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有一幅800年前的“鬼圖,沒人能看懂,專家:放大100倍再看

故宮藏有一幅“鬼圖”,距今已800餘年,無人能懂,專家:放大100倍看

亂世的黃金,盛世的古董,此言不虛,但少說了一項,盛世除了古董之外,文玩、字畫、玉石、寶器,同樣深受也世人追捧喜歡。尤其是字畫,更是世人眼中的珍品,因為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每一部名貴字畫,都是凝結了中華民族無數的智慧與結晶。


故宮有一幅800年前的“鬼圖,沒人能看懂,專家:放大100倍再看


例如,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唐代閻立本的《步輦圖》,以及宋朝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一幅被珍藏在北京故宮多年的“鬼圖”。

這幅畫作出自南宋名家之手,距今已有長達800多年的歷史,然而,令人不可思議之處,至今無人能夠看懂這幅畫所表達的真正含義。此畫名叫《骷髏幻戲圖》,第一眼看到這部畫,很多人都會誤以為這就是一幅極其普通的畫作,同尋常大家的墨寶並無特別出眾之處。連骷髏的影子都看不到。


故宮有一幅800年前的“鬼圖,沒人能看懂,專家:放大100倍再看


這幅《骷髏幻戲圖》的畫家,就是南宋時期,最負盛名的畫家李嵩,與同時期其他畫家不同,李嵩從小家境貧寒,以打木工維持生計。每逢閒暇的時候,李嵩就會專研畫畫,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畫藝大成。一生歷經宋光宗、宋寧宗、宋理宗這三位皇帝,因此被世人尊稱為“三朝老畫師”。

除了這幅《骷髏幻戲圖》之外,李嵩還有名作《貨郎圖》、《明皇鬥雞圖》、《花籃圖》、《西湖圖》等等。但是,其中最具有爭議性還是這幅《骷髏幻戲圖》。


故宮有一幅800年前的“鬼圖,沒人能看懂,專家:放大100倍再看


它是李嵩在45歲的作品。原本是李嵩無聊之時的信筆塗鴉之作,李嵩也並沒有對這幅畫表現出過分的關注。可是,沒想到的這幅畫歷經代代相傳之後,逐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本來當時他是想畫一個小的作品,畢竟不是什麼大作,可沒想到後來這幅畫卻代代相傳,距今已經有八百多年了。

針對這幅畫突然之間吸引發大量關注,很多人不明就裡,因為他們實在是看不出這幅畫有何名堂,畢畫中的人物也沒有那麼的栩栩如生,在此,小編想說的是,李嵩這幅畫最大的亮點就是畫中的骷髏。


故宮有一幅800年前的“鬼圖,沒人能看懂,專家:放大100倍再看


畢竟在中國歷史上,畫過骷髏島的畫家少之又少,畫了又能流傳下來的更是屈指可數。這幅畫在故宮珍藏多年,數以萬計的遊客都如同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沒人能看懂這幅畫,不知道李嵩想表達什麼?

對此,相關專家給出了自己的意見,你們把這幅畫放大100倍再看。很多網友這才如夢初醒,然而,放大100倍之後,從《骷髏幻戲圖》中看到了十分可怕的場景,網友看到了什麼呢?為何覺得可怕?

原來,這幅畫放大100倍之後,能夠清楚的看畫中,有一個特別大的骷髏席地而坐,咧著嘴哈哈哈笑著,在這個骷髏的手中還把著一個小骷髏。在這兩個骷髏的正對面是一個充滿了好奇心的孩子,他被小骷髏給吸引了,初生牛犢不畏虎的他,甚至想要伸手觸摸小骷髏。

故宮有一幅800年前的“鬼圖,沒人能看懂,專家:放大100倍再看

​而在這個大骷髏的後面,有一個正在哺乳的女人,雖然身處骷髏旁邊,但她卻鎮定自若,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外一個神色慌張的婦人,或許這也正是這幅畫的詭異之處。

李嵩藉助《骷髏幻戲圖》這幅畫,究竟要表達何意呢?據說有一位元朝的畫家,再看完此畫後曾表示:“這幅畫估計是想表達傀儡戲的窮苦藝人,生活的艱難,即自己在打拼生活的同時,也在被生活所操縱。”


故宮有一幅800年前的“鬼圖,沒人能看懂,專家:放大100倍再看


且不論元朝這位畫家給出的解釋對與不對,宋朝時期複雜化的社會形態,也著實令人難以理解,在當時的社會中,宋朝老百姓的的生活總會出現神秘的“鬼魂”之說,甚至在當時街頭巷尾的很多故事,都對“鬼怪靈魂”有著十分詳細的情節描述,讓現在的人看了聽了就不明覺厲。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北京故宮收藏的李嵩這幅神秘畫作,的確有其很深的歷史寓意,畢竟這幅畫也展現出了宋朝當時的社會形態,然而,至於這幅畫真正的寓意又是什麼,恐怕隨著作者李嵩的離世,早已經成為了一個千古之謎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