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的夫妻在有了孩子後會選擇分床睡,真的嗎?

有一組數據表明,65.4%的夫妻在有了孩子後,會選擇分床睡,或者分房睡。

有的是因為三個人擁擠,有的是因為男人打呼嚕,有的是因為嫌孩子吵鬧……

可是,睡覺這件事,真的就是休息、睡眠這麼簡單嗎?

從心理學上講,夫妻間相擁而眠,是感情升溫的重要時刻。這與有沒有夫妻生活沒有關係,與兩個人靈魂的距離有關係。

65.4%的夫妻在有了孩子後會選擇分床睡,真的嗎?

分床睡,和在一起睡的夫妻,有什麼區別呢?

我們來一起看兩個故事。


先看第一組夫妻:

@麗麗,30歲,全職太太,分床睡4年。

麗麗從懷孕開始,老公就以怕打擾她休息為由,和她分房睡了。

生了孩子後,本來應該搬回來共同帶娃,可是老公又說怕被吵,不能好好休息。

家裡只有他一個人賺錢,他的休息也是家裡的大事的。

65.4%的夫妻在有了孩子後會選擇分床睡,真的嗎?

這一晃,三年過去了。兩個人相當於從結婚後不久,就一直分房睡。至於夫妻生活,從打"周卡",變成打"月卡",到現在比逢年過節還要難得。

最近一段時間,麗麗發現自己已經牴觸老公的親近,哪怕靠近她都覺得渾身難受。老公意識到夫妻的問題,想要搬回來。搬回來一起睡的第一夜,兩個人都非常不適應,輾轉難眠。

他們不知道日子還能不能過下去,不知道怎麼才能回到過去。

最近,麗麗還發現老公的手機裡有了瀏覽不良信息的網頁,正值盛年,麗麗不知道老公會不會走到"那一步",或者是外面已經有了人。

分床睡,帶來是還有無盡的猜疑。

我們的身體不被呵護,心靈也就枯竭了。

65.4%的夫妻在有了孩子後會選擇分床睡,真的嗎?


再來看第二組夫妻:

@小新,31歲,職員,從未分床睡。

小新生孩子的時候,沒有請月嫂。一來是不適應家裡住著外人,二來捨不得那上萬的月嫂工資。小新老公請了陪產假和年假,一直伺候月子。

出了月子後,他也沒有搬出臥室,兩個人和一個孩子,一直住在一張床上。

有時候深夜哺乳,即使小新老公幫不上什麼忙,但是卻可以在旁邊輕輕拍拍她,給她點安慰。至於換尿布什麼的事情,他都是從來不讓妻子起床。

65.4%的夫妻在有了孩子後會選擇分床睡,真的嗎?

現在,孩子已經三歲了。他們夫妻倆還像剛結婚時候美好,至於"那個事",結婚三年還能一週"三打卡"。

"那件事"有多重要,其實並沒有多重要。但是伴侶對你有了身體的認可,也就意味著對你這個人有了認可。

老公不嫌棄她產後身材變形,不嫌棄她脾氣變暴躁,對她一如既往的呵護。這種寵愛,讓她在產後迅速調整狀態。

愛一個人,就是要在睡覺的時候,緊緊抱住她。


妙黛有話說:

發現了嗎?

看起來是夫妻的問題,其實本質上和怎麼睡有很大關係。

兩個人身體的距離,其實就是心的距離。

65.4%的夫妻在有了孩子後會選擇分床睡,真的嗎?

我們的身體接納一個人的時候,內心也就接納了他。

生活中,我們常有這樣的感覺。喜歡的人,我們願意跟他靠近,拉手。厭惡的人,我們甚至不想直視他的眼睛。

這就是肢體的心理,我們的身體代表了最本真的自我。

身體靠近的時候,呼吸糾纏,心與心的距離也就靠近了。

很多夫妻有了孩子後,就會選擇分房睡。或者以男人打呼嚕為由,或者以怕被孩子吵鬧影響休息為由。

可是有沒有想過,男人怕影響休息,女人就不怕孤單了嗎?

一個人帶著一個孩子,伴侶在隔壁鼾聲如雷,那種孤獨與寂寞,才是深入骨髓的。

夫妻之間,再苦再難也要生活在一起。再奔波勞累,也要住在一起。

65.4%的夫妻在有了孩子後會選擇分床睡,真的嗎?

張泉靈曾經說過,她和老公的"睡法"有一個規則,如果她回來晚了,她去客房睡。如果老公回來晚了,老公去客房睡。可是如果兩個人吵架了,那就一定要一起睡。

睡覺不是小事,兩個人耳磨廝鬢,有什麼悄悄話都能說一說。

古人說,枕邊風的重要性,不過如此。

夫妻躺在一起,以最放鬆的姿態睡在一起,心情平和,吵架也吵不起來,還有什麼話不能好好說呢?

記住,再苦再累,也要睡在一起。分房睡,是婚姻的毒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