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160元一斤,種一次摘5年,燉魚湯是絕品,你認識嗎?

隨著時間慢慢流逝,挖野菜的季節也即將結束。這一波挖野菜時節可謂稱得上是歷史最長了,從春節到今天足足有2個月時間了,今年復工比較晚恰好讓常年在外奮鬥的農村娃都好好體會了一把久違的挖野菜樂趣。那些田間的野菜,如馬齒莧、車前草、薺薺菜還有樹上的榆錢、刺嫩芽、香椿等應該都吃痛快了吧。不過隨著氣候慢慢變熱,春天也即將過去,野菜在市場的熱度逐漸消退。

近日來筆者聽說廣東地區有一種超級野菜,網傳價格買到了160元一斤,這價格足足是去年高價香椿的2倍之多。這種野菜價格貴,種一次還能摘5年,燉魚湯是絕品,不知道你們吃過嗎?


網傳160元一斤,種一次摘5年,燉魚湯是絕品,你認識嗎?

這種野菜的名字叫簕菜,簕菜的名字是依據它外在生長形狀命名的。這種簕菜在廣東地區頗為流行,特別是廣東恩平地區,簕菜屬於當地極具特色的野菜。簕菜有諸多別名,如鵝掌簕、三葉五加、三加皮、刺三加、白刺尖,是一種發展不過百年的新型野菜。從時間上來看,簕菜絕對無法跟我們常吃的車前草、薺薺菜的食用歷史相提並論。但它現在在市場的熱度卻一點不亞於民間流行的各種美味野菜。

網傳160元一斤,種一次摘5年,燉魚湯是絕品,你認識嗎?

簕菜作為野菜被食用的時間不長,可這種植物在人類漫長的發展史上早已經存在。幾百年前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中就有對簕菜進行記載,簕菜有解百毒之稱,味道甘醇,芳香濃郁,長久回甘。還有《本草求原》對簕菜記載:“根,止熱咳。”直到近代出版的《萬山草藥》也有記載“簕菜通氣血鬱滯,祛風逐溼,,消瘀止血止痛, 清熱解毒。”可見自古以來,這簕菜就是一種可食用可藥用的植物,只是作為野菜在近代以來才開始流行罷了。

網傳160元一斤,種一次摘5年,燉魚湯是絕品,你認識嗎?

當下在廣東恩平地區,簕菜來源不僅只有野生採摘,當地還有一定的種植供應。據當地農戶介紹,簕菜種植隔年可採收,主要以嫩梢作為野菜,在每年春天到來之後嫩梢長出即可採摘食用。簕菜種植並非全株都可食用,只需採摘長出來的嫩梢,在採摘嫩梢的時候注意保護植株,即可連續採摘五年,每年可採摘半年以上。在家裡種上幾棵常年吃不完呢。

網傳160元一斤,種一次摘5年,燉魚湯是絕品,你認識嗎?

筆者還了解到以前簕菜僅是恩平當地人才吃的野菜,野生採摘資源就能滿足所需,而現在各地遊客都慕名而來,只為品嚐下這回甘不盡的簕菜,當地人只能依靠種植以滿足客人所需。恩平當地簕菜最出名的吃法是用新鮮的簕菜燉魚湯,據說是一道傳統名貴佳餚呢。

網傳160元一斤,種一次摘5年,燉魚湯是絕品,你認識嗎?

另外筆者對於網傳的價格也做了簡單的考究,發現這價格就是誇大,沒有任何數據支撐。實際恩平當地的簕菜,正常價格不過4元,還是現採現賣的。以這平民的價格,其實消費者都是有口福的。不知道你們吃過簕菜嗎?你們聽過這野菜嗎?歡迎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以上僅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種植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