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萬天價簽約抖音?羅永浩:鎮定,老子準備開直播了!


1

就在昨天,有大V在微博上爆料稱,羅永浩獨家簽約平臺為抖音直播,簽約費6000萬元!

雖然早在19號,羅永浩就在微博上公開宣佈自己決定做電商直播了,還說雖然自己不適合賣口紅,但歡迎各種優質商品的廠商談談合作,順便也提醒粉絲提前存好錢等著嚇一跳。

這消息一傳,全網輿論都炸了,有人就說,作為行業“滅霸”的羅永浩,總是在一個行業把飛機大炮都搬出來的時候,騎著自行車衝進來說要變革行業。

也有人說,羅永浩這次是找對了門路,終於幹了一些自己擅長,還能順道賺點錢的事。

實際上,無論他成或不成,直播這趟“渾水”,可不是誰進場,就可以摸得到魚的。

2

畢竟直播要想做得好,“人貨場”三要素,缺一不可。

“人”,除了指代主播的個人影響力外,更重要的,是用戶,以及用戶背後的消費需求,直播,其實就是通過線上渠道,來滿足你的粉絲以及潛在粉絲的需求。

而目前大部分的主播,都是在迎合需求,廣撒網看看能不能撈到魚,有些厲害的主播像是李佳琦,就能夠創造需求。

相比人,“貨”的意思就很簡單明瞭,就是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如果你的“貨”太次,消費者看不上,那自然不會買,如果你的“貨”太貴,消費者買不起,一樣賣不了,所以在這個環節,選品很重要。

那麼“場”是什麼呢?很多人會以為“場”是直播平臺,雖然挑對直播平臺很重要,但“場”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更應該是一個消費場景,如果你看過李佳琦或者薇婭的直播就會發現,他們的直播間,更像是一個擁有超高SKU的大賣場。

主播賣力吆喝、讓利,粉絲們跟著刷屏,在一定程度上來看,製造了一種“手快有手慢無”的搶購場景,加上羊群效應的影響,你敢保證自己看久了,真的不會下手買嗎?

3

所以,羅永浩直播能不能成,只要把他的優勢,一個一個從這三個因素裡代入,就能大概分析出來。

“人”這一塊,羅永浩的個人影響力,不用多說,但是他的粉絲購買力強不強,難講。

而且想要通過直播變現,光有粉絲是不夠的。

從他之前的手機、電子煙、除菌產品這些創業項目來看,那些在微博上支持他的“羅粉”,並沒有大量轉化為產品消費者。

而且現在看直播的,據數據統計,足足有六成都是女性粉絲。

無論是淘寶,還是其他電商平臺的直播,實際上都是以女性粉絲消費力為主。

這是電商直播帶貨的殘酷現實。誰擁有更多女性粉絲,誰就有了更多粉絲經濟。

當然哈,不是說羅永浩就沒有女粉,有是有,就差能幫他衝多少銷售額的問題了。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羅永浩的黑粉並不少,在他開始做直播帶貨後,這些黑粉可能會就抓住他的一言一行不放,一不小心出錯,肯定會被無限放大,這對新人主播來說,意味著崩盤。


4

所以,在假設“人”這一關基本達標的情況,“貨”這一塊就非常重要。

羅永浩的選品,按照他本人在微博上的說法,會側重文創跟科技產品,順帶一些零食。

但科技產品不比口紅零食,特別是一些比較有新意的科技產品,價格可能會讓人嚇一跳,如果羅永浩直播間價格比不過各種平臺的話,那就有可能出現,在羅永浩直播間看了直播推薦,轉頭就去電商平臺購買,那一場直播辛辛苦苦,最後又只能是交個朋友,不賺錢。

5

而至於最後的“場”,這一點羅永浩倒是不怕,畢竟是在鳥巢開過發佈會的人,駕馭直播間的氛圍,相信自然是手到擒來,但需要注意的是,開發佈會那會兒,是推自家品牌。

去看的人,肯定本來就對這個品牌感興趣,這種場景下,就算不直播,也能用普通的電商頁面完成轉化。

但現在他要開直播了,就不可能是隻推一個品牌了。

多品牌的情況,直播間的內容,決定了能不能把人給吸引進來。

直播間的內容構成,一是產品,二是主播,如果產品線不豐富,就那麼幾款,每天播,不到一個月就把所有產品說完了,新鮮感肯定有限,直播間可能開播當天火了,然後接下來的日子就涼了。

而主播這塊,羅永浩講“相聲”很行,但能不能靠這“單口相聲”留住粉絲,獲得粉絲信任,還是個問題。

而且羅永浩身上的個人標籤,太多了,他搞過文學,當過英語老師,做過網站,又搞過手機、電子煙...

無論哪一個行業,都高喊著“重新定義世界”進去,卻又在不斷自我否定和善變中告一段落,人們更多記住的,是他的近乎偏執和引發的無數爭議。

這些標籤究竟會成為他的軟肋,被千夫所指,還是會成為他的鎧甲,吸引到小眾市場,還需要時間考驗。


所以,到底羅永浩能不能成,我也不多評論,留給大夥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