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163億!原“黃龍商貿城”地塊建設設計方案出爐!


投資163億!原“黃龍商貿城”地塊建設設計方案出爐!

近日,鹿城集新未來社區方案通過省發改委審查,為後續項目拍地、設計、施工、運營、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3月20日,在省發改委召開的集新未來社區實施方案視頻評審會上,鹿城區對集新未來社區實施方案進行彙報、答辯,經省發改委、未來社區發展研究中心、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及清華、浙大、阿里巴巴、中建科技、綠城物業等特邀專家的評審,該試點實施方案順利通過省級評審,成為溫州首個通過實施方案評審的試點。未來,人們究竟怎麼住?浙江概念+貝式理念+鹿城方案,給出了其中一種答案。

投資163億!原“黃龍商貿城”地塊建設設計方案出爐!

總投資163億元,計劃2022年建成

2019年,“未來社區”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並被定為紮實推進浙江省大灣區建設的“標誌性項目”。

自入選24個省級未來社區試點後,鹿城區專門成立集新未來社區建設領導小組,區發改局統籌協調、全力推進做地攻堅、方案優化、招商出讓、建設管理、審批服務、綜合協調等六大工作,組織各部門研究討論上百次,力求實現地塊價值最大化。

2020年3月3日,全省擴大有效投資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上,鹿城區集新未來社區不僅是溫州分會場中投資最多的項目,也是全市投資最多的未來社區項目。

該項目規劃總佔地1016畝,其中實施單元365畝,以“九大場景”為引領,高品質建設高端住宅(含人才公寓)36萬平方米、鄰里中心、中小學校,規劃總建築面積138萬平方米,實施單元建築面積83萬平方米,總投資163億元,年內計劃投資50億元,2022年建成投用,著力打造“未來社區”省級樣板。

該地塊原為陪伴溫州人25年之久的黃龍商貿城,過去是浙南閩北規模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場。按照規劃,總體佈局結構為“一核,雙廊,四片區”,“一核”為TOD綜合開發核,“雙廊”為社區公共服務廊、生態水系景觀廊,“四片區”為居住片區、服務片區、學校片區、公園片區。

世界建築大師貝聿銘之子參與設計

未來社區如何打造?《關於印發浙江省未來社區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給出了要求:未來社區創建將聚焦人本化、生態化、數字化三維價值座標,以和睦共治、綠色集約、智慧共享為內涵特徵,突出高品質生活主軸,構建以未來鄰里、教育、健康、創業、建築、交通、低碳、服務和治理等九大場景創新為重點的集成系統,打造有歸屬感、舒適感和未來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單元。

2019年9月16日,區發改局負責實施的集新未來社區方案設計招標公告發布後,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與美國貝氏建築事務所組建聯合體,同時與中鐵十六局集團、中國鐵建地產集團、中鐵建設集團、電氣化局集團、投資集團等多家單位聯合辦公,集合優勢資源完成中國鐵建首版“未來社區”方案。美國貝氏建築師事務所由世界建築大師貝聿銘之子貝建中、貝禮中創立。

經過研討、溝通,最終決定借鑑多個國際化大都市的規劃理念,確定在鹿城集新未來社區實施“小街區,密路網”規劃佈局——融合多首層、人車分流的現代理念,實現社區交通便捷,結合社區內圍合空間和景觀連廊,構建社區立體慢行系統為主的“鹿城方案”,主要表現在:

“小街區,密路網”:在規劃層面推動社區“小區塊模式”,用小街區、密網路促成緊湊城市“肌理”,讓社區形成圍合空間,讓大量步行道來促進鄰里交流,創造宜居宜業宜行的活動場所。

聚環成核,簇擁佈局:通過水景綠化、人行廊道等組合,使核心功能聚合區呈環狀分佈於交匯處,住宅單元和學校簇擁在核心區周邊,實現高度錯落、集中開發。

傳承記憶,尋根築魂:延續在地文脈,傳承溫商精神,復興文化遺產,融入創新服務,激發社區活力。

植入功能,集聚共享:置入TOD綜合體、未來學校、垂直住宅等多元業態,滿足“九大場景”設置,提供高品質公共服務。

核心聯動,平臺營造:注重數字技術為社區賦能,植入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打造健康平臺、創業平臺、教育平臺等。

投資163億!原“黃龍商貿城”地塊建設設計方案出爐!

空中連廊、濱水跑道,公共交通便捷出行

“未來社區”是與智慧城市相對應的“城市社區”。鹿城集新未來社區將建設鄰里文化交流中心、社區早教服務中心、老年文化中心(終身教育中心)、社區健康管理服務中心、雙創空間、物流配送點、地下垃圾分類處理中心、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滿足“九大場景”需求。

在鹿城集新未來社區的設計方案中,佈置一處42班初級中學和24班級小學,通過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同時配置400米標準跑道和可容納2000人的體育館,打造高標準教育場景;公共交通也非常方便,城市公共交通站點300米基本全覆蓋,各類公交站點與公共自行車(共享單車停靠點)步行距離不超過20米;通過優化河流走向,保證河流流經每一塊居住地塊,使各個小區都能有良好的水景觀;公共建築都佈置在鹿城路沿線,有利於形成良好的城市界面景觀,提高未來社區的整體風貌特色;還有在社區內設置濱水跑道、空中連廊等,方便內部溝通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