無法做到對“病例不遺餘力的追蹤”,而他此前也很務實地告訴大家,我們該多關心自己的問題,少替美國人擔憂,美國有能力解決好自己的問題。

張文宏稱“美國年輕人瞎混就是最大感染風險”,我想也同樣會受到國人的普遍贊同。應該說,“隔離”是防止傳染的最好方式,中國在這方面做得非常棒。但美國的國情下恐怕很難做到,美國年輕人更加自我,不是太願意接受管束。但在這樣的疫情下,還依舊瞎逛、依舊上酒吧,感染的幾率肯定更高,這就是最大的風險。

17年前的SARS,鍾南山院士成為人們最信任的專家。而此次新冠肺炎,此前曝光率並不高,且沒有“院士”頭銜的張文宏成為網民最為信賴的專家,無論知識精英還是普羅大眾,對張文宏的觀點,都能心悅誠服地接受。

為什麼大家都信張文宏?我想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無疑來自於張文宏的個人魅力,而這個魅力簡單地說就是“做人事、說人話,有人味”,具體表現在:

一是張文宏喜歡用普通百姓聽得懂的話解釋一個專業話題。我在《張文宏因自謙而落選?那也是網民頒發的勳章》一文中曾寫道:張文宏作為疫情期間網上最熱門的人物之一,可以說金句頻出,“一線崗位全部換上黨員,沒有討價還價!”、“人不能欺負聽話的人”、“防火、防盜、防同事”、“語言少了,思想就出來了”、“被欺負慣了,就知道欺負人的嘴臉是怎樣的”、“這幫醫生平時文質彬彬的,都是假象”等等,無一不給大家留下了“實在人”的印象,他作為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上海防疫優秀的成績單,就已經說明了一切。

二是他始終沒有偏離技術層面,昧著良心為利益集團代言,沒有向社會推薦某個“不靠譜”的醫療產品。

三是他的很多觀點被隨後的事實所證實。比如針對“零號病人”,張文宏表示,隨意的猜測是不負責任的。他不信任何人說的,只認證據。“只認我們自己做出來基因測序的結果”。

昨天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針對美方一些抹黑中國的言論,中方當然要做出必要回應。事實上,新冠肺炎源頭問題是一個科學問題,需要聽取專業科學的意見。

寫到這裡,我想起這個聯線報道的新聞中有這樣一個細節:在直播的最後,張文宏醫生說他還沒有吃晚飯,另外,他還得開車去金山。當時已經快到晚間的十一點鐘了,記者說,因為金山有世界各地到上海的被隔離的人員,張文宏醫生要去陪著他們。看到記者這樣寫,筆者非但沒有絲毫的此前對某些煽情新聞的反感,而是多少有點兒心疼地認為:張文宏醫生的日程是不是太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