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從“錦鯉”到“作精”,誰在改變中國女團的定義?

2020年第一場青春偶像舞臺上的戰爭,打響了。

3月12日,愛奇藝上線《青春有你》第二季(下文稱“青2”)。100多位青春洋溢的美少女同臺PK,一開播,就賺足了熱度。

第一輪投票結束後,排名第一的是個讓人意外的名字——虞書欣。


【行業】從“錦鯉”到“作精”,誰在改變中國女團的定義?


A.

25歲的虞書欣,當訓練生其實才一個多月。

她是先以演員身份出道的。個人首部作品是2015年的《新邊城浪子》,她演其中一個小角色。之後在《軍師聯盟》等劇中演過一些配角。2017年,已是主演。

2018年推出青春校園情感劇《最親愛的你》。2019年都市奇幻劇《我的奇妙男友2之戀戀不忘》上星。2020年到目前為止,已有兩部劇與觀眾見面——都市情感劇《下一站是幸福》在湖南衛視播出,古裝言情探案劇《少主且慢行》在愛奇藝上線。

【行業】從“錦鯉”到“作精”,誰在改變中國女團的定義?


虞書欣的演藝路,看上去順風順水。

她也參加過綜藝——2016年湖南衛視的校園紀實節目《一年級·畢業季》。那時,她就是話題人物,被稱為“泥石流小姐”。一方面任性,愛得罪人,另一方面也有被誇真性情、很善良。

這次青2甫一露面,虞書欣就讓一屋子導師和訓練生猝不及防。

推門進入、疑惑退出又滿是糗態地回來,導師都忍不住問了一句:“是演了一部情景劇嗎?”

她說自己是為了追星參加青2,為了跟偶像LISA(青2的舞蹈導師)坐在一起,還想請與LISA鄰座的另一位導師Jony J把位置讓給她。

第一期舞臺表演時,觀眾席上的她被攝影師給特寫最多,浮誇的表情和動作,讓她在喜提熱搜的同時,被網友直呼為“小作精”。

但是,隨著更多內容的播出和物料的放出,“虞書欣”這個名字,已經成為網絡選秀的又一場狂歡,不少人認為她“作得可愛”,甚至在投票排名公佈後,稱她是“一顆冉冉升起的小作星”。

【行業】從“錦鯉”到“作精”,誰在改變中國女團的定義?


B.

不知幾位導師,看到第一次投票排名時,心裡都作何感想?

女團出身的導師有陳嘉樺(Ella)和LISA,前者屬於華語樂壇的女團標杆S.H.E,後者屬於韓國樂壇當紅的女團標杆BLACKPINK。


“80後”“90後”裡,估計沒幾個不知道S.H.E的。

出道19年,發行13張專輯,貢獻出《Super Star》《中國話》《不想長大》等“神曲”,到現在,S.H.E還被很多人認為是心目中的第一女團。

她們也是最長壽的女團之一,從青澀天真一路唱到成熟淡然。

【行業】從“錦鯉”到“作精”,誰在改變中國女團的定義?


2010年,發行第十二張專輯《SHERO》後,S.H.E單飛,但不解散,每逢重要時刻,還會有單曲、EP、專輯問世。

至於韓國女子組合BLACKPINK,雖是2016年才出道,在韓國屬於第四代女團,卻屢屢刷新K-POP女子組合記錄,被認為是最新的“人氣王”。

【行業】從“錦鯉”到“作精”,誰在改變中國女團的定義?


過去的、現在的,國內的、國外的,女團的榜樣在那裡,優秀女團的標準又在哪裡?

2018年,中國偶像組合元年,也發生過一件類似的事情。《創造101》的女團選拔中,一路爭議極大的“村花”楊超越逆風翻盤,神奇出道,化身“錦鯉本鯉”。

當時有位傳播學專家鄒振東,是這樣分析的。輿論世界有一種哲學,叫“弱傳播”。簡單地說:就是現實中的弱勢群體就是輿論中的強勢群體,輿論中能量總是朝著有利於現實弱者的方向運動。

虞書欣、楊超越這樣的選手,站在臺上有另一種能力,就是傳播能力。她們的傳播力戰勝了別的選手,這是其核心競爭力。

這種競爭力,有個更加通俗的名字——“流量”。

【行業】從“錦鯉”到“作精”,誰在改變中國女團的定義?



C.


這也是過去與現在、國內偶像製造業與日韓最大的不同。

曾經的我們也好,現在的日韓也好,有一個共同之處——都是在一個高度活躍的音樂市場裡,跑馬圈粉,推出偶像。

唱跳組合可以擴大圈層、吸粉擴容,探索不同的類型,追尋不同的審美,但到最後,還是要轉化成音樂作品,來佔領市場。

於是,對女團的定義是顏值與個人擔當,舞蹈、聲樂、說唱、整體,總會佔一樣。哪怕走養成系路線的偶像,把“買碟送券”變成了“買券送碟”,創作不再那麼重要,也有一套自己的選拔標準。

音樂市場輝煌不再,國內成名多年的歌星,尚且要多棲發展,創作之餘,兼顧綜藝、影視。何況是剛剛嶄露頭角的訓練生呢?

“出道即巔峰”在很多人那裡,不是一句笑話。

以唱跳為主的女團、男團,面臨的事業環境更加艱難。


【行業】從“錦鯉”到“作精”,誰在改變中國女團的定義?


綜藝節目希望開拓市場,解開行業困境,這是好事。審美多元化的時代,我們也需要新的青春偶像。沒有定義,不存在標籤,但請不要把贏得市場的武器依然歸於“人設大戰”。

當人設贏了實力,對娛樂圈層來說只是一場災禍。縱然節目讓大眾找到快樂,卻留不下真正硬核的中國女團。

我們需要的是救治之藥,不是自傷之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