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欢迎来到我们的世界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上附着和集结了人体70%以上的免疫功能,产生约80%的抵抗力。

所以说,有个健康的好肠道,也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关键。

作为与肠道共生的肠道菌群,其对肠道健康的影响不言而喻。

肠道菌群:欢迎来到我们的世界

人体肠道内包含百万亿的微生物,是人体细胞总数的数十倍,这些微生物以细菌为主,构成了一个极为复杂的集体——肠道菌群

作为寄居在人体肠道内微生物群落的总称,肠道菌群是近年来微生物学、医学、基因学等领域最引人关注的研究焦点之一。

近年来的研究逐渐揭示了肠道菌群的构成、数量、如何进入人体、如何辅助消化、如何影响肠道发育,以及肠道菌群失衡如何影响整体健康。

不过肠道菌群十分庞大,与人体的交互关系又非常复杂,和其相关的难题仍有许多悬而未决。无外乎很多科学家称之为人体的另一个器官,甚至“另一个你”。

肠道菌群:欢迎来到我们的世界

肠道菌群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胎儿在子宫里是处于无菌状态的,但胎儿出生后,伴随着第一口呼吸、第一口乳液、第一嘴辅食,肠道菌群的始祖们,也随着食物、空气、水进入肠道并安营扎寨,不断壮大队伍,扩充地盘,最终形成稳定的菌群构成。

这个外来户,将从此伴随你的一生。

肠道菌群:欢迎来到我们的世界

肠道菌群构成复杂,细菌种类繁多,科学家大概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共生菌群,主要有拟杆菌、梭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现在各类产品中铺天盖地的益生菌,说的就是后两者,有很多益生元或益生素就是用于补充或者刺激双歧杆菌的生长。

这些细菌势力最为庞大,占到了肠道菌群的99%以上,跟人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辅助消化多种食物,并保护我们的肠道。

第二种是条件致病菌群,主要有肠球菌、肠杆菌等。这些家伙数量不多,但属于肠道里的不稳定因素。肠道健康时,共生菌群占压倒性优势,条件致病菌群就很安分;但要是共生菌群被破坏了,这些家伙就会引发多种肠道疾病。

第三种是致病菌群,比如沙门氏菌、致病大肠杆菌等。它们是健康的破坏者,本不属于肠道,但一旦误食进入肠道,就会兴风作浪,导致腹泻、食物中毒等。

肠道菌群:欢迎来到我们的世界

肠道菌群,或者说共生菌群,与身体健康休戚相关。

首先,是吃饭。

人是所有生物中饮食最复杂的,肉、菜、谷物······不过吃是一码事,消化吸收又是另一码事了。肠道是人最主要的消化器官,但面对如此繁多的食物,肠道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个时候,共生菌群就交上了它们的“租金”。肠道为它们提供天然的厌氧环境作为住所,而菌群就将复杂纤维和多糖等分解为葡萄糖、维生素、脂肪、微量元素等交给肠道,供人体吸收,互利互惠。

其次,是健康。

一方面,大量的菌群黏附在肠壁上,为肠道穿上了一层天然的铠甲,避免肠壁与有害物质直接接触。另一方面,共生菌群会与肠道的免疫系统形成互动,刺激后者的发育,使肠道应对致病微生物的“反导系统”更加强大。

最后,是生理。

正常的肠道菌群,为了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也就是肠道,会将分解的短链脂肪酸滋养肠壁细胞,促进肠壁细胞的生长和更替,还能促进肠壁分泌更多的消化酶。

同时,它们还能调节肠粘膜的生长,让受损的肠粘膜更快的得到修复。除此之外,肠道菌群能产生类胡萝卜素类物质,降低动脉硬化和中风的风险;还能通过跟淋巴系统谈判,降低对食物的过敏反应。

肠道菌群:欢迎来到我们的世界

既然,肠道菌群对我们的健康这么重要,那么应该怎么保护呢?

保护肠道菌群,首要平衡膳食。

多吃蔬菜、杂粮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既喂饱了肠道菌群,也能为身体提供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长期大鱼大肉、高热高脂饮食,既不利于肠道菌群生长,也增加自身罹患三高的风险。

其次规律作息和饮食。

肠道菌群在与人体的长期磨合中,也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生物钟和食谱。很多人起居不规律,动辄熬夜通宵;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喜尝新鲜事物;长期下来,肠道菌群势必失调,引发多种疾病。

此外,多进食一些富含益生菌的发酵食物,比如酸奶、豆制品,相当于把益生菌吃进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壮大肠道共生菌群的队伍。

肠道菌群:欢迎来到我们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