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 靠,愛在角色互換中


依 靠,愛在角色互換中


今年春節前夕,我去老家小鎮馬路口辦點私事,父母也想添置點年貨便一起隨行,到了鎮上後大家分頭行動,各忙各的。

辦完瑣事已臨近中午,我從政府大院出來順便去了趟文化站,拿一本出版不久且刊有我文的《雲臺傳奇》一書,取了書作別朱站長剛走到大路口,碰上文學社幾位許久未見的老友,經不住哥幾個的萬般熱情,眾人便步入旁邊一小餐館,點了一個火鍋,另加幾碟小菜,開了一瓶上等好酒,便開始酌起來,我因要開車,只能用安化黑茶代酒與眾友推杯換盞。

期間,母親來了電話,說是年貨購妥,問我在哪?我說和朋友在吃飯很快就好,嘴裡答應著,但屁股還是穩穩的坐在那,絲毫沒有要走的意思,趁著熱氣騰騰的雞火鍋,海說神聊、越侃越起勁。


依 靠,愛在角色互換中


也不知過了多久,母親第二次來電,問我吃好沒有,此時,我才恍然意識到,母親和父親都還沒吃中飯,可能一直都在等著我,想到此,我趕忙放下碗筷,與幾位老友道別,向鎮衛生院方向急匆匆跨去。

鎮上停車位緊張,在不影響救護車輛進出的前提下,我一般都會將車停在醫院院內。剛進院子裡,就遠遠看到父親和母親站在我的車頭,手裡大包小包的擰著,目光緊盯著醫院入口處,眼神裡充滿了期待和焦慮。看到此,我不由得小跑了幾步…

回家的路上,我把車開得很慢,想著此前電話裡我的一句“快了,馬上過來”,他們就老老實實的哪也不敢去,靜靜地在車旁等著我,這一等就是近一個小時。從反光鏡裡看到父母兩鬢斑白的髮際,內心一陣酸楚。不經意間,我發現自己早已成為雙親的依靠。


依 靠,愛在角色互換中


小時候,父母又何嘗不是我們的依靠!

上初中那會,我身體還比較清瘦,學校的餐票需要用大米兌換。因父親要忙於農活,每次到了開學季,都是母親送我和姐去報到,買米扛米的事情也只有依靠母親了。

學校在一個山坡上,山腳下起步到校門是一個長約八十米的陡坡,母親扛著一袋五十斤的大米,右手插著腰走在前面,我和姐跟在後面,望著母親彎曲的背影,蹣跚的步履,那時的我在想,父母就是我心中的天,父母就是我和姐的依靠,再大的困難只要有父母在,都可以迎刃而解。

父親當年因故未能轉成鐵路工人後,師從一位新化老篾匠,學得一副好手藝,在過去那段少吃少穿,家庭極其困苦的歲月裡,父親就是靠著這門手藝支撐著我們全家六口人的生活開支及人情往來。那時的父親,也就成了我們一家的依靠。


依 靠,愛在角色互換中


匆忙年歲間,我和父母來了場角色互換,曾經,他們是我成長路上的經濟支柱和情感依靠;而如今,我們又是他們年老時惦記在心的精神支撐和物質依靠。

有人形容父母的愛,是長白山頂的積雪,簡潔卻永恆。是的,無論角色如何變換,唯有一種是不變的,那就是父母對子女有著無限的關愛和期盼,即使在蒼茫歲月間,都不會有絲毫減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