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節首次以“雲啟動”的方式,“亮相”市民的日常生活——只要打開上海文化雲,就可以享受“文化服務日”帶來的演出、展覽、講座,甚至參觀、互動等各類活動。
2020市民文化節今天“雲啟動”啦
掃一掃二維碼
就可進入“雲上文化服務日”
↓↓↓
打開文化上海雲,
↓↓↓
三大板塊
“享藝不停——12小時大放送”
“雲遊雲購——文旅消費熱起來”
“漫賞春天——場館景區現場玩”,
八大頻道
域精彩、雲賽場、雲劇場、雲展廳、
雲講堂、大美育、長三角、雲市集,
精彩呈現眼前……
↓↓↓
市級賽事啟動、美育資源推送、
文旅產品銷售、線下活動導引,
千餘精選影像資源,
十二小時大聯播,
同時與已經恢復開放的
博物館、美術館、景區公園
線下聯動互動。
上海芭蕾舞團
跳一場“雲芭蕾”
今日上午10點,上海芭蕾舞團王牌公益項目“公益公開課”第二期線上直播準時開啟。
不少網友調著鬧鐘準時蹲守在“雲端”,期待這堂週六早上的“芭蕾課”喚醒這個美好的週末。
上芭雲課堂今晨開啟 ©郭新洋
“腳繃直,下蹲的時候腿要儘量打開,胸腰很重要……”上海芭蕾舞團一樓大排練廳裡,除了悠揚舒緩的鋼琴伴奏,就是辛麗麗打著響指的指導口令。
把杆前,芭蕾舞者們優雅的身姿隨旋律舞動,錯落有致地“繪”成一幅畫。
芭蕾舞者的優雅身姿 ©郭新洋
這堂“公開課”由上海芭蕾舞團團長辛麗麗指導,學員中既有觀眾熟悉的首席明星吳虎生、範曉楓,還有新近崛起的芭蕾新星戚冰雪等在現場展示最專業的動作。
受到疫情影響,上芭的芭蕾公開課無法像以往邀請市民及舞蹈愛好者親臨現場體驗,但課堂搬到“雲端”並沒有妨礙課程質量。不論是陣容還是演出內容,都經過細心安排。
辛麗麗指導 ©郭新洋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的集訓課並不僅僅是一堂“公開課”,它也是上海芭蕾舞團2020年業務考核的重要部分。演員們的面前除了一排攝像機外,還有十多個考官正襟危坐。
辛麗麗表示:“我們不想把公開課做成一場秀,我們所呈現的都是芭蕾演員最普通的日常。”
這是芭蕾演員最普通的日常 ©郭新洋
確實,那些人們在舞臺上看到的光華璀璨的芭蕾明星也就是從一個個下蹲、一個個小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養”成的。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尤其是在考驗功底的芭蕾舞領域,時間用在哪裡,一眼就能看見。
小紅書博主
拍攝VLOG
在小紅書上擁有12萬粉絲的博主Yolanda秋琦,就來到了坐落於BFC外灘金融中心的復星藝術中心,拍攝VLOG(短視頻),邀請屏幕前的觀眾一起“雲觀展”。
復星藝術中心
藝術中心裡的觀眾多為三三兩兩的年輕人,保持著5米開外的觀展距離。
Yolanda秋琦選擇從“對話:浪凡130年”藝術展開始,因為“時尚”總是更容易與觀眾建立起對於美的共同體驗。展覽著眼於以多角度,立體呈現浪凡品牌的歷史,為未來研究提供參考和激發靈感的源泉。
“對話:浪凡130年”藝術展
展覽不以時間順序來劃分,而以空間為劃分。二層畫廊空間構成時裝展廳,三層空間則變成一個“博物館”。
Yolanda秋琦在展廳中走走停停,不時對著鏡頭解釋展品。展覽中附有翅膀的長禮服讓觀眾頗多驚訝,這個設計的靈感來自設計師讓娜·浪凡所著迷的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
帶有翅膀的長禮服
“疫情期間,線上的各類活動、課程滿足了公眾對於藝術的精神需要,這次市民雲文化節,通過小紅書KOL的來訪,使我們的展覽又增添了更多渠道與觀眾見面。”復星藝術中心相關負責人端木霞子表示,對這樣的合作嘗試非常歡迎,也希望更多的觀眾可以通過各種形式參與互動。
“一號館員”
直播“寶藏”陳列館
靜安區文化和旅遊局調研員張眾走進位於成都北路新閘路口的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陳列館,和副館長朱潤一起在直播中展示這間藏於鬧市中容易令人擦肩錯過的市級文物保護建築。
走進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陳列館
張眾循著地板上工人的腳印進入展廳,從來自農田的赤腳板,到穿著布鞋走進城市,再到如今的皮鞋,展示著中國工人階級的歷史演進。網友也跟著鏡頭穿越回百年前的時光。
鏡頭裡,內外棉七廠工人們上廁所時用到的木牌引起了網友的興趣,它是當時的日本資本家用來限制工人上廁所時間的。
限制工人上廁所時間的木牌
特寫拍到的模型還真實還原了碼頭工人“螺絲跳”的工作場景。張眾解說,有些船艙口小,艙底深,沒有船吊,工人扛著幾百斤重的貨物,需要順著懸空、晃動的螺絲跳板,一步一步地轉到艙面上來。因為跳板搭好後形狀像螺絲旋,所以叫螺絲跳,無數工人在螺絲跳下摔傷或喪命,因此也被稱為“要命跳”。
模擬“螺絲跳”工作場景的模型
平時參觀時聽不到的VIP深度講解,以及對珍貴文物的精彩解讀,一層層揭開了歷史的面紗。
不少網友感嘆,又發現了一處“寶藏”陳列館,“這裡不僅是工會的初心源頭,更是工人的精神家園。”
趕緊打開手機,
一起來“雲遊藝海,漫賞春光”吧!
新演藝工作室
圖片:©上海市民文化節、郭新洋、復星藝術中心、趙玥
閱讀更多 新民晚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