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單位工作的人處在哪個階層最累?

Jdy


聽到這個問題,很多人第一念頭是國企基層員工最累,因為他們的工資最低,承擔的工作任務也最多,他們不累誰累?

這種以工資論成敗、論辛勞的方式,不能說錯,實際上也不一定準確。

在小公看來,最累的不見得是基層員工。很多基層員工累的是身體,靠體力拿工資,沒有績效、沒有目標考核、沒有各種任務壓力,下班後該喝酒喝酒,該吹牛吹牛,對生活各方面的影響不大,綜合幸福指數並不低。

比身體更累的,是心累。像國企業務崗位的中層,拿的錢是多,可常年任務指標壓力高懸,完不成任務馬上扣錢,稍不留神可能位子都沒了,作為中層,好不容易爬到這個位子,摔下來意味著什麼誰都明白,於是只能拼命的加班應酬,喝酒……

小公有個兄弟是國企銷售部門的中層正職,工資收入很高,年入稅前超過六十萬,人人豔羨。可是每年他要完成的銷售指標五六千萬,而且逐年都在攀升。為了完成任務,他幾乎每個月都要出差半個月,開回在各個城市轉,接洽應酬客戶,回到單位不是加班就是開會,很少能夠正點回家陪孩子。40不到的人,現在一頭白髮,喝酒喝出了胃潰瘍,還有三高,一身問題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不知道什麼時候命都沒了。他也不想這樣,可是為了生活,不想讓老婆孩子受累,還得咬牙堅持。嘴裡喊著再過兩年就好了,心裡其實很清楚,不離開這個崗位,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可離開了這個崗位,又能去哪?

壓力重重,憂心忡忡,旁人看著都累。


80後小公


“為什麼上班,我總覺得超級累?”你厭倦的其實不是你做了多少,而是你的心很累!美國社會學家霍奇爾德提出了一個叫做“情緒勞動”的概念,這意味著除了上班時的體力和腦力之外,還有一個非常令人厭煩的原因“情緒勞動”。

體力勞動以外的情緒勞動

這個術語最初是在霍奇查德的《情感管理探索》中定義的:

“個人致力於情緒管理,以創造一種人人都能在公眾面前看到的面部表情或體力勞動。”

比如,空姐要付出“熱情的情感勞動”,醫生要付出“平靜的情感勞動”,櫃檯的人要付出“微笑的情感勞動”。簡而言之,就是去工作去隱藏真實的情感。善良”。

後來,霍奇查德在《組織中的情緒》中擴大了情緒勞動的範圍:“無論什麼工作,只要涉及人際交往,員工都可能需要進行情緒勞動。”我用通俗易懂的英語說,比喻一下:

面對不懂裝懂的不講道理的顧客,你要付出“微笑點頭,我是否改變無所謂”的情感勞動;

面對怒不可遏的老闆,會有“低聲睿智老闆”的情感服務;

面對拖著後腿的同事們,他們不得不想出“內心吶喊,卻帶著微笑走過”的情感工作;

面對意見很多不聽話的下屬,有必要上演一場“睜大眼睛耐心輔導”的情感勞動。

其實,不論在國企單位還是私人公司,不管你在哪個階層,都會遇到讓人心累的事情或者人。

重要的是你怎麼去調節,怎麼去對待或者化解。

如果工作讓心好累?你該來段「中場休息」,出去外面走走旅遊,或許回來之後,你會發現得到了比以往更多不同的機會。



菜鳥主管


業務部門的小領導



用戶5621500635


當然是底層了,上面各級各層都在監督你的工作,你不僅要幹活,還要隨時向各級領導和部門上報進度,少報了一個都不行。


李漢操


倒數第二層,大概是科長級別吧,又要幹活,又要領導一小支隊伍,還沒有什麼權利。夾板氣


謙華健康


沒有本事又想升官的最累!


蘑菇雲175373507


班長。體力和腦力都得出。


毛慧明11


底層工人最緊,人累,心累,活累!


金水會夏


一線中層現場管理者(年薪十來萬)最難受,夾中間,責任大,領頭羊的角色!


hello小馬飛飛


中間的,科長那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