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渔民突然回来,疫情怎么防控?看看浦东这个社区如何快速反应

3月25日中午,七八艘渔船从东海驶入大治河入海口,之后又沿大治河缓缓驶抵距入海口不远的码头。


这些渔船所属的上海万舟渔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文初已经手拿额温枪等在码头。与他一起守在现场的,还有码头所在的南汇新城镇综合社区工作人员闵储才和俞军,他们要登记回来的渔民信息,并监督合作社做好人员测温等工作。


这是南汇新城镇综合社区面临的特殊“防疫战”。在这片4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一个居民区或村庄。但是,这里还有散住民、随时靠岸的渔民、在田间看守田地的人员等。“特殊情况,我们就采用特殊的方式,最终达到同样的目标:不漏一人,不发生一例疫情。”南汇新城镇综合社区党支部书记胡发炜说。

上岸第一件事:测体温

出海渔民突然回来,疫情怎么防控?看看浦东这个社区如何快速反应

李银官是沪浦渔48509的船长,他刚前往长江口捕捞了鳗苗。当天,他的渔船和其他几艘渔船一起回到码头。“到26号晚上,所有的渔船都会回来。”吴文初说。因为,大风预警来了。


在吴文初的手机上,显示着洋山港海事局发送的提醒:据报上海市和浙江北部沿海海面今天下午起东南风6-7级阵风8级……后天偏北风7级阵风8-9级。


出海渔民突然回来,疫情怎么防控?看看浦东这个社区如何快速反应

“我们的这些渔船都是最高只能抗7级风的,所以有超过7级的风,一定要回来。”吴文初说,“平常这些船长和船员都不回家的,捕了鳗苗回来到码头直接一卖就又走了,只有遇到像这样的大风天气才会回家。”


特殊时期,上岸回家,就遇到了疫情如何防控的问题。船上人员捕鱼期间是否有与外界接触?身体状况是否正常?


胡发炜说,大治河沿岸临时码头,是社区重点关注对象。“每日巡查,发现渔船靠岸,渔民返回,马上会同农业服务中心采取防控措施。渔船所属的合作社,则是对船上人员疫情防控的首要责任人。”


“正常情况,我们这些船上人员是不会与外界接触的。”吴文初说。这些船都只能在上海区域作业,“所以可以说没有出过上海”。而且,船上都有定位系统,吴文初通过手机可以掌握每一条船的轨迹。


出海渔民突然回来,疫情怎么防控?看看浦东这个社区如何快速反应

他向小布展示手机上的应用软件,所有渔船的轨迹密密麻麻像一张网。“比如,你要看沪浦渔48509,就能清楚看到它从这里出发到了长江口,然后又从长江口回到这里,中间没有去过任何地方。”


皮肤晒得黝黑的李银官说,在长江口捕鱼作业时,也不会与外界有任何接触,“不同的船干着各自的活,吃住都在船上,也接触不到外面。”


回到码头,他和船员一起把船停好,上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测体温。之后,闵储才和俞军询问并登记了他的电话、体温等事项。显示正常,他这才开上自己的车回家。


11名工作人员守望43平方公里

出海渔民突然回来,疫情怎么防控?看看浦东这个社区如何快速反应

渔民,只是社区的一个特殊防控对象。南汇新城镇综合社区位于南汇新城镇西北角,这是一个特殊的社区,胡发炜总结为“少、多、杂”——没有居委,居民很少,工作人员少;区域范围广,企事业单位多;辖区管控复杂、难度高。


沿塘下公路两侧的缓拆区一带,有20多户散住的居民,这里是南汇新城镇综合社区所辖,但是居民户籍多在书院镇。同时,按照属地化管理,社区协助配合企业复工和监管任务较重。另外,辖区内公共区域、田间、码头、沿河区域、服务场所、闲散区等日常管控杂多。


社区工作人员只有11名,又没有居委、村委等基层力量,但疫情防控却不能有任何放松和马虎。“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落实我们综合社区的无死角防疫工作。”胡发炜说。

出海渔民突然回来,疫情怎么防控?看看浦东这个社区如何快速反应


文字:陈烁

摄影:朱泉春/陈烁

摄像:严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