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漁民突然回來,疫情怎麼防控?看看浦東這個社區如何快速反應

3月25日中午,七八艘漁船從東海駛入大治河入海口,之後又沿大治河緩緩駛抵距入海口不遠的碼頭。


這些漁船所屬的上海萬舟漁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吳文初已經手拿額溫槍等在碼頭。與他一起守在現場的,還有碼頭所在的南匯新城鎮綜合社區工作人員閔儲才和俞軍,他們要登記回來的漁民信息,並監督合作社做好人員測溫等工作。


這是南匯新城鎮綜合社區面臨的特殊“防疫戰”。在這片4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沒有一個居民區或村莊。但是,這裡還有散住民、隨時靠岸的漁民、在田間看守田地的人員等。“特殊情況,我們就採用特殊的方式,最終達到同樣的目標:不漏一人,不發生一例疫情。”南匯新城鎮綜合社區黨支部書記胡發煒說。

上岸第一件事:測體溫

出海漁民突然回來,疫情怎麼防控?看看浦東這個社區如何快速反應

李銀官是滬浦漁48509的船長,他剛前往長江口捕撈了鰻苗。當天,他的漁船和其他幾艘漁船一起回到碼頭。“到26號晚上,所有的漁船都會回來。”吳文初說。因為,大風預警來了。


在吳文初的手機上,顯示著洋山港海事局發送的提醒:據報上海市和浙江北部沿海海面今天下午起東南風6-7級陣風8級……後天偏北風7級陣風8-9級。


出海漁民突然回來,疫情怎麼防控?看看浦東這個社區如何快速反應

“我們的這些漁船都是最高只能抗7級風的,所以有超過7級的風,一定要回來。”吳文初說,“平常這些船長和船員都不回家的,捕了鰻苗回來到碼頭直接一賣就又走了,只有遇到像這樣的大風天氣才會回家。”


特殊時期,上岸回家,就遇到了疫情如何防控的問題。船上人員捕魚期間是否有與外界接觸?身體狀況是否正常?


胡發煒說,大治河沿岸臨時碼頭,是社區重點關注對象。“每日巡查,發現漁船靠岸,漁民返回,馬上會同農業服務中心採取防控措施。漁船所屬的合作社,則是對船上人員疫情防控的首要責任人。”


“正常情況,我們這些船上人員是不會與外界接觸的。”吳文初說。這些船都只能在上海區域作業,“所以可以說沒有出過上海”。而且,船上都有定位系統,吳文初通過手機可以掌握每一條船的軌跡。


出海漁民突然回來,疫情怎麼防控?看看浦東這個社區如何快速反應

他向小布展示手機上的應用軟件,所有漁船的軌跡密密麻麻像一張網。“比如,你要看滬浦漁48509,就能清楚看到它從這裡出發到了長江口,然後又從長江口回到這裡,中間沒有去過任何地方。”


皮膚曬得黝黑的李銀官說,在長江口捕魚作業時,也不會與外界有任何接觸,“不同的船幹著各自的活,吃住都在船上,也接觸不到外面。”


回到碼頭,他和船員一起把船停好,上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測體溫。之後,閔儲才和俞軍詢問並登記了他的電話、體溫等事項。顯示正常,他這才開上自己的車回家。


11名工作人員守望43平方公里

出海漁民突然回來,疫情怎麼防控?看看浦東這個社區如何快速反應

漁民,只是社區的一個特殊防控對象。南匯新城鎮綜合社區位於南匯新城鎮西北角,這是一個特殊的社區,胡發煒總結為“少、多、雜”——沒有居委,居民很少,工作人員少;區域範圍廣,企事業單位多;轄區管控複雜、難度高。


沿塘下公路兩側的緩拆區一帶,有20多戶散住的居民,這裡是南匯新城鎮綜合社區所轄,但是居民戶籍多在書院鎮。同時,按照屬地化管理,社區協助配合企業復工和監管任務較重。另外,轄區內公共區域、田間、碼頭、沿河區域、服務場所、閒散區等日常管控雜多。


社區工作人員只有11名,又沒有居委、村委等基層力量,但疫情防控卻不能有任何放鬆和馬虎。“創造一切可以創造的條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落實我們綜合社區的無死角防疫工作。”胡發煒說。

出海漁民突然回來,疫情怎麼防控?看看浦東這個社區如何快速反應


文字:陳爍

攝影:朱泉春/陳爍

攝像:嚴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