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武汉!这里经历的“生与死”、“爱与情”终生难忘!

(记者:魏建君)3月27日,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到了两份特别的礼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城区全体新冠肺炎患者通过邮寄的方式,分别送给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和沈阳医疗队队长孙晓旭一面锦旗,上面写着:

“大爱无疆 共抗疫情”“众志成城,医者仁心”

别了,武汉!这里经历的“生与死”、“爱与情”终生难忘!

别了,武汉!这里经历的“生与死”、“爱与情”终生难忘!

这面锦旗背后,是辽宁重症医疗队在重症病区经历的“生与死”,是他们向难而行,从死神手里“抢人”的全过程。

别了,武汉!这里经历的“生与死”、“爱与情”终生难忘!

54岁的孙晓旭是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监护治疗病房主任,也是这次辽宁重症医疗队里年龄最长的一位。当疫情发生时,孙晓旭就主动向党组织递交了请战书。

别了,武汉!这里经历的“生与死”、“爱与情”终生难忘!

2月2日,她作为辽宁驰援湖北重症医疗队沈阳医疗队队长,赶赴武汉,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孙晓旭说:“当时全国新冠肺炎病人确诊病例每天增长3000-4000人,形势非常严峻,收到我们病房的90%是重症。我们几乎一天没歇。第二天培训,第三天我们已经上岗,夜里零点就已经上班了。”

别了,武汉!这里经历的“生与死”、“爱与情”终生难忘!

高强度的抢救,防护服早已被汗水浸透,护目镜下是厚厚的一层雾气;繁重的工作、不可预知的风险、无形的精神压力时刻考验着孙晓旭的意志,但她仍然一刻不肯停下来,经常顾不上吃午饭。孙晓旭说,重症监护病房每天都会面对着生死考验,所有人都在尽力地救治每一名患者,和生命比起来,她这点辛苦真的不算什么。

别了,武汉!这里经历的“生与死”、“爱与情”终生难忘!

面对重症患者,大家都在积极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孙晓旭做为组长和老资历医生积极为队长出谋划策,积极参与到气管插管等危险抢救工作中,深夜守在病危患者床边。

重症患者,有人治愈,也有人离去。一些病人即便上了呼吸机,血氧指标仍越来越低,心跳越来越无力、缓慢。病人的离去有时是突然发生的。有的重症病人前一分钟病情还算稳定,后一分钟突发情况便袭来,血压骤降、心脏停跳,虽经全力抢救,依旧难以挽回。孙晓旭说,重症救治是场硬战,病人住院时间长,病情较重,救治难度极大。

别了,武汉!这里经历的“生与死”、“爱与情”终生难忘!

历经近两个月的“生死战”,危、重症患者人数在一天天减少,孙晓旭也于今天回家了。孙晓旭说,辽宁驰援湖北重症医疗队负责的病区患者目前全都清零,她这才安心撤离武汉,她会永远记得在重症病区经历的“生与死”,也会再度回来看看。

别了,武汉!这里经历的“生与死”、“爱与情”终生难忘!

孙晓旭说:“疫情过去以后,我肯定要回来的,对这里非常有感情。我要去我工作的地方,我们也有武汉的同事,合作得非常愉快,也非常可爱。酒店的经理、厨师长对我们的服务很周到,我们非常感动。”

别了,武汉!这里经历的“生与死”、“爱与情”终生难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