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APP因為版權所以收費, 網友: 二泉映月也收費, 是替阿炳收?

曾經我們聽音樂幾乎都是免費的,那時候無論是提供音樂的平臺,還是在線收聽,下載音樂的用戶,確實都沒有什麼版權概念,聽歌免費一度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音樂APP因為版權所以收費, 網友: 二泉映月也收費, 是替阿炳收?


也正是沒有版權意識,不得不承認流行樂曾經因此凋零,很多歌手單憑唱歌和髮型專輯,根本沒有辦法養活自己,當一個人連最基本的生存都成了問題,何談事業、理想、追求?當歌手不再唱歌,用戶和聽眾慢慢也就變成了沒有歌曲可聽。

因此,缺少版權意識,可以認為是一個惡性循環,對於生態沒有好處。

後來,版權意識開始崛起,無論是唱片公司、歌手、還是用戶,對於版權的認知逐步形成,歌壇也因此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現在很多數字音樂髮型,不僅不需要錄製實體唱片,而且音樂發行之後,大家第一時間可以通過相對便宜的價格,直接在線購買和收聽,非常方便和效率。

對於歌手這當然是好事,對於作為音樂愛好者的用戶也是好事,但慢慢的,很多音樂平臺APP在版權方面開始用力過猛,動作變形。

音樂平臺其實本質上是一箇中間商,也是歌手髮型音樂作品的平臺和渠道,因此在這中間賺取一定的費用其實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舉著版權的大旗,然後各種套路用戶,存在反覆收費,循環收費,真實不合理收費的情況,真的就是不合理,必須被吐槽,甚至值得抨擊了。

1、反覆收費

所謂反覆收費,這種情形很常見,不僅音樂APP如此,很多視頻網站平臺更是將這樣一個套路玩的滾瓜亂熟。

首先APP鎖定眾多音樂資源,這些歌曲和資源,只有開通會員功能才能“享用”,會員顧名思義就是要收費的,大多按月收費,一個月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這樣的費用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確實壓力不大,很多人都會選擇開通會員。但開通會員之後,就會發現一些資源醫院需要單獨付費購買,即便是尊貴的VIP會員,依然不能直接收聽,需要單獨付費,明其名曰“用卷”。碰到這樣的情況,真的是讓人惱火。

2、循環收費

還有一種付費行為也是讓人不爽。

一些資源已經付費完畢,但卻得到提示,這次付費資源僅在三天內有效,相當於說無論是一部電影還是其它資源,你看完一遍就算完事,因為很少有人會看一部電影之後短時間內就看第二遍,因此三天內有效基本意味著一次性。以後如果希望再次索取這個資源怎麼辦?當然是需要第二次交費。平臺和APP這樣,靠著一個資源在用戶身上反覆循環薅羊毛的行為也是十分常見。

3、不科學收費

這種收費行為真的就是有些離譜和奇葩了。

一個網友表示,自己曾經在一個音樂APP上搜索阿炳的二胡作品二泉映月,結果發現因為版權問題需要付費。網友表示,這個版權費用是要給阿炳本人的嗎?無論是平臺還是其它什麼公司,憑什麼可以主張自己擁有已故藝人阿炳的版權?這樣的收費實在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版權固然是好的,有版權意識也是好的,越來越多用戶開始有付費認知,願意花錢給自己喜歡的藝術和藝術家,但相關平臺也應該更有操守,不要打著版權的名義,胡亂收費。當一個企業完完全全金錢至上,而企業又從事著與藝術和大眾消費相關的行業,這樣的企業註定將被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