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统考真题引发的思考

闲话少絮 , 先把这道题扔出来 , 震撼一下 .

一道统考真题引发的思考

真题

就这 , 看到题的这一刻 , 我愣住了 , 本来学生时代学的的知识已经基本上还给老师了 . 没想到 , 将近八年的程序员生涯积累的技能 , 感觉也废掉了 .

流程图清晰易懂 , 程序员的强项啊 , 心中窃喜之中 , 标题的"全国统一考试" , "文科数学"引入眼帘的一刻 , 突然间感觉自己气场弱了许多 , 胆怯遍布全身 , 有种学生时代坐在考场时的焦急和不安 . 无论是程序员的技能 , 还是初看流程图的自信 , 全然不知所踪 .

稍微稳定一下思绪之后 , 没想到的是 , 解题的过程花了将近五分钟 , 审题 , 流程 , 模拟 , 再结合答案 , 全然不知该如何入手 . 如果放到平时 , 最差的情况也是利用编程语言 , 实现这个流程 就好了 . 但就是看着题目以及相关的一切信息的时候 , 真的模拟了好长时间 , 对自己以前写过的所有功能 , 参与的所有项目都产生了怀疑 .

但还好 , 毕竟还是有思路的 , 这种程度的流程图 , 应该不在话下 , 开始到结束的过程 , 脑中模拟程序的运行过程 , 还是没有辜负这么多年的编程经历的 , 走起 .

"开始" , A = 1/2 , k = 1 (ps: 这个命名规则我还是不太认可的 , 应该a作为变量名称) , 判断k变量是否小于等于2 , 进入'是'流程 , A变量赋值过程 , 根据要求的计算规则 , A = 1 / (2 + A)这个过程 , 之后k = k + 1 , 继续进行过k是否小于等于2的判断 , 根据k初始值为1的条件 , A = 1 / (2 + A)的过程会执行两边 , 正好符合题中的要求 . 当k=3时 , 进入判断k是否小于等于2 , 进入'否'流程 , 之后输入A , 结束整个程序业务 .

通过模拟整个业务过程 , 结合四个答案 , 改题正确选项为A .
还是来一段代码更为直接 , 使用语言为Python , 版本为: 3.7.3

<code>A = "1/2"
k = 1

while k <= 2:
A = "1/(2+%s)" % A
k = k + 1

print(A)
/<code>

输出结果

<code>1/(2+1/(2+1/2))
/<code>

整个解题过程结束 , 但是真的没想到 , 程序的逻辑已经成为了考试的一部分 , 这道题看似简单 , 也可以有其他的解题思路 , 但通过体面的设计 , 再深入到考点的思考方式 , 不得不承认程序设计真的开始普及到每一个普通人 .

每一个时代都有需要掌握的能力 , 程序设计逐步成为每个人必备的能力 , 如果将这种能力拓展到每一个人 , 那么国家在软硬件相关产业的能力将不可限量 . 这样的人群基础 , 也必将带动相关的产业得到强有力的发展 , 同时结合现有巨头提供的计算能力 , 那么下一代将更快的融入到信息化的环境中 , 无论是哪个行业 , 都可以依托程序逻辑的思考方式 , 来提高自身的能力 , 同时带动全行业更强的向前发展 , 这样的未来真的可期 , 也必将到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