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打撈出沉船6萬件瓷器,我國專家想2.8億買下,老外:文物不賣

隨著科技的發展,歷史上沉入水底的鉅額財富,陸陸續續浮出水面,但若要問海底到底蘊藏了多少的珠寶,這個文物我們不得而知。中國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曆史的國家,幾千年前開始,就已經和近海國家有了往來,這也可以說明,我國的海上貿易已經有兩千多年甚至更久的歷史。

但在海上要面臨的風險是很大的,尤其是在一些兇險異常的水域,沉船事故經常發生。為了打撈這些水下的財富,就誕生了水下考古,世界上各個地方開展水下考古的時間不同,而我國水下考古保護事業開展得比較晚,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才開始的。

老外打撈出沉船6萬件瓷器,我國專家想2.8億買下,老外:文物不賣

中國在近代歷史上遭遇的種種屈辱,而後又是恢復生產的時期,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都沒有意識到水下考古事業的重要性。但從八十年代開始,中國水下考古事業趨於成熟的時候,一次次的沉船打撈事件,將中國人的尊嚴踩在腳下,我國的水下考古工作被迫提上日程,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這些沉船打撈事件,都是外國探險傢俬自打撈中國的古代沉船,再將沉船上的珠寶進行拍賣,以獲得巨大的利益。

老外打撈古代沉船

促進中國水下考古工作的外國探險家,有很多人,出去臭名昭著的英國人邁克·哈徹,還有米歇爾·海切爾等,而今天要說的,是一個名為沃特法的外國人。

老外打撈出沉船6萬件瓷器,我國專家想2.8億買下,老外:文物不賣

沃特法原先只是德國一家水泥廠的老闆,偶然的一次機會,他聽到自己廠裡的印尼工人提到,婆羅洲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水域有大量的古代珍寶。這個偶然聽到的“小道消息”在他心裡生根發芽,還有什麼比撈出古代珍寶能獲得更多錢的呢?從1996年開始,他組成了一個探險隊,帶著潛水設備趕往印尼工人所說的水域,並在之後的幾年時間裡,撈出不少的古代沉船。

老外打撈出沉船6萬件瓷器,我國專家想2.8億買下,老外:文物不賣

1998年,沃發特先是發現了馬熱尼號沉船,不久後又在印尼勿里洞島海域發現了一艘古代沉船,他們將其命名為“BatuHitam”,中文諧音為“黑石號”。同一年的九月份開始,沃發特帶領著打撈隊對這艘古代沉船進行打撈,一直到次年的九月份,打撈工作才正式完成。2000年,他們對沉船上打撈出的文物進行整理,僅僅是中國瓷器,就有67000多件。出水的瓷器中有長沙窯瓷碗,上邊刻有唐代寶曆二年的銘文,所以也被確認為唐代時期的古沉船,

“黑石號”

一千多年前,這艘載滿6萬多件唐朝珍貴瓷器的阿拉伯商船,從中國出發,在蘇門答臘海域觸礁沉沒。一千多年後,一個探險隊將其打撈出水,而船上的寶藏也一併重新現世,這艘沉船的考古發現,被譽為二十世紀末最重要。

老外打撈出沉船6萬件瓷器,我國專家想2.8億買下,老外:文物不賣

年代最久遠的深海考古發現,而它的發現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中國古代與西亞之間的海上絲綢之路確實是存在的。船上除了大量精美的唐代瓷器,還有金器、銀器、銅鏡等等,這些發現都極為珍貴,然就在我國專家想要買下的時候,卻遇到了難題。

老外:不賣

按理來說,沃發特打撈這些文物的目的,就是為了換取金錢的,然在我國專家想要將這些文物買下的時候,他卻不賣給我們。黑石號打撈上來以後,國內的揚州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等都向沃發特提出了購買意向。

老外打撈出沉船6萬件瓷器,我國專家想2.8億買下,老外:文物不賣

沃發特開出了4000萬美金,摺合人民幣就是2.8億元,原本我國有些專家也已經同意了,但後來我國另外一些專家覺得價格略高,並且同時沃發特與印尼政府發生了爭議,這批文物最終還是沒有能賣給中國,甚至當時老外直接說不賣中國專家,然而幾年之後卻賤賣給了新加坡。若是文物能夠賣給我們,或許我們對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瞭解,又多了一步,不得不說,這是我們的一個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