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青山綠水,展現藝術自我

前言

中國畫的平面結構造型手法與西方繪畫輪廓線加明暗的造型手法,不僅劃分了中西繪畫造型手法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它體現出各自的民族文化精神和認識世界把握世界的不同方式,是從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總結而出的。它們可以互補借鑑,但卻不能完全代替,這也是世界文化藝術多樣性的基礎。祖局林的努力,就是將中國畫筆墨與結構作為本體來運用,將西方繪畫作為應用來掌握,這樣,體用就有了秩序。


繪畫青山綠水,展現藝術自我

畫家祖局林


畫家簡介

祖局林,64年生於江蘇阜寧,現為上海國都書畫院院長,江蘇省美協會員,上海美協海墨畫會山水部副主任,上海書畫院畫師,《炎黃杯》全國大賽評委。


繪畫青山綠水,展現藝術自我

版納哈尼蘑菇屋

祖局林的藝術創作有兩個特點

一是他的堅持深入生活,不斷在生活發掘創作的材料;同時,他堅持寫生。其實,無論是從事山水畫創作、還是人物畫創作的畫家,寫生不是目的,而是要讓你睜大眼睛,從中發掘在藝術上的才華。尤其今天,很多畫家懶惰了,不再寫生了。如果說,我們到現場僅是用照相機做一點記錄,然而回到工作室去編造畫面。那麼,無論畫面如何好看,顯然感動不了別人,也感動不了自己。我覺得,像祖局林這樣的畫家,他一直堅持寫生;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向傳統學習。他努力深入研究中國傳統山水畫的精髓,然後在寫生的過程中不斷消化,所以他的作品就慢慢豐厚了起來


繪畫青山綠水,展現藝術自我

大地甦醒


二是祖局林甘於寂寞。畫家的成長與其他藝術家的成長不太一樣,畫家需要太多的積澱、需要藝術的敏銳、需要個人的天分和才能。尤其天分和才能這一塊需要保留、保持,如何保留與保持呢?這就需要畫家不斷尋找、不斷堅持,如此,他才能在自己的藝術創作中迸發出其特有的情懷和激情。如果說畫家不能夠堅持,那麼就可能會像有些人一樣,在他們的藝術創作過程中產生了一兩張作品之後,就漸漸沒有聲音了。像祖局林這樣的畫家,要我看來,他一直在尋找和探索,他的山水畫創作越來越通透,他的藝術也越來越受到錘鍊,積澱得越來越好。


繪畫青山綠水,展現藝術自我

甘南村趣

祖局林的畫在對時代的理解,對於生活的深入上,都有很好的體現。他的作品特點是很“大”,大氣勢、大筆頭,正大氣象,大畫畫的也很好。能畫大畫不容易,必須有大氣魄和大手筆才能操控。他的小畫也非常精彩,很有味道,很有韻味,筆精墨妙,意境靈秀高遠。他走的是專業之路,既有紮實雄厚的傳統繪畫功力,同時他的國學修養也很豐厚,書法很有造詣,這對於他的繪畫無疑是一種內在的滋養。


繪畫青山綠水,展現藝術自我

隴西古屋


祖局林注重深入生活,他的作品從傳統走來,由於他對生活對時代的敏銳感悟,他的作品在不經意之間也極具時代氣息,所以他的畫很新,不僅僅是技法的層面,更多的是他對筆墨的新的時期的理解和闡述。看得出他是一個特別能靜的畫家,不愛參加社會活動,潛心創作,潛心學問,在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非常難得。他有傳統更有時代氣息有創新,修養全面格調高致,他的路會越走越寬


繪畫青山綠水,展現藝術自我

夢寫太行

祖局林作品溫潤"與"明快"體現的是大樸不雕的自然之美。走近自然,融入自然,順其自然,自然而然,而後上升到道法自然那樣一種境界。中國的繪畫藝術一向專注於自然。寫山寫水,為自然山川造像,山水畫作中常蘊含著畫家放眼風物、寄託自我、況味人生的多層意味。無論古今,人們都認同一個道理,就是大自然與生活是藝術的源泉。


繪畫青山綠水,展現藝術自我

太行晨光


為藝之道,也是為人之道。祖局林"溫潤"與"明快"的繪畫風格,一如其為人。畫學即人學,畫品即人品。歷代畫家在推重學養、技藝的同時,也特別推重人品。只有人品高尚,才能使作品脫去俗氣、火氣、匠氣,達到溫潤明快、大樸不雕的境界。山水畫家只有遠離功利、淡泊從容,心與大自然貼得近些,離這個喧囂的社會遠些,才能在藝術上將筆墨延伸到更遠處


繪畫青山綠水,展現藝術自我

天柱臥龍

祖局林的畫,無論從畫面,還是從表現手法上看,都已顯得相當純熟。祖局林把握和處理畫面整體的能力很強,這方面是很多畫家的弱點。他把各種對比關係都處理得很好,比如開合、虛實、疏密、線和麵等等都處理得很巧妙。他的畫細膩,筆墨奔放、濃烈,但細細品味,在筆墨中還是流露出溫馨和淡雅。


繪畫青山綠水,展現藝術自我

運河屋語

祖局林的畫面感覺有一種神秘的空間,充滿不確定性,這個空間似乎不是現實中的,他只存在於人們的想像之中,它可以是人們心靈的一個棲息之所,但卻深不可測,其中包含著現代人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同時又有對現實、對前途不知所措的那樣一種既矛盾而又期待的複雜心理,這是一個充滿神秘的世界。


繪畫青山綠水,展現藝術自我

仙居古屋

祖局林作品,敷色清新,畫面中高山巍峨聳峙,碧波微微盪漾,芳菲桃花四月開,曲徑通幽處,屋宅掩映於蒼松茂林之中,也使整幅畫充滿著溫馨舒適感,遠景用大量水墨淡染來呈現煙霧迷離的山水景色,觀之一派壯美和諧,凸顯出山水交融的儒雅之美。青山綿延,雲霧繚繞,透出山水的靈氣和生機,河流遠長,水流潺潺,寓意源遠流長。畫中的人家居住在青山腳下,一派祥和和嫻靜。人居高地,背有青山,前有綠水,是最符合中國傳統風水學的山水作品。


繪畫青山綠水,展現藝術自我

踏歌聲


祖局林將對於自然的愛融入到對藝術的追求之中,寄情山水,寄情筆墨,運用兼工帶寫的手法,構造出一個屬於中國傳統的山水水墨世界。他運用傳統筆墨,層層積染,將松樹,溪水,房屋,描寫的活靈活現,體現出了他的功力所在,他在注重造境的同時,也力求表現柔和安靜之美,用墨濃淡適宜。他以無限的深情和絕妙的筆觸,使畫面充滿了詩意色彩。這種栩栩如生的自然景色,令觀者心曠神怡,佳作富有靈氣,韻味濃郁,盡顯秋山獨具特色的迷人風光,


繪畫青山綠水,展現藝術自我

山色空濛翠欲泉

祖局林用筆剛柔相濟、奇崛崢嶸、石鑿斧劈,使畫面盡顯渾厚古樸、傲岸不屈的氣度。在創作過程中,他用飽蘸宿墨的中鋒施以“道法皴”,接近視角的真實,物理的真實,求取象外之意達到心理的真實。他的作品幾乎不用披麻皴和斧劈皴,而讓提按變化中之濃、淡、幹、溼、長、短、寬、窄、剛、柔、虛、實等形態的“道法皴”交替出現。他從原生態的自然界中攝取精華,格物致知,經過理性的調整昇華到唯美的狀態,使畫面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氣象。畫中蘊含著他對山水的理解,給人一種獨特的美感。


繪畫青山綠水,展現藝術自我

何來溪水接雲流

尾聲

祖局林對傳統繪畫有較深的研究和敏慧的體悟,畫作有傳統山水的氣勢和精神,有傳統圖式的痕跡和轉換性創造。用墨凝重渾厚,行筆酣暢自如,畫面既有傳統技法的蒼潤和嚴謹,又有現代的質感和新意,以豐富的技法拓展其藝術語言並表現自然神韻和他豐富的情感世界。寓傳統與現代、大氣與樸拙、曠達與靈秀於一體,顯示了和諧平衡的新秩序,以自己的繪畫語言,恰當地對古典山水畫獨特的空間理論思維,作了視覺的詮釋。深邃廣闊的意境和氣勢恢弘的景觀,不僅能給人一種強烈的震撼,也能啟發讀祖局林無限的遐想。


作者:郭興華,筆名:(最後一縷春風)知名作家,詩人,畫家,攝影師,新能源汽車製造企業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