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涛:危机是考验,也是机会,未必是坏事


薛海涛:危机是考验,也是机会,未必是坏事

对话高管:

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销售公司总经理 薛海涛

薛海涛:危机是考验,也是机会,未必是坏事

上周,我和薛海涛约了周末通话,聊聊疫情之后的车市情况。电话接通之后,薛海涛一口气讲了一个多小时,大多是对自身企业和市场环境的思考,他讲的这段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一两年,我们内部也在反思,这一两年遇到的一些挫折也好,对我们自己的成长来看,未必是一件坏事。以前发展好的时候,掩盖了很多问题,现在车市大环境不太好,遇到一些问题的话,反而会让你能够清醒的看到危机,这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机会。”

每一个企业都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也有自己的品牌标定。而在2020之后,五菱这个曾经的现象级品牌,也在思考如何与这个时代相呼应,如何回应国民对于消费升级的愿望,尤其是如何满足90后对于汽车这件事的种种想法。

“我们做这件事情,不是卖口罩不是发国难财的,完完全全是保障。”

2020年的这个春天,人们对于五菱的认识从神车转向了口罩,“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从柳州发往全国,包括供应商、经销商、媒体,都收到五菱牌的口罩。关于造口罩这件事,薛海涛强调,“我们做这件事情,不是卖口罩不是发国难财的,完完全全是保障。”

Q:上汽通用五菱在复工、复产以及抗击疫情的情况做得比较好,跨界抗疫,生产口罩、口罩机、智能测温车等防疫物资,这些对于加快供应商和经销商的复产来说有什么实际的作用?

A:做这件事情,刚开始我们没有想这么多,春节前封城之后,各地急需防疫物资,当时我们的海外业务部应政府要求从海外调集一些防疫物资,用于广西防疫工作,但数量远远不够,于是我们快速调集资源,联合供应商转产口罩,转产口罩又因为时间急数量大,包括我们工厂的整个员工有大概2万多人,上下游的员工加起来大概也有10万-20万人,员工复工复产也需要大量的口罩,所以我们立即决定自产口罩,开始着手无尘车间的建设。我们做这件事情,不是卖口罩不是发国难财的,完完全全是保障。

薛海涛:危机是考验,也是机会,未必是坏事

其实(生产口罩)对于我们的经销商和供应商这块帮助还是挺大的,因为各地要求复工复产的过程中,口罩必须达到多少库存量,比如10天的用量,才能够去审批你的复工复产等。通过这件事,无论是经销商还是供应商,觉得上汽通用五菱是一个值得信赖和值得托付的企业,当时我们内部把这个项目叫做950项目,大家都是任劳任怨,在这个时候还是体现了企业自强不息的这种感觉。这个过程中,大家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而是自己想办法尽可能地解决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挺难能可贵的一个经历。

我们目前的员工有2万多人,有1000多号人去做口罩,所以对我们生产经营没有影响,现在我们开始逐步抓经营,工厂已经全面复工复产,做口罩是在我们的一个变速箱的工厂的车间里面,单独隔出来一块地方出来做口罩,没有影响到复工以后的正常生产,我们现在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经营层面上。

“从目前来看,我们整个的销量的恢复情况应该算是最好的。”

上汽通用五菱的复工复产以及销量的恢复情况,在整个本土品牌里面应该位居前列,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五菱牌口罩的功劳。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上汽通用五菱对于市场的精准判断能力以及反馈应对的速度,让市场为之惊叹。

Q:据报道,上汽通用五菱的复工率还是比较高的,约90%,终端的销量现在差不多达到 4000辆/每天,具体情况请您介绍一下。

A:对,现在开始偶尔可以达到5000辆/每天(有些可能是比较好的天数),目前日均终端销量应该是已经超过了1月份,目前销量恢复还是不错的。而且我们对于数字化的布局还是蛮早的,菱菱邦已经运作了大概有两三年了,这次疫情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关于线上线下如何打通这方面,我感觉应该是走在行业的最前面。

Q:复工以后,现在销量水平距离你们平常的预期的正常水平大概还有多少差距?您觉得什么时候能达到原来的水平了?

A:我估计大概会差个20%~30%,目前除了武汉之外,湖北其他地区比如荆州、恩施等地,已经陆续开工,我们整个经销商复工水平的话已经到了93%了,相对而言还是很不错的。最初疫情还比较严重的时候,当时公司领导就特别强调尽可能让经销商复工,国家在控制疫情的同时也在稳定经济,所以我们也开始让各地的经销商迅速复工。这个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各地政府的政策有所不同,我们只能尽可能的能够快点复工。

薛海涛:危机是考验,也是机会,未必是坏事

虽然我们有线上平台,但是线下部分的话,还是要线下去完成的,比如说上保险、交车等,线上我们主要还是抓订单。在疫情期间,我们也制定经销商帮扶措施,资金层面支持经销商,为了保证整个产业链,公司当时特地批了150亿元支持供应商,尽量把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

Q:上汽通用五菱渠道的复工率93%,以及实际的销售率情况,这两个数据在本土品牌里面是处在一个什么位置?

A:我个人觉得,因为我们行业的数据现在还拿不到,我们现在其实最重要的数据应该是终端上险数,批发数这几个月会有一些问题,大家的产量都会受影响,疫情对零部件产业影响很大,而企业的批发数跟产量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目前要看的是4月份的终端上险数。但是从目前来看,我们整个的销量的恢复情况应该算是最好的。

“这一两年遇到的一些挫折也好,对我们自己的成长来看,未必是一件坏事。”

近七八年以来,上汽通用五菱的市场表现有起有伏,在峰谷之间波动。有过突飞猛进,有过蓝海市场的成功,也有过开拓新领域的挫折。兜兜转转之后,薛海涛带领年轻的管理团队在反思,市场复盘,“续航纠偏”,他们在经验和挫折中开始用一种包容的心态来看待市场起伏。

Q:目前,上汽通用五菱最大的机遇是什么,瓶颈和困难在哪里,如何破局?

A:这一两年,我们内部也在反思,这一两年遇到的一些挫折也好,对我们自己的成长来看,未必是一件坏事。以前发展好的时候,掩盖了很多问题,现在车市大环境不太好,遇到一些问题的话,反而会让你能够清醒的看到危机,这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机会,我觉得未必是坏事。

在这个过程中,上汽通用五菱现在最大的问题或者说瓶颈,一是在于品牌建设,如何打造一个让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汽车品牌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二是对于用户更深入的研究,我们现在开始要直面客户,企业要围绕用户,经销商在这个过程中去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服务;三是我们还将进行数据化建设,每一个环节的数据化,会帮助你提升效率,提高用户的体验,提升做决策的精准性。

薛海涛:危机是考验,也是机会,未必是坏事

我觉得比较好的机遇的话,应该主要针对目前的年轻人,他们相比80后、70后甚至60后,更加认可中国品牌,我认为其实对于接下来的这些自主品牌的发展,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大的机会,现在90后客户群体已经占了我们很大一部分比重。考虑到年轻人的需求,今年6月会上市一款五菱品牌的纯电动车,跟日本这种所谓的K-Car 会有一些不一样,主要是面向三、四线城市的短途出行,灵活性较强,经济实用,这款新车跟宝骏的E系列面对的是不同的市场,原来的E系列是两座车,这款新车是四座车型。

Q:新宝骏在品牌的建树和销量提升方面,目前有哪些实际的困难,怎么解决?

A:我们现在是分成五菱事业部和新宝骏事业部,现在从预期上来看,新宝骏品牌还在建设初期,今年1月新宝骏终端销量还不错,一个新品牌其实还是需要时间,需要投入,也需要耐心和决心。所以这段时间,不管是从品牌建设还是产品维度上来看,我们都在紧锣密鼓做一些事情。

“疫情应该会加速一些品牌的聚集,品牌集中度会越来越高,有一些企业可能会被淘汰。”

今春的疫情让很多企业都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在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如何生存和发展是摆在每一个本土企业面前的现实课题。在电话里面,薛海涛强调O2O的整合,线上引流之后,如何保证线下的有效对接、高质量的服务,是每一个线下实体的课题。

Q:您认为车市什么时候可以恢复正常?

A:这个比较难讲,这个还是走一步看一步,我个人还是充满了很大的信心的。因为从这两天的数据来看的话,已经比上个月要好很多了,不管是各个品牌,包括从经销商的集团来看的话,原来2月份、3月份积压了一些需求,我觉得陆陆续续应该会释放出来的,所以我觉得还是有机会的。

Q:您觉得今年市场同比的增减幅的情况大概是什么情况?比方说是下滑10%还是持平?

A:我个人觉得,今年来看的话疫情应该会加速一些品牌的聚集,品牌集中度会越来越高,有一些企业可能会被淘汰。实力强的一些企业,或者一些头部企业所具备的资源和能力要比其他品牌要强。特别是在这次疫情面前,实力更强的企业在这个时候还是更加能够发挥出它的作用。

Q:疫情对整个中国汽车,不管是自主品牌来说,或者是以后的中国汽车的市场格局会有什么影响?

A:对于市场格局的影响,刚刚我提的就是说市场的集中度会进一步加剧。对于销售和营销而言,大家都在研究线上这一块怎么玩?像直播这种形态就会越来越多,对于销量的促进我觉得倒还是其次的,主要是数字营销的手段。我觉得最核心的其实是说你线上线下怎么整合,这是一个摆在面前的很重要的议题,也是对各个企业来讲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谁走的快,那谁就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一个很大的发展。举个例子,我们的用户开始逐步走向年轻化,那线上完成的过程中,你的整个体系是不是能够带给他足够好的体验?以前我们是管经销商,但是我们觉得现在其实是怎么样去服务好客户,给客户更好的体验,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大的变化,也是未来留给中国品牌一个最大的机会。

薛海涛:危机是考验,也是机会,未必是坏事

像以前大家都在比谁家开的店多,但是我觉得现在其实会发生一些变化,是说怎么样把一个店的效率发生发挥的更高,给大家的体验会更好,所以这个其实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关于五菱,之后大家会看到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关于五菱,你能想到什么?是秋名山的神车,还是四五线市场小业主为了生活忙碌奔波的身影?关于五菱,是不是只有一种可能性?关于五菱这个现象级品牌,薛海涛和他的团队已经在做不同于以往的设定,并按下了启动键。

Q:之前我们了解到,你们大概会有类似于建构一个全新面貌的新五菱品牌的想法,目前是正在进行吗?

A:正在进行,之后大家会看到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新五菱品牌的分支机构已经梳理出来,4月和5月陆陆续续会有一些东西出来。现在五菱品牌在上海已经开始有一个团队了,他们会带来一些不同的看法,本土的人才会越来越多,我觉得中国的品牌陆陆续续会培养起来,同时我也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国品牌会走向全球。

薛海涛:危机是考验,也是机会,未必是坏事

Q:听说五菱之后在产品线上会借鉴日本K-Car等经济耐用的车型?同时我们了解到,你们在市场营销的人才培养以及部分职能的外延方面作了两手准备,一方面在柳州本地大力培养“子弟兵”人才,另外一方面也考虑在北京、上海设置市场部的分支机构并社招人才,能不能具体讲讲你们的想法?

A:

去年开始,我们内部开始分团队运作,新宝骏从研发、营销到到终端,开始逐步往独立的方向去走。从人才方面来讲,新宝骏已经在招新的人员,对于五菱品牌,我们已经想得很清楚应该怎么走了,接下来将会和大家阐明整个五菱品牌的想法。 Q:上述这款五菱品牌旗下的纯电动新车为什么没有放在宝骏品牌下面?

A:宝骏E系列的定位,是考虑到家庭的第2台车,已经打开了一部分市场,而五菱的这款四座纯电动车,出发点应该是从一个家庭里的第1台车去考虑的,一部分家庭现在还没有车,同时也不需要去考虑长途行驶。对于这部分人群的话,去提供一个正常的家庭的代步车,上班、买菜等,定位上面来看的话还是有所不同。

薛海涛:危机是考验,也是机会,未必是坏事

Q:新能源产品方面,宝骏和五菱都做了产品规划,在不同的子品牌下面的产品规划,有什么具体的考虑,如何实现品牌协同,产生增量?

A:这两个品牌的新能源产品针对的是不同的细分市场。我们现在从开发车型上面来看,不仅是一款平台或一个车型,除了开发燃油版之外,也要考虑它的纯电动和混动版本,这些都是要一起考虑的。电池研发方面,我们现在还没有去考虑,国内也有很多很优秀的电池产业,我觉得我们更多的其实是跟他们一起共同参与研发,未必是说所有东西都要自己去干。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