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農業機械當上田間勞作“主角”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白永萍

“耕地不用牛,採收不用人,噴藥不下地,打頂不彎腰”是新型農民的順口溜,也是當下清水縣農業發展的真實寫照。

春耕時節,在清水縣各鄉鎮,一臺臺裝備精良的新型農機“奔走”在田間地頭,一陣隆隆機聲過後,一塊塊農田頃刻間變了模樣。

清水:农业机械当上田间劳作“主角”
清水:农业机械当上田间劳作“主角”

“千萬別小瞧這個小東西,它可是我們農民的好幫手。”清水縣白沙鎮程溝村村民程建恩指著自家的小型旋耕機說,以前一個人手扶犁耙,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一天下來也只能耕一畝多地;現在有了旋耕機,一個小時就能耕兩三畝。

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農業機械逐漸成為田間勞作“主角”,牛拉人翻土、躬身播種忙的春耕模式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機械種植不僅受到農民的追捧,更是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必備之物。對合作社來說,大面積種植需要機械化作業才能提高效率,節省人力物力。”清水縣民興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蔣喜全說,目前,合作社除負責自身120畝流轉土地的春耕生產之外,還為周邊鄉鎮村民提供機械化服務。

清水:农业机械当上田间劳作“主角”

“我們堅持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兩手抓,充分發揮農業機械高效、省力的優勢,為春耕備耕保駕護航。”清水縣農機服務中心農機推廣股股長劉志紅說,截至目前,清水縣共投入農機具4800多臺,完成機耕1.5萬畝,機鋪膜2.6萬畝,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加了農民收入。

據瞭解,今年清水縣計劃完成春季作業總面積44.13萬畝,目前全縣22家農機合作社已完成自身經營農機作業2.2萬畝,完成分散農機戶有償服務4.42萬畝,佔春耕生產作業總面積的15%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