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家長也要不斷接受教育!

家庭是人生最重要的場所。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很多人都掛在嘴邊,但大家好像只是在嘴上說說,很少有人真正重視這件事。

有一句日本諺語:“孩子都是看著父母的背影成長起來的。”很多人深以為然,但針對家長的教育始終沒有落到實處。

早些年,永遠都是家長在要求孩子進步、讀書,自己卻袖手旁觀,只是孩子成長的見證者,不會主動成為陪孩子一起成長的參與者。

近些年來,關於家長接受教育、家長與孩子一起成長的觀點越來越多。

什麼是家庭教育?

過去的認識裡,家庭教育通常認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即家長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而按照現代觀念,包括:

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於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

在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對家庭教育提出要求:

“積極推動將家庭教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爭取專門經費支持,通過家委會、家長學校、家長課堂、購買服務等形式,形成政府、家庭、學校、社會聯動的家庭教育工作體系。”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家長也要不斷接受教育!


教育部也意識到家長教育的重要性,希望爭取經費,以多種形式讓廣大家長們接受進一步的教育。這對廣大家長來說,是福音也是責任。

一對相愛的男女領了結婚證就可以一起生活,但他們沒有經受過任何關於家庭教育的教育,就要成為父母,這是不負責任的。

試想一下,父母沒有成為孩子成長的陪伴者,沒有和孩子一起成長。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內心最大的失落之一,就是發現自己在進步,在認識這個世界,但父母仍然站在原地,沒有變化。這是孩子青春期的悲哀,也是很多家長的悲哀。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家長也要不斷接受教育!


教育部這次提出的讓家長進一步接受家庭教育的想法,就是針對一直被我們忽視的“家長教育學”提出的。

“家長教育學”已經不是一個新話題了,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很早就提到要給準備成為父母的人開“家長教育學”的課程,學完了這門課,成為合格的家長,才可以生孩子

為什麼一定要教育家長,強調家庭教育?

陳寶生部長講得很清楚:“家庭教育不到位,不僅會抵消學校教育的效果,還會給孩子發展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

太多家長把教育孩子當作老師的任務,孩子送去學校就萬事大吉。有教育專家說過一句很刻薄的話:“我們親自把孩子生下來,卻從來不把孩子當親生的來養。”

但學校教育畢竟功用有限,一個老師面對幾十個孩子,想要做到因材施教本來就難,可是,就算在學校裡費力培養出的好習慣,回到家裡,遇到完全不懂教育法則的父母,好習慣馬上付諸東流。

很多孩子的家庭教育,就是反覆在做“進一步退兩步”的事情。

為什麼要專門提出把家庭教育納入公共服務領域?主要是因為家庭教育專業性強,家長們需要科學系統的指導。

陳寶生部長表示:“今年還要研製家庭教育指導手冊和家庭教育學校指導手冊,針對不同學齡段設置課程、開發教材、舉辦活動,引導家長掌握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並著重提出,家庭教育的重點是通過言傳身教給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課,學校和老師不能把家長變成‘助教’。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家長也要不斷接受教育!


教育部看到的問題,其實就是我們很多人身邊時刻發生的問題,我們大部分家庭還陷在這種問題裡無法解脫:

家庭教育由媽媽一人獨攬,造成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無法獨立;

爸爸只是支付孩子的學習、生活費用,對孩子的性格養成、情商提升、眼界開闊缺乏幫助;


父母不會和孩子交流對話,更多時候是個統治者,而不是可以平等交流的夥伴,他們最喜歡用“我這還不是為了你好”來控制孩子;

除了“喪偶式”育兒,還出來了“詐屍式”育兒,父母在各種極端的育兒情緒中不能自拔,只會讓孩子學習知識,沒有讓孩子學會面對世界。


家長接受教育的過程任重而道遠,但我們可以從每天的小事做起,看看這些在中國家長身上普遍存在的“錯誤教育”,你是不是也有?

過度保護

有時候,由於父母太注重孩子表面的需求,忽略了孩子看不見的心理需求,縱使孩子具有優秀的先天條件,卻得不到應有的發展。

當孩子想跑、想玩時,有的父母會害怕孩子受傷而禁止他;如此的話,孩子便會養成不好動的習慣,身體變得遲熟、孱弱多病,心智的發展也必然受到阻礙,性格也會變得退縮膽小、缺乏自信、無法面對困難。

父母必須明白,關懷是心靈上的溝通,並不是行為上的干預。過分的干預會妨礙孩子潛能的發展。


過分寵愛

過分寵愛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孩子有任何要求,無論精神上的還是物質上的,都無條件滿足。

孩子總能得到滿足,他的抗挫折能力就無法得到鍛鍊,就容易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缺點。

著名心理專家郝濱老師分析認為家長要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多關心,要依據孩子的性格特徵尋求恰當的教育方式既要防止“簡單粗暴”又要防止“過度溺愛”。應及早發現問題並尋求專業幫助,及時解決,不要讓心理問題嚴重影響孩子的生活和學習而最終影響子女的終生幸福。

父母事事順從孩子的要求,替他完成所有事情,孩子什麼事情都不必動手,於是容易變得以自我為中心、任性、依賴、遲熟、不能忍讓、也不懂自己照顧自己;即使表面看來柔順溫和,但當孩子長大,需要面對難題時,就可能出現性格突變。

父母的包辦代替是孩子形成性格軟弱無能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父母對孩子百依百順,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這等於剝奪了孩子自我表現的機會,扼殺了孩子的能力發展。

揠苗助長

有的父母不顧孩子的發育情況,強迫他提早學站、學走路、學寫字……造成孩子身心嚴重失衡,導致孩子出現脾氣暴躁、焦慮、冷淡、退縮等問題,還可能會出現拒絕學習的問題,也不懂與人和諧相處。

過分專制

經常以高聲規範孩子的舉動、限制他的自由、否定他的想法,會使孩子長期處於恐慌之中,無法表達自己,只懂唯唯諾諾,並使孩子失去自信,失去嘗試新事物的勇氣。

另外,為了發洩不滿,孩子會欺負比自己小的孩子。當孩子長大,他更可能會對父母存有懷恨的心理,把以往積壓的不滿,發洩回父母身上。

臉孔嚴厲

孩子無法在嚴肅當中感受到父母的愛,擺出嚴厲的臉孔,只會令孩子對父母卻步。父母應避免用苛刻字眼責備孩子,即使孩子做得不夠好,也應溫和地給他意見,使他容易接受。

許多父母對孩子期望很高,卻又很吝嗇讚美自己的孩子。他們常常擺出一副長者的面孔責備孩子,以為這樣才是教育,其實卻忽視了讚美所帶來的奇妙的教育效果。

忽略優點

覺得孩子沒什麼長處,就算有,父母也視之為理所當然。中國人比較謙遜,所以有些父母不習慣在人前稱讚孩子,有時還會不經意地批評孩子。其實,父母對孩子的評價是孩子建立自我形象的依據,如果經常提及他的缺點,孩子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不僅影響其自信心,甚至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則會不思進取。

  

父母應該及時、對應表揚孩子的良好行為。否則,孩子會弄不清楚為什麼受到了表揚,因而對這個表揚不會有什麼印象,更起不到強化好的行為了的目的。表揚要具體,表揚得越具體,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為,越容易找準努力的方向。

限制說話

孩子喜歡問問題,有的父母會覺得很煩,而打斷孩子的話,或要孩子安靜。當別人問孩子問題時,有的父母卻經常替孩子說話。這樣做,會剝奪孩子練習說話的機會,導致孩子自我表達能力差,並會漸漸不再跟父母說話,嚴重影響孩子的表達能力,不利於日後的社會交際。

有的父母誤以為多對孩子說幾次,孩子就應該懂得如何做,即使在安慰孩子時,也是喋喋不休地指出孩子的過失,叮嚀告誡他應該如何做,而忽略孩子的難處。父母這一做法會讓孩子感到麻木,變得了無生氣,沒有自信。另外,嘮叨還會使父母自己的脾氣變得暴躁,情緒變得無法控制。

假如你一定要重複地說,那麼就改變一下說話的方式和語氣,將嘮叨的語氣改為提醒。嘮叨讓人厭煩,易招致怒氣,提醒的語氣聽起來則有幫助的意味,孩子會感到父母和自己是在一起的。

嘲笑挑剔

父母挑剔孩子的過失,經常把孩子的缺點掛在嘴邊,說話刻薄,用罵人的字眼嘲笑孩子“笨手笨腳”、“沒用”等,甚至在別人面前斥責數落孩子,均會使孩子感到丟臉,嚴重損害其自尊,變得退縮、膽小、缺乏自信。

須知道,孩子的自尊心一旦受到傷害,是需要一段長時間來恢復,甚至永遠無法重新建立起來的。另一種可能是,孩子會對父母產生怨恨,不但不會尊重父母,長大後還會找機會報復。

亂髮脾氣

父母情緒不穩定、亂髮脾氣,會令孩子的性格變得扭曲、行為變得極端。孩子有可能變得反叛、是非不分、缺乏責任感;或是變得自閉、缺乏安全感;也可能同樣愛亂髮脾氣。

低估孩子

父母質疑孩子潛能,處處要求孩子跟隨自己意願行事。使得孩子不能從失敗中學習,變得習慣於依賴、習慣於被命令,變得缺乏思考力。

  

有的人智力過人,但意志薄弱、志趣低下;有的人是智力平平,但意志頑強、目標遠大、百折不撓。任何一個正常的孩子,總有這樣那樣的優勢或潛在的優勢。

因此,作為父母,應客觀而清醒地分析自己孩子的特點,善於發現自己孩子的優點,讓自己的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以偏概全

父母用主觀的情緒和期待去看待孩子,自以為是地認定孩子的發展,並以孩子的一個特點概括其全部性格,限制了孩子的發展方向。

例如,有的父母經常指責孩子“你又給我惹麻煩”、“總是這樣”、“沒出息”等,暗示了不能改變,會讓孩子也認定自己比別人差,因而放棄改正。

慢慢地,孩子便會向被認定的方向發展,做個沒出息的人。認定,也容易變成偏見,導致父母經常錯怪孩子,使親子關係變得疏離,甚至使孩子變得反叛。

漠不關心

對孩子表現出漠不關心,孩子為了引起父母注意,會做出種種叛逆的行為,這些行為有可能讓孩子不幸誤入歧途。另一可能是,孩子覺得父母不關心他,對生命感到失望,因而走上絕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