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为何会通缩,通缩之下为何无牛市?

每当我谈及咱们的经济出现了滞涨和通缩的迹象,就会有人跳出来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在全球包括我们的货币大放水的背景下,不通胀就不错了,怎么可能造成通缩?

看问题不能只看其表面。我们的货币放水总有个限度,而且是呈现收缩状态的,每年已经无法再保持M2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然而放水尺度再大,也实在是追赶不上信贷和杠杆的速度,当资金以杠杆的形式堆积在股市或楼市当中后,任凭放水又如何?

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从两方面去感受滞涨和通缩:一是,国家再投资或降息拉动GDP的边际效应在不断下降,欧美也是一样的;二是,大家可以感受身边朋友们的失业情况。美国的企业裁员人数已经超过了08年的时候,领政府公积金的人数数倍于预估值。而美国疫情还在爆发之中,美国失业率一定会进一步激增,乃至恶化。

反观我们的失业率,就算没有Y情发生,大家也都很清楚身边做微商,跑去卖保险的朋友是越来越多了。还有很多人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疫情发生之后,更是会加剧这种情况。重点是很多中小企业支撑不下去了,所以还会有特别多的人被动失业。

这时,我们可以忽略掉CPI,因为供给端暂时的影响会特别大。综合上述两点,就足以说明经济一定会出现危J。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失业率和通胀率会出现强烈的跷跷板效应,失业率陡然增高,通胀率就会下降,进而被滞涨和通缩所取代。

经济为何会通缩,通缩之下为何无牛市?

这说明资金在虚拟经济中堆积比例过高,并没有惠及中小企业,也就失去了惠及普罗大众的机会。管理层会因此陷入到两难的境地,既不能过快地抽掉股市楼市中堆积的天量资金,又要防止新的资金再度涌入虚拟经济。所以我们的管理层很早就开始严控影子银行,因为很多钱都是靠影子银行绕道进入了楼市和股市(牢记:通缩之下无牛市)。同时,又不断地放开外资投资A股的比例限制,并提供多种投资股市的通道,以便于内部资金可以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盘活中小企业。当然了,加速推进注册制也是支持新型经济的一种方式。只不过在MYZ的大背景下,步子迈大了点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本来在经济面临长期下滑的严峻形势下,我们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做产业升级,保就业,促投资,搞一带一路建设,降费降税,拉动消费,能扭转经济不振的局面就已经实属不易了。这本来就需要一个很长的科学的时间周期来做到稳增长,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

怎料Y情突然来袭,破坏了国内投资和消费,出口也一直遭受着MYZ的打压,所以从长期来看,楼市和股市想在近期走牛的机会都是非常渺茫的。滞涨和通缩的势头只会伴随着失业率的增高而愈加明显。由于经济具有强周期性,各类政策各有利弊,纵横交错,顾此就会一定失彼。所以想要多维度地稳定经济和金融,单凭政策上的强刺激,根本无法打破经济周期的自身演化。而只能够相对熨平经济周期波动,以尽可能地避免陷入到经济大萧条,便已是功德一件了。股市周期其实也是同一道理,何况上面一直在融资端发力,投资端的革新始终没有很大的起色。

好在我们的经济情况跟美国存在根本上的不同。我们中国是地方政府债务比例大增,但都属于是内债,是足够自我消化的。而美国主要是以多年积累下来的外债为主,财政赤字突出,政府支出有增无减,根本没有偿还新老债务的能力,其自我消化方式只能靠印钞票,让全世界来买单。

经此一比较,美国的经济危J当然更容易传导给我们,我们抵御危机的能力又比他们强。这种经济状况的体现,却并不表现在股市上,因为我们的股市融资属性当头,投资属性已经被极大的弱化了。但从08年就可以侧面反映出,他们的雷曼兄弟汽车城底特律会倒闭,但我们的国有银行可不会。在去杠杆的进程中,我们的经济协同性也将表现得更快更准更给力,这点表现在抵抗疫Y情上,我们的优势就已非常明显。剩下的事情,就要看彼此正确应对危J的决心和具体举措了。总之,本轮危机是我们从世界大国走向世界强国的最好时机,我相信我们可以以正确的姿态来应对并战胜危j,最终,中国将会以最快的路径走向世界之颠,立于民族之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