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把刑法課講成“相聲課”,請看羅老師


刑法課原來可以這般有趣?

說到刑法學,很多人的反應是法律條文多、概念龐雜、課程枯燥等等。不過,在某互聯網平臺上,一位名叫羅翔的老師把刑法課講成了“相聲課”。不是因為他或者課程是個“笑話”,而是他用通俗、幽默、易懂的語言,讓刑法課有了如相聲一樣的趣味,一時間收穫萬千粉絲。


我們先感受一下他講課時用的案例:“偷毒品算盜竊嗎”“養的狗咬了人,主人要坐牢麼”“熊貓追殺你,能不能反殺”……這些看似狗血又新奇的問題,勾起了人們的興趣,卻又蘊含著法律知識。羅老師通過這樣的案例,把法律知識、法律觀念和人文關懷傳遞出來,讓不少人驚呼“他改變了我的價值觀”“老師講的不是法律,是道德,是人生”“我心中的法學前輩或許就是這樣,一半是理性,一半是情懷”。


羅老師走紅,熱鬧的是語言表達,深刻的是理念內涵。比如,他在辨析“小三索要精神損失費是否構成敲詐勒索罪”時,直言“法律要倡導良善的價值觀”;通過電影《誤殺》,講解正當防衛、特殊防衛和事前故意的概念。

可以說,他擅長的,其實是把幽默的語言、風趣的分析注入到法律案件中,用拉家常的姿態讓人們感受法律背後的平等、真實、共情和理解。


課堂可以風趣,但態度必須端正。羅老師鮮明地說,“希望同學們以嚴肅的心態學習法律,而不要以娛樂惡搞的方式學習法律。”的確,無論是法學還是其他學科,在學習這件事上、在教育這件事上,都是嚴肅認真乃至神聖的。今天,當人們看到羅老師的趣味課程時,要獲得的不只是一兩個可以當作談資的案例故事,而應是對法律的尊重、對人性的體悟、對他人的感情、對正義的弘揚。理性而不失溫度,感性而不失高度,這不僅是羅翔老師這樣法律傳播者的願望,也是在法治社會中我們應有的態度。


怎麼把刑法課講成“相聲課”,請看羅老師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可以趣解妙用創見。有人說,枯燥的課堂千篇一律,有趣的老師萬里挑一。能不能讓課堂成為吸引人的“磁場”,能不能讓知識成為提升人的“引擎”,教學方式格外重要。有老師啟發學生繪製“長江唐詩地圖”“塞外唐詩地圖”等,讓學生更好地瞭解詩人與詩意;有老師把高數與人生結合起來,把擺動數列沒有極限的原因趣解為“它不堅守”,數學原理與人生哲理相得益彰……每一位有意思的老師,都是“給人一杯水,自己有一桶水”。只有在知識海洋中豐富自己、在生活世界裡細心觀察、在課堂沃土裡用心澆灌,才能面對渴望進步的學子時,在樂趣的環境中滋養出無限創意。


應該看到,“趣”是形式,“意”才是目的。知識的傳遞從來不是以好玩為終點,也不是比誰更有“笑果”,而是以真為基礎,給知識的門外漢打開一扇窗、推開一扇門。這也提醒我們,在“互聯網+教育”更加火熱的時代,越來越多的老師會從課堂講臺走向直播平臺,聽講者越多,知識普及責任越大,越要有謹慎姿態、負責狀態,切莫因趣害意。趣是為了理解,教是為了不教,知識的大海就在那裡,既然遇到了有意思的“擺渡人”,大家記得一定“衝鴨”!


讓高數盛開詩意的一位老師曾寫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人生,用有限把握無限,讓瞬間化為永恆。”各位朋友,在大家的學習之路上,一定有一些印象至深、影響銘心的有趣瞬間,不妨給我們留言分享吧!

這正是:真佛只說家常話,師者應道入心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