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養成好的飲食習慣?

亓槭


1,及早使孩子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比如定時、定量,可以明確地告訴孩子,這頓不吃好,過了時間就沒得吃,直至下一頓才能吃,這期間除了可以喝水外,零食是絕對不能吃的,無論孩子說自己有多餓,以此強迫他形成良好的進食習慣,絕對不能養成寶寶邊吃邊玩的壞習慣。

2,進餐時對孩子不要過分遷就,否則會加重其消極心理,對偏食、挑食起助長作用。父母情緒平靜、和氣,平時,遇到不順心的事,不可採取訓斥、恐嚇、懲罰等強制性手段,否則會使孩子產生畏懼逆反心理,甚至拒絕吃飯。

3,儘量做到吃飯的時間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習慣,並規定孩子須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

4,順其自然,不強迫孩子。在孩子食慾不振時少吃一頓並無多大妨礙,多數孩子餓了自然會產生食慾,自然會吃。有些父母擔心孩子營養不良,強迫孩子多吃,並嚴厲訓斥、非吃不可,這對孩子的機體和個性都是一種可怕的壓制,使孩子認為進食是極不愉快的事,逐漸形成頑固性厭食。

5,鼓勵孩子獨立進餐。幼兒隨著手的動作的發展,自我意識的覺醒,以及對周圍事物興趣的不斷增加,常常有想自已動手吃飯的意識。當大人給他餵飯時,他會動手去搶勺,或用手去抓飯菜。對此,家長一定要抓住時機加以鼓勵和培養,不要怕將衣服弄髒,也不要怕將飯灑得一地。


用戶5349012938972


養成良好的飲食規律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於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吃飯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應該保持安靜,吃飯一定要乖乖地坐在那裡吃飯,切忌出現三心二意的情況,也不要邊吃飯邊做其他事情。

打造良好的用餐環境

很多家長都會遇到讓孩子吃飯的時候,孩子總是磨磨蹭蹭的情況。所以每到飯點的時候,家長就會衝著孩子大喊大叫,這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好的,很容易讓孩子陷入不好的情緒之中。這個時候即使飯桌上擺滿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孩子的食慾也會大減。所以建議各位家長在準備吃飯的時候,要輕言輕語地和孩子講,切忌亂髮脾氣。

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吃飯

其實在孩子可以自己掌筷拿勺時,家長就要放手,讓寶寶自己學習吃飯。在保持孩子每天所攝取營養均衡的前提下,可以讓孩子自行進行選擇。

規定孩子吃飯時間

除了孩子挑食、偏食讓父母非常頭疼之外,孩子吃飯拖拉也是讓家長苦惱的事情。因為孩子本身腸胃還比較嬌弱,吃多了冷飯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所以在孩子吃飯的時候,父母不妨規定一下孩子吃飯的時間,告訴他們,如果不好好吃法,就會影響看動畫片或是出去玩耍的時間,一定要讓孩子知道時間這個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