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日記引爭議?大家忽略的因素:日記公開便需要接受大眾監督

作家方方寫的《武漢封城日記》,從今年1月到3月,短短60來天裡,引發的互聯網的極大大爭議。


作家日記引爭議?大家忽略的因素:日記公開便需要接受大眾監督

作家方方寫的《武漢封城日記》


反對她的說她閉門造車編造謠言。力挺她的人贊她的日記是實事求是地敘述了武漢疫情。


作家日記引爭議?大家忽略的因素:日記公開便需要接受大眾監督

方方日記被質疑


而在這位作家的眼中和心底裡則覺得很冤:我寫的不過日記而已。既然是日記,當然允許一些錯漏。你們把我的錯漏無限放大了。


作家日記引爭議?大家忽略的因素:日記公開便需要接受大眾監督

方方在日記道歉


是放大了嗎?


今天就來用寫作以及輿情傳播的專業的角度,談談這位作家的日記,到底為何引發如此大的爭議。


一、

當被日記公開後後便已經是日記


作家日記引爭議?大家忽略的因素:日記公開便需要接受大眾監督

日記一般指用來記錄其內容的載體


日記一般指用來記錄其內容的載體。作為一種文體,屬於記敘文性質的應用文。


日記的內容,來源於我們對生活的觀察,因此,可以記事,可以寫人,可以狀物,可以寫景,當然也可以記述活動,凡是自己在一天中做過的,或看到的,或聽到的,或想到的,都可以是日記的內容。


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會出現以日記的形式出現的作文,經常寫日記,對寫作非常有幫助。


日記也稱為日記體小說,是小說體裁的一種獨特形式,它是以日記形式作為小說基本結構的小說類型。這類小說在敘述方式上多采用第一人稱,以日記主人公所見、所聞、所感的方式敘述事件、展開情節、刻畫人物。


作家日記引爭議?大家忽略的因素:日記公開便需要接受大眾監督

魯迅的《狂人日記》


如,魯迅的《狂人日記》、

作家日記引爭議?大家忽略的因素:日記公開便需要接受大眾監督

茅盾的《腐蝕》等。


日記一般是真實與虛構的交織。現代日記體小說發生的動機決定了真實性必然成為它的首要文體特徵。但是,作家表達的私密性並不等於真實性。且不說作家在表達私密性體驗時不可能完全地敞開,即使主觀上想這樣在客觀上將最為隱秘的體驗表達出時也有一個表達本身的形式問題。加之作家的表達衝動與讀者的窺視慾望並不完全一致。所以,日記體小說的真實性勢必和虛構性相發生,在真實與虛構之間有著繁多的技法。


但另一方面,當日記公開後,無論是自願的還是被動的,作者如想再繼續寫日記,特別是作者打算繼續公開的日記,便不完全是日記。這需要作者更謹慎的審核和考證文章中的文字,做到不能有錯漏。如有錯,則需要接受大眾(閱讀者)的監督。


私人空間的開掘與互聯網時代的輿情


作家日記引爭議?大家忽略的因素:日記公開便需要接受大眾監督

私人空間的開掘與互聯網時代的輿情


在現代日記體小說體系裡面,作者在使用虛擬的時間框架的變化是比較大的,一些作者標榜隨心所欲,標榜自由,使他們對日記體形式的認知裡的時間框架似乎不再在乎,不少的日記體小說只給人一種第一人稱變格的印象。


日記體小說要表達人的私密性體驗的寫作要求決定了日記文本應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私人空間。日記體小說的形式要素則使讀者的視角被限制在日記體自身。


在互聯網時代,在一個疫情高度發達的時代,無論誰寫武漢日記,態度必須是正確的。


缺乏正確的看法,看問題的高度還是不夠,註定他們寫的日記會被質疑甚至責罵。


作家日記引爭議?大家忽略的因素:日記公開便需要接受大眾監督

全國人民都默默為武漢加油祈福


武漢和湖北地區疫情最嚴重,全國人民都默默為武漢加油祈福。如果要寫武漢日記,在這種關鍵時刻,應該以一個正確的姿態出現。如果他們在湖北文壇乃至全國的影響力,更應該發動文學界和社會力量,為抗擊疫情做一些積極的、有實質性幫助的工作。


而不是簡單地寫寫零碎的文字,以一個幽幽怨怨的形象出現,更不能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