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建最大水電站現“棄水”隱憂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世界在建最大水电站现“弃水”隐忧
世界在建最大水电站现“弃水”隐忧

近日,川滇兩省交界處的金沙江上機器轟鳴,“超級工程”白鶴灘水電站已全面復工。作為規模僅次於三峽水電站的全球第二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設計裝機高達1600萬千瓦,是當今世界在建規模最大的水電站,年發電量超過600億千瓦時。按照計劃進度,白鶴灘水電站首臺機組將於2021年6月投產發電,全部16臺機組於2022年底前投產

我國是水電大國,總裝機規模超過3.5億千瓦,穩居世界第一,遠遠領先於排名第二的美國(約1億千瓦)。作為中國乃至世界水電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標誌性工程,白鶴灘水電站的光環遠不止於巨大的規模——它還是“十三五”規劃“西電東送”骨幹電源點、世界在建的綜合技術難度最大水電站工程、世界單臺發電機組規模最大水電站工程

然而,原計劃去年開工的白鶴灘水電站配套送出線路至今遲遲未獲核准,讓這一距離計劃投運時間越來越近的“明星工程”蒙上了每年“棄水”數百億千瓦時的陰影。

(文丨本報記者 賈科華 王旭輝)

送電線路未按計劃時間核准

根據國家能源局2018年9月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一批輸變電重點工程規劃建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為滿足白鶴灘水電站電力外送需要,規劃兩條±800千伏、輸電能力800萬千瓦的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一條落點江蘇蘇錫地區,一條落點浙江

2018年8月,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劉澤洪在踏勘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受端站址時表示,該特高壓工程將創新採用“混合級聯多端柔直” 技術。其中,“混合級聯”即送端採用傳統直流和基於電壓源控制的柔性直流技術;“多端柔直”即受端應用多端柔性直流技術,具有兼容性好、可靠性高等優勢。由此可見,國網對白鶴灘水電站送出線路早已有全盤規劃。

根據《通知》,上述兩條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本該於2019年核准開工,但截至記者發稿時,仍未有核準跡象。根據國網近日編制的《2020年特高壓和跨省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項目前期工作計劃》,

該公司將推動白鶴灘-江蘇、白鶴灘-浙江兩項特高壓直流工程分別於今年6月、12月獲批覆,這距離電站首臺機組投產的日期分別只有1年和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線路建設時間十分緊張。

特高壓工程因輸電距離、路徑等不同,相應的工期也不同。記者梳理發現,以外送四川水電為主的向家壩-上海、錦屏-蘇南、溪洛渡-浙江3條特高壓直流工程為例,向家壩-上海特高壓直流工程於2009年1月開工,2010年7月投運,施工期18個月;錦屏-蘇南特高壓直流工程於2009年12月開工,2012年12月雙極建成投運,施工期24個月;溪洛渡-浙江特高壓直流工程2012年8月開工,2014年7月投運,施工期也接近24個月。另外,目前正在建設的雅中-江西特高壓直流工程於2019年9月開工,計劃2021年底全面竣工投產,施工期長達27個月。

多位業界人士向記者表示,按照工作計劃,白鶴灘水電站機組開始陸續投運時,配套的兩條特高壓送出線路均無法完工,電站“棄水”已成大概率事件

多地爭搶的香餑餑

為區別在運的向家壩-上海、錦屏-蘇南、溪洛渡-浙江3條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白鶴灘-江蘇、白鶴灘-浙江和在建的雅中-江西特高壓直流工程被稱為四川水電外送“新三直”特高壓。

據瞭解,國網早在2014年11月就已啟動雅中-江西特高壓直流工程前期工作,但該工程因送出方式、路徑等存在爭議,直至2019年8月才獲國家發改委核准。

與雅中-江西特高壓直流工程配套電源雅礱江中游多座水電站相比,白鶴灘水電站是金沙江下游河段第二個梯級電站,規模大、調節性好、建設條件優越,是國內大型水電站中難得的好電源。為此,國網規劃將白鶴灘水電站電力通過兩條特高壓直流線路送入華東特高壓交流電網,提高江蘇、浙江等地的供電可靠性。

為確保白鶴灘水電站的巨量電力“送得出、落得下”,浙江日前提前取得了白鶴灘-浙江特高壓直流工程一級配套項目——500千伏臨平變電站的可研評審意見,標誌著工程在浙江的首個配套項目落地取得階段性成果,表明浙江為爭取白鶴灘水電資源落地積極開展了多項準備。行動起來的還有江蘇。早在2019年6月,江蘇就已開始推動白鶴灘入蘇特高壓直流配套500千伏線路遷改,以便騰出線路走廊。

“看上”白鶴灘水電站的並非只有江浙兩省

。近日記者從多方獲取的消息顯示,四川、重慶、雲南等地紛紛提出分配白鶴灘水電站電力的想法。其中,四川、重慶希望白鶴灘水電站電力全部留在川渝,雲南則希望分得電力300萬千瓦。多地“爭搶”使得原本明朗的外送線路落點變得撲朔迷離,最終導致核准一拖再拖。

“現在多地之所以爭搶白鶴灘水電站,是因為這些地方開始意識到水電資源不僅清潔、可再生、能儲存、經濟性高,而且可以承擔調頻、調峰、調相、備用等任務,綜合優勢明顯。”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說。據悉,湖北、重慶等地近年來也要求重新分配三峽電力,這較多年前需求市場規模較小導致四川二灘水電站“棄水”、三峽電力分配困難的情形已是天壤之別。“白鶴灘是我國目前在建規模最大、優勢明顯的巨型水電站,因此引得各方爭奪也就不足為奇了。”

線路建設環境異常複雜

除各方對優質水電資源的爭搶外,建設環境複雜也是白鶴灘水電站送出線路遲遲未獲核准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作為跨區域、長距離的高電壓線路工程,特高壓項目在多個省區市,面臨著國家日趨嚴格的空間規劃、建設許可、徵佔地、拆遷賠償、環水保、超限運輸、安全生產等方面的審批與執法,也面臨著鐵路、公路、航道、廠礦、城鎮、村莊和軍事、文物等敏感區的通行協議辦理,以及大量電力線路的停電協調,這都增加了特高壓線路核准及建設難度。”

據國網四川電力特高壓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胡國強此前介紹,“新三直”特高壓除換流站外,還要同期建成各類線路工程,時間緊、任務重,工程體量龐大、建設週期集中。“以白鶴灘水電站送出特高壓配套的布拖換流站為例,其佔地近千畝,是迄今為止全球佔地面積最大、土石方量最多、地質條件最差的換流站,其中場平施工中大規模淤積土質處理尚無成熟經驗可借鑑。”胡國強表示。

數據顯示,“新三直”特高壓沿線房屋拆遷近40萬平方米,工程涉及的雲南昭通及四川涼山、宜賓境內的美姑、昭覺、金陽、普格、屏山等非國網供區,信息溝通及屬地支撐相對弱化,拆遷難度大。尤其是布拖換流站佔地面積大,房屋拆遷3.3萬平方米,涉及213戶、800多彝族同胞拆遷安置,

多民族聚居地居民搬遷和房屋拆遷協調難度大,面臨社會穩定的巨大壓力。此外,白鶴灘送出工程建設壓覆礦權多,途經長江上游水土保持地帶自然保護物種多等難題,也對工程依法施工與和諧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

據瞭解,白鶴灘水電站庫區經濟相對落後,電站建設將極大改善當地的基礎設施和交通條件,帶動地區其他資源開發和相關產業發展,增加稅收和就業機會,助力庫區發展。因此,白鶴灘水電站建設及送出不僅涉及清潔能源外送消納問題,更關係電站所在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線路越早核准開工、機組越早投運發電,水電站工程就能越早發揮綜合效益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直供: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的現實選擇

世界在建最大水电站现“弃水”隐忧

山西能源行業復工復產出新招(附圖解)

世界在建最大水电站现“弃水”隐忧

洗牌加劇+外資品牌搶佔市場,這個行業變局叢生!

世界在建最大水电站现“弃水”隐忧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