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未走“回南天”又来,囤积食物要小心

一场新冠肺炎的到来

在家睡觉成为了贡献

囤积食物成为了家常便饭


随着回南天的到来

囤积食物面临各种食物发霉的烦恼

尤其是南方特有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更使其面临严峻挑战


“新冠”未走“回南天”又来,囤积食物要小心


1最容易霉变的食品有哪些?

南方地区所有食品在合适的条件放置足够的时间都有霉变的风险。

营养丰富的天然食品在合适的条件下尤其容易霉变,如鱼、肉、奶、蛋、玉米、大米、薯、水果、坚果、蔬菜及其制品、饮用水、调味品、甘蔗等,花生、玉米中的黄曲霉菌滋生产生毒性较大的黄曲霉毒素污染尤其要引起注意。

“新冠”未走“回南天”又来,囤积食物要小心

“新冠”未走“回南天”又来,囤积食物要小心

“新冠”未走“回南天”又来,囤积食物要小心

▲易霉变食品


2食品防霉有哪些措施?

最有效的食品防霉措施是在未霉变前尽快食用,缩短保存期。如要保存食品并要达到防霉效果,疾控君建议大家这样做:

控制保存食品的环境温度

“新冠”未走“回南天”又来,囤积食物要小心

食品中不同真菌适宜繁殖的温度区域

大多数真菌繁殖最适宜温度为25℃~30℃,不同霉菌适宜繁殖的温度各有不同。食品在0℃以下和30℃以上产毒能力减弱或消失。年糕完全浸泡在装有水的瓷缸内且水温10℃以下,肉类食品0℃下,一般微生物很难生长。

使用冰箱(柜、库)保存食品时注意

1.-18℃~-20℃可抑制真菌生长防止食品霉变。

2.0℃以下时真菌大多不产毒,但梨胞镰刀菌、尖胞镰刀菌、拟枝胞镰刀菌、雪腐镰刀菌在0℃和-2℃~-7℃还可生长。

3.2℃~8℃食品有霉变风险。

“新冠”未走“回南天”又来,囤积食物要小心

电冰箱不同温度区域保存食品的霉变风险

控制食物本身水分含量

不同食品的水分含量不同霉变程度也不同。如粮食类水分在17%~18%时是真菌繁殖产毒的最佳条件。可通过暴晒、烘干等干燥措施尽力控制避免。

“新冠”未走“回南天”又来,囤积食物要小心

常见防霉食品中水分控制程度

控制食物保存环境的相对湿度

食物保存环境在非密闭状态相对湿度处于70%以下真菌不会产毒。

“新冠”未走“回南天”又来,囤积食物要小心

●使用去湿机、烘干机、空调等可将食品保存环境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

●在密闭的可乐瓶或其他大空间瓶皿内保存食品,如干香菇、木耳、笋干、虾米、豆类等干货可置于密封容器内保存。


从源头防霉

可通过做好田间防倒伏、收获时及时排除霉变食物、尽快晒/烘干燥食物控制食物内水分、选育抗霉粮豆新品种等措施防霉。

“新冠”未走“回南天”又来,囤积食物要小心

提问

那么,有哪些措施可以去除毒素?

专业解答

常用的措施有:

①挑选霉粒、除去食品霉变区域法,对花生、玉米类食品效果较好,对局限、轻度霉变的鱼、肉等食品也适用;

②碾轧加工法,提高食物加工精度除霉;

③加水搓洗法,用水清洗清除毒素;

④其他:植物油加碱(NaOH)去毒法、物理去除法(活性炭吸附等)、紫外光照射法(对液体食品较好)、氨气处理法(粮食、饲料适用)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