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品人物】高山大河中,有個承載希望的新生合作社

-導語-


為了進一步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2020年3月,中國扶貧基金會啟動“戰疫扶貧·產業助農——疫情防控產業扶貧專項行動”,聚焦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產業扶貧,重點圍繞疫情影響地區扶貧農產品銷售和能力建設提升展開。


【善品人物】高山大河中,有個承載希望的新生合作社

在湖北省扶貧辦支持下,中國扶貧基金會攜手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依託善品公社微信公眾號,發起在線能力建設,邀請專家及合作社負責人,從不同的角度記錄與分享他們對於疫情背景下的響應措施及發展建議。

嘉賓介紹


普偉總

紅河縣善品良田產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的理事長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縣尼美村村委會主任


【善品人物】高山大河中,有個承載希望的新生合作社

2017年因中國扶貧基金會和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紅河縣電商扶貧項目開展,正式與善品公社結緣,並於同年12月成立梯田紅米種植專業合作社。2018年7月,為了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聯合當地1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了紅河縣善品良田產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吸收農戶社員1518戶,種植基地面積近1萬畝

-人物剪影-


【善品人物】高山大河中,有個承載希望的新生合作社

普偉總,雲南紅河縣尼美村人,他是村委會的主任,也是合作社聯合社的理事長。這裡位於雲南省南部,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在紅河上游南岸,中外馳名的哈尼族千年梯田依山環繞。這裡的特產紅河哈尼梯田紅米,是現存中國最古老稻種的遺珠,也是這裡農村百姓生活的依靠。我們通過電話,採訪了中國那一端的普偉總理事長,由他來為我們講述這高山大河之中,一個新生合作社的發展歷程。


【善品人物】高山大河中,有個承載希望的新生合作社

Q:在紅米合作社發展的初期,面臨的主要挑戰是什麼?


A:剛開始的時候面臨很多客觀的、實際的問題,農戶對合作社的成立多持觀望態度,本地以留守老人和婦女居多,屬於長期封閉的少數民族的地區。以前紅河也曾經有人嘗試過紅米電商產業的發展,但多以失敗告終,所以農戶對合作社成立信心不足。另外一方面成立合作社的發起人都是村委會成員,在跟外界如何打交道以及對於市場經濟瞭解的方面也沒有經驗,很多東西需要去學習、思考、商討,因地制宜的解決問題。


【善品人物】高山大河中,有個承載希望的新生合作社

Q:那麼這些挑戰都是如何解決的?


A:主要的方法還是向百姓做工作,以村委會為依託,向下層層分派任務,從村主任到小組長,用本地語言,以及各種方式方法向貧困戶和老人反覆的去解釋、去做工作。通過很多次的走訪,真正的獲得了老百姓的信任。


在這裡我認為,光帶著農戶走是不夠的,有的時候也要推著農戶前進。當然隨著合作社與善品公社合作,電商項目開展之後紅米的銷售狀況良好,老百姓心裡的不安開始逐漸消失。


實在的來說,農戶最關注的主要還是收入問題,一方面我們合作社給到農戶的收購價是實行了優質優價的策略,保證了合作社產品的品質,也給到了認真種植的農戶以實惠。


另外在我們哈尼梯田這裡的傳統種植地區,山路難走,道路十分狹窄。以往農戶想要賣出紅米,還要經過人背馬駝的方式運輸出去,增加了很大的成本。合作社這裡統一收谷,統一粗加工,老百姓的紅米在家門口就可以向我們出售,不但降低了成本,也為農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獲得了農戶的認可。


最後,我們也吸納了很多種植能手、農戶帶頭人作為我們工作的好幫手,有了這些人以後,一來是他們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帶領農戶進行種植管理,另外這些帶頭人辦事也非常積極,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總結來說的話,那就是思想工作到位、農戶實惠到位、帶頭作用到位三步走。


【善品人物】高山大河中,有個承載希望的新生合作社

Q:合作社發展到聯合社的契機是什麼呢?


A:其實一開始的初衷是非常簡單的,我們合作社的粗加工紅米,都要送到本地的一家紅米加工場進行精加工,才能變成最終面向消費者的產品,但是我們尼美村一家合作社的紅米產量還是偏低,這樣在工廠開工的時候我們的實際成本就變高了。


所以我們就想,能不能聯合我們紅河梯田種植地區的周邊農業合作社,大家以聯合社的方式統一加工,這樣成本就能節省不少。


然後我們對周邊合作社做了一些調研工作,選擇了種植海拔、環境條件、品質一致的其他有紅米種植的合作社,來談成立聯合社,抱團發展這麼一個事。我們的想法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時也是在中國兵器集團、中國扶貧基金會以及善品公社的幫助下,我們在2018年,成立了紅河縣善品良田產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


聯合社成立以來,我們也積極地把相關的一些特色農產品通過調查研究,挖掘了出來。比如梯田鴨蛋啊、紅河紅糖等等,由聯合社進行統一加工,並且通過電商渠道向外界銷售,形成了我們紅河縣的一個統一的品牌,我們農特產品的多樣性也得到了提升。


雖然發展過程中的不順利也有很多,但是我們還是克服下來了,而且確實是要感謝社會各界人士以及地方政府對我們的幫助和支持。


【善品人物】高山大河中,有個承載希望的新生合作社

Q:今後一段時間的主要發展方向是什麼呢?


A:現階段來說我們主要關注的還是紅米產品的品質提升,紅河梯田哈尼紅米雖然在營養價值、功效方面表現是非常出色的,也廣泛被消費者所認可,並且作為一種原生態、綠色的農產品,也有很多很多消費者是支持我們的這樣一種產品理念的。


但是如果把紅米放到全國大米市場來比較的話,我們產品的口感與味道與專攻這一方面培育的大米比起來還是有一些差距。


紅米比較硬,更適宜煮粥,如果是做米飯的話需要比較長的烹飪時間。那麼如何改進紅米的口感,如何開發更多的產品——比如用紅米和堅果、粗糧產品混合,做成方便速食的營養餐,類似這樣的新產品開發是我們之後一段時間主要考慮的問題。


聯合社現在的成員裡面也有很多的年輕人,包括大學生。年輕人都是在外面見過世面的人,他們有很多很多新鮮的想法,那麼我們就想盡力讓這些想法能夠實現。


【善品人物】高山大河中,有個承載希望的新生合作社

Q:2020年既有扶貧攻堅的任務,又有抗擊疫情的任務,您這邊的工作節奏如何?


A:最近簡直太忙了,不過依然可以承受。雲南紅河縣在疫情期間有過三例確診,所以我們這邊配合全國的統一部署,進行了大量的消殺防疫的標準工作,還要走訪農戶一一進行知識普及,以及儲備抗疫物資。


當然最近一段時間隨著紅河縣的確診病例全部好轉出院,我們這邊的工作已經從積極防疫轉向全面復工復產,農業生產物資都已經到位,那麼我們在4月初開始就要準備進行播種工作了。


但是另外這邊也還有一個困難,去年的雲南地區的旱情基本上一直持續到了今年,我們哈尼梯田灌溉水庫的蓄水量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在去年很多幹裂的農田今年因為缺乏水資源,恢復的還比較緩慢。不過我們聯合社的農田基本上已經有2/3面積可以確保恢復種植,我們現在還在積極的做聯絡溝通工作,確保有更多的農田可以恢復生產。


在這件事上我們這邊的哈尼族農戶,尤其是老人們,都是堅決堅持要恢復生產的,因為在老一輩人眼中這片地就是命根子,他們總感覺“一年不種,那家裡吃啥”。


很多本來打算今年主要外出務工,等待自然降雨解決農田乾旱問題的年輕人,也部分受到了老人們的影響,紛紛回來種植。所以今年我們基本上大的目標實現還是很有信心和把握的,也就是我們要多累一點,其實這也沒什麼。


另外,在這裡也想對全國各地關注我們、幫助我們的社會各界人士道一聲感謝,我們不會辜負各位的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