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下跌?產能過剩?熔噴布這些要點你還不夠了解

近日有報道稱,口罩核心材料熔噴無紡布價格在短短一週時間內每噸暴跌15萬元左右。消息屬實嗎?是什麼原因讓一路上漲的熔噴無紡布價格下降?熔噴布產能已經過剩了嗎?現在熔噴布能夠買到嗎?價格的波動和對產能的疑問再次將熔噴布送上了“熱搜”。


熔噴布價格坐上“過山車”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由於口罩的需求激增,熔噴布價格極速攀升,從疫情前的1.8萬元/噸,到2月底的20萬/噸,3月上旬再度翻番至52萬元/噸,漲價29倍。證券時報發消息稱,從浙江、廣東地區的口罩企業瞭解到,部分地區的熔噴布的價格,從疫情之前的1萬~2萬元/噸漲到50萬元/噸~60萬元/噸後,現在雖然還能依舊維持在高位,但往往是有價無市。“以浙江地區為例,3月11日的成交價是35萬元/噸,而此前幾天還是40多萬元,下降還是很明顯。”也有紹興當地企業表示,近一週的價格維持在38萬元左右。


價格下跌?產能過剩?熔噴布這些要點你還不夠了解


熔噴布的價格為何在短期內坐上了“過山車”呢?據瞭解,熔噴布價格暴漲的原因主要是熔噴布供需嚴重失衡,下游企業和個人主動競價採購,外加部分經銷商助推等因素疊加,造成單價一路飆升。


3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文稱,針對哄抬熔噴布價格違法行為,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聯合公安部依法查處擾亂熔噴布市場價格秩序的違法行為,堅決斬斷哄抬熔噴布價格的違法鏈條。


熔噴布產能過剩了嗎?


疫情期間,多家口罩生產企業因熔噴布短缺而暫停生產。而隨著熔噴布生產企業陸續復工,有能力的大型企業大幅擴產,熔噴布的產能近期逐漸擴大。


就在降價消息傳開的同時,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聽說價格下降了,但實際情況是依然買不到熔噴布。現在說熔噴布產能過剩為時尚早,儘管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口罩需求逐漸趨緩,然而全球都處在口罩短缺的狀態中。


根據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2018年國內無紡布生產量約為594萬噸。其中用熔噴法生產的比例為0.9%,由此推算出我國熔噴無紡布的產量約為5.35萬噸。這些熔噴無紡布不僅用於口罩,還可用於環境保護材料、服裝材料、電池隔膜材料、擦拭材料等。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曾表示:“預計到3月底4月初,我國每天可以生產200噸熔噴非織造材料,可以生產2億~2.5億個口罩,達到‘緊平衡’。”


雖然熔噴布短時間擴產存在一定難度,但我國依然通過以下方式以最快速度提高了產能:原有生產企業通過技術研發、設備轉產等方式提高產能;一些上游的石化企業開始新建生產線;產業線相似企業改造生產線,以緩解原材料壓力。


比如,大連瑞光非織造布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對熔噴關鍵技術的二次研發以及工藝的優化,產能從1月28日投產時的4~5噸,增加至8萬~10萬噸。


上游的石化企業以中國石化為代表,開始新建生產線,目前已有產品銷售出廠:中國石化黨組決定,針對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口罩核心原料緊缺的局面,將投資約2億元,利用自有原料生產優勢,立即組織貨源,在北京燕山石化和江蘇儀徵化纖兩家企業,快馬加鞭建設10條熔噴布生產線。


江蘇儀徵化纖原本就在晝夜不停趕工緊急建設此前接到的承建8條熔噴布生產線,再加上新的任務,儀徵化纖正在建設的熔噴布生產線共達到12條。


3月9日,中國石化燕山石化新建熔噴布生產線建成投產後的第一批產品銷售出廠,共計35箱1.26噸熔噴布,以緩解該公司口罩原料短缺的燃眉之急。據瞭解,燕山石化投產的熔噴無紡布生產線年設計生產能力為14400噸,包括兩條熔噴無紡布生產線,3條紡粘布生產線,每天可生產4噸N95熔噴布或6噸醫用平面口罩熔噴布。這些原料可以生產120萬片(4噸×30萬片/噸)N95口罩,或者600萬片(6噸×100萬片/噸)醫用平面口罩。


熔噴布替代品出現


同時,替代品的出現也是影響熔噴布價格的原因之一。


中國化工集團的全新替代材料叫做膨化聚四氟乙烯,目前已經投入到了口罩生產當中。它可以相當於N95或者KN95標準的隔離能力,而且它的透氣性好,可以多次使用。中國化工集團昊華科技總經理楊茂良表示,目前來看,該材料價格與熔噴布相當,考慮到可重複使用,如果全部投放市場,將對穩定口罩原材料市場價格起到積極的作用。


另一家企業浙江朝暉過濾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專業從事過濾材料、器件和過濾技術研發製造的企業,也提出可替代熔噴佈防疫新材料——納米級覆膜過濾材料。“這種可替代口罩原材料熔噴布的納米級覆膜材料,厚度只有2~3微米,比蟬翼還薄。”浙江朝暉過濾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孫成磊還表示,一次性防護口罩,熔噴布的呼吸阻力在70~100帕之間,而使用這種膜材料做出的口罩樣品,最小呼氣阻力只有10~20帕,遠遠高於標準要求。據悉,該納米級覆膜過濾材料已通過了浙江省輕工業品質量檢驗研究院、國家紡織服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浙江)等專業檢驗機構的檢驗。


熔噴無紡布新兵加入


面對口罩關鍵材料熔噴布全國告急,不僅有企業研發可替代材料,更有不少新兵加入到熔噴材料的生產中。2020年前,熔噴布生產企業並不多。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此前,我國存續或在業並且經營範圍內包含熔噴布的企業共計161家(如有遺漏歡迎補充)。而今年以來,該數字迅速發生了變化。


除了上述提到的中石化,中國石油也與合作伙伴達成協議,形成熔噴布生產能力。2月29日,首批熔噴布經檢測合格後運抵撫順石化。中國石油計劃形成蘭州石化、遼陽石化生產線共4條,並與2家企業合作形成一定熔噴布產能。


還有位於四川的另一家國企絲麗雅集團也已經成功地生產出了熔噴布。3月11日宜賓絲麗雅集團對外宣佈,公司緊急建設的一條嶄新的熔噴無紡布生產線已正式投產運行;其擬建的另一條熔噴無紡布生產線將於4月底完成設備採購。


截至3月9日,國恩股份已有15條熔噴聚丙烯專用料生產線在產,已實現日產150噸。同時,前期國恩股份緊急購置的5條新生產線,最晚的預計3月28日~30日安裝調試完畢,屆時公司產能將全面釋放。其他近期預購生產線將於4月中下旬到位。


順威股份全資子公司廣東賽特計劃改造用於生產熔噴布專用聚丙烯材料的生產線共5條,截至3月10日,第一條熔噴布專用聚丙烯材料生產線已投產,設計最大產能為8噸/天,第二條生產線計劃在近期投產,其他三條生產線的改造安排將根據訂單量來決定。如果5條生產線全部改造完成,最大產能為40噸/天。


此前,延江股份並無生產口罩用材料的業務。疫情發生後,公司緊急立項,決定通過機器設備改造,為下游口罩生產商提供熔噴無紡布。經過緊張籌備,截至3月9日,公司已改造完成3條熔噴無紡布生產線,實現日產6噸民用級別熔噴無紡布。


疫情爆發後,東華能源兩大生產基地加班加點生產醫用無紡布專用料Y381H和S2040,用於生產口罩內外層無紡布。同時,東華能源研發中心快速反應,耗時僅一週時間,完成了聚丙烯熔噴料Y1500H的研發。目前東華能源已向下遊工廠運送Y1500H,投入試用。


中廣核技旗下子公司中廣核俊爾新材料有限公司熔噴PP專用料也開始供貨。2月28日,中廣核俊爾組織醫用材料攻堅組研發的可用於醫用口罩的熔噴PP專用料成功下線,該公司一期設備一天可生產熔噴PP材料60噸,二期設備改造完成後日產能可提高到150噸。


除了上述企業,還有一批企業剛剛宣佈熔噴布的擴產計劃,包括柏堡龍、首航高科、新野紡織、星源材質及*ST南糖等上市公司。


首航高科3月10日公告稱,董事會決定以自有資金2000萬元,在天津設立首航高科納米材料(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用於生產熔噴布等相關產品,目前相關的產線購置、人員配置正在加快推進;新野紡織3月3日公告稱,公司將在新野縣紡織產業集聚區投資建設高檔紡熔複合非織造布項目。項目總投資1.2億元,建設期6個月,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產高檔紡熔複合非織造布2.5萬噸。


我國現有部分熔噴布生產企業

價格下跌?產能過剩?熔噴布這些要點你還不夠了解


熔噴無紡布技術水平不斷創新


近年來,雖然熔噴無紡布生產企業數量及產能有限,但企業在技術創新上依然有所突破。


價格下跌?產能過剩?熔噴布這些要點你還不夠了解

使用熔噴無紡布或熔噴技術防/抗病毒口罩專利情況


對熔噴布或熔噴技術防病毒/抗菌口罩專利進行檢索(截至2020年2月15日),使用北京合享智慧科技有限公司INCOPAT全球專利數據庫,經過同族合併得到31組專利(申請)。熔噴布或熔噴技術防病毒/抗菌口罩專利最早見於國內申請人南通工學院,於1997年申請,抗菌口罩罩芯為超細纖維網膜層熔噴附著在活性碳纖維氈塊表面,熔噴過程中超細纖維之間以及超細纖維與活性炭纖維之間自行粘合、冷凝而形成均勻網膜,活性炭纖維不易脫落。該專利後續因未繳年費而權利終止。


下面重點研究對此後授權且目前仍有效的專利進行分析,其中,日本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在2006年-2010年進行了較多熔噴布相關防/抗病毒口罩專利佈局。尤妮佳在中國的兩件專利分別於2007年和2010年申請,且均在日本、歐洲、美國等區域進行同族專利佈局。專利101534905B中口罩含有銀離子抗菌性聚烯烴纖維片和乾式無紡布,專利CN102548439B中口罩包括含有無機類抗菌劑的聚烯烴纖維的第一纖維層,熔噴無紡布的第二纖維層以及第三纖維層。該企業通過綜合使用無機類抗菌劑和熔噴無紡布實現口罩防/抗病毒的作用。


香港英諾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通過受讓、申請等方式擁有較多熔噴布口罩相關有效專利。其在2010年受讓了由菲利根有限公司轉讓的中國CN102448550B和美國專利US9963611B2,均是關於聚丙烯材料製成的防護面罩,塗覆檸檬酸、聚乙烯醇以及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還可包括殺細菌、殺真菌或殺病毒試劑。另外,英諾利在受讓專利同期還申請了歐洲專利EP2435139B1,涉及四層防護口罩,第一、二、四層為紡粘非織造聚丙烯纖維,第一層含檸檬酸,第二層含乙酸銅、乙酸鋅組合物,第三層為熔噴聚丙烯纖維。


另外,2010年以後國內企業在熔噴布口罩方面進行較集中的專利申請,可見隨著需求擴大,國內企業在熔噴布口罩技術方面的不斷創新,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例如,岳陽唯爾複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防病菌口罩專利CN104055247B採用聚合物超薄亞納濾複合膜作為中間濾芯。鞍山瀚盛科技有限公司口罩中層為超細聚丙烯纖維熔噴材料層,外層表面還設有超臨界納米級光觸媒塗層,以達到防/抗病毒效果。廣州拜費爾空氣淨化材料有限公司防/抗病毒口罩採用紡粘纖維層、熔噴纖維層、納米纖維層和第二紡粘纖維層的四層設計。


綜合來看,近年來,我國紡企在熔噴無紡布及熔噴布口罩相關專利技術上均有創新。此次疫情推升了熔噴無紡布的市場需求,而企業的相關技術研發也有望得到新的發展。


(1)前瞻產業研究院

(2)本刊3月刊稿件“解析防病毒口罩技術專利趨勢”

(3)證券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