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

亓槭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情緒沒有好壞,沒有對錯之分,只是表達情緒的方式有對錯。我們要做的是幫助寶寶人識別自己的情緒,那怎樣幫助寶寶認識自己的情緒呢?

→第一步:讀懂孩子的情緒線索,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首先大家覺得孩子發生情緒問題一定是有原因的嗎?是的。一定有起因的。但是他們說不清楚。那麼大人看到一個孩子把東西扔到地上,你首先應該說什麼?對,幫助孩子識別情緒。那麼你該怎樣幫助孩子識別自己的情緒呢?有一個公式:描述動作+描述感受。比如,寶寶,我看到你把東西扔地上了,你一定很生氣吧。這樣說是代表什麼呢?是你理解孩子,並且表達你的冷靜描述能讓孩子知道情緒沒有對錯。記住,情緒沒有好壞,我們更習慣消滅情緒。

→第二步:幫助孩子表達和調節情緒。等到孩子平靜下來,告訴孩子你很在乎他生氣的情況,人都會生氣,那麼生氣的可以怎麼辦呢? 比如深呼吸,比如到一個安靜的角落去,比如一個擁抱,給孩子兩三個選擇。讓他去選擇和嘗試。也告訴他生氣時候不好的選擇是什麼。

哪些活動能夠幫助孩子發展社會情感?

  • 玩一些情緒扮演遊戲,如醫生與病人。互動中瞭解別人的感受,關心別人,不再怕醫院。

  • 多讀情緒發展類的繪本(積累情緒詞彙,瞭解情緒發生的原因及調節方式)。

    家長們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讓我們一起用科學的養育方法來陪伴孩子健康成長吧!


愛讀繪本的杜老師


你好,很榮幸能回答你的問題!

正確應對孩子的負面情緒也需要一定的技巧。首先,當孩子表達負面情緒時,媽媽傾聽的姿態對孩子的情緒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再由就是耐心教導,必要時把他關在自己房間裡讓他冷靜一下,等冷靜下來再教育,不能打罵,這樣會造成心理陰影,大了就有逆反心理!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王小腸


首先我想說的是,在中國,只有這種“負”的分類,人們對負面情緒的接受度相對較低。

其實感情是非常正常自然的人類體驗和感覺,無論什麼樣的感情,都有其存在的正面意義。 不恰當的處理方法會引起傷害。

例如,憤怒是感覺到被激怒或傷害的情感本身,也是提醒自我保護和反抗是必要的信號,過度的憤怒、不恰當的憤怒表達會給人際關係和自己的形象帶來損害,一味的壓抑和控制,這樣的心理問題我很欣賞主題問題中使用的“正確的方向性”一詞,確實把消極的感情引向正確的方向比直接的控制和壓抑更恰當更有效。 為了給孩子帶來自己的負面感情,首先父母對感情也要有正確的認識。 以下的方法,如果父母可以的話,其實不僅對孩子,對父母自身也有很大的幫助。

第一步:教育孩子感情是自然的體驗和感情,但人不能自然地區分自己的全部感情。 由於工作關係,我總要處理孩子們的突發情緒。 我的經驗是,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負面的感情時,不知道自己感覺到了什麼。 他們往往在自己的世界裡,感情就像只有兩種,一種是喜悅,一種是喜悅,另一種是相反的。 這表明平時沒有人告訴我如何區分自己的感情。 對孩子瞭解感情的方向有兩個:

1.擴大範圍。 在平時的生活中,父母可以注意到身邊的感情素材,有意識地豐富與孩子的感情相關的話語,也可以豐富積極的感情和消極的感情。 有很多方法。 例如,教孩子識別文字時要插入感情用語。 講故事時,細緻正確地表達故事中人物的感情,並不是大致的“喜悅、喜悅、悲傷”一詞。 和孩子說話的時候,試著用別的語言表達自己和孩子的心情。 例如,“我們一家人這麼融洽,爸爸就覺得很幸福”,“你特意留下我喜歡的味道,媽媽很親切地感動了”,“今天道路很擁擠,很煩躁。 ’等等。

2 .加強深度。 平時有機會幫助孩子理解某種感情。 比如,買一本對某種感情的圖畫書給孩子。

例如,市場上有許多關於“恐怖”情感的圖畫書,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恐怖情感的來源,也可以提供應對方法。 在遇到強度相對較大或持續時間相對較長或比較複雜的情感的情況下,可以誘導孩子進行深入的討論和理解。

例如,孩子和朋友發生關係的話,有可能會混入憤怒、受傷、不安、嫉妒等感情。 那時,父母可以和孩子說話,孩子也許只能說明事件,父母可以推測讓孩子明白複雜的感情。

第二步:接受孩子的感情在這裡要注意接受感情,把感情和行動分開考慮。 所謂感情,就是人對外界狀況的本能反應,身體一受到打擊就會疼痛,身體好好睡覺就會變得舒服。 我們可能不欣賞或贊成孩子過激的感情表達,但是感情本身並沒有對錯。 父母接受孩子的感情等於承認他們對外界情況的反應是正常的。 在此基礎上,可以進一步幫助孩子處理感情和行為。 舉個例子,孩子離開遊樂園時,哭著不肯出去。 這個時候,孩子的感情可能很可惜很悲傷,行動也可能是哭泣,拒絕去。 母親:抱著孩子,靜靜地假設母子的對話:“想再玩一會兒嗎?”孩子:哭著點頭說。 “啊,我不想去。

母親:“知道了,剛才在這兒玩得很開心,雖然很喜歡這裡,但是我要走了,好難過啊。”孩子:還在哭。 “是的,我喜歡這裡。 “媽媽,媽媽剛才也知道很開心,現在很捨不得去。 但是時間到了,我得走了。 就這樣吧。 我們和你最喜歡的木馬分別去,說那太可惜了,以後還有機會來玩吧? ’我說。 子:點點頭。 母子為了告別而一起走了,離開了。 在這個例子中,孩子真的很捨不得離開的心情是很正常的,但是在別人面前哭啊鬧啊的話父母會很害羞。 父母強制要拉孩子的話,孩子會覺得自己的感情接受不了,失去了處理感情的機會。 這裡的母親不是指責孩子不懂事不遵守約定,而是接受孩子的心情,為了讓孩子能夠表達自己的心情,提出了離別儀式。 孩子變成感情的時候,父母總是接受感情的話,孩子就會收到“感情是正常的,可以坦率面對”的信息。 他們從父母那裡學會了接受自己的感情,今後遇到感情的時候會積極的應對。 相反,孩子的感情接受不了的話,孩子就會自然地學會控制自己的感情,也不能正確地處理感情。

第三步:教孩子表達感情,我看到很多孩子的感情激動時,常常只會哭泣和喊叫。 像語言一樣,表達感情也需要學習。 實際上,第二步舉出的例子說明了如何教導孩子正確的情感表達。 孩子積累了足夠的感情知識,也接受了自己的感情,在學習表達和處理的時候,自然會有很多。 1 .用普通的語言表達的話,經常會被教導用“I statement”來表達感情。 特別是想抱怨的時候最合適。 正確的句法是,發生了什麼/你做了什麼,我感覺到****** (感情和感覺)。 如果需要的話,最後可以補充一句。 我該怎麼辦? 這需要父母先做,然後再指導孩子。 例如,孩子通常放學後6點前回家,今天在外面玩,7點回家。 爸爸說:“你比平時晚了一個小時才回家。 我很擔心這一個小時去了哪裡。 現在看到你平安回來,我放心了,想到你玩到這麼晚才回來,又有點生氣了。 我希望以後玩耍也有限度。 如果回家晚了的話,應該早點和家人聯繫。” 2 .其他表達語言表達面向語言、思維發展比較完善的大孩子和大人,但對於小孩子,情感表達有很多非語言方式。 畫畫、用娃娃畫故事、用遊戲發散等。 孩子們往往無法表達自己的心情,但他們可以通過遊戲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我以前在小學工作的時候,經常有老師把在教室裡感情失控的學生帶到社會工作室。 這些孩子,又哭又生氣,總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這個時候,我通常會把畫筆和紙交給孩子,讓TA隨意畫。 畫完了,心情總是平靜下來,所以如果TA好的話,畫中的故事和感覺就會說出來。 對孩子來說,他們必須在心理上與對他們有強烈衝擊的人和事物隔離開來。 比起講“他人”的故事,講自己的故事要簡單得多。 畫畫、用娃娃編故事的好處是,孩子能以第三個人的形式講述他們發生的故事和感情。 這樣,他們就不必受到對他們的批評了。 步驟4 :教導孩子如何管理情緒管理是更高級但更難的方法。 為什麼要把它放在最後一步呢? 在接受感情的基礎上,人對自己感情的知覺力越高,越容易管理自己的感情。

感情到來時,人完全不知道自己發生了什麼,怎麼處理? 我的個人經驗,需要教孩子情感管理,許多情感問題堆積如山,每次爆炸都要用極端的方式來控制。 例如“信號情緒控制法”、轉移注意力、放鬆肌肉等方法都是救濟的方法。 如果發現孩子總是感情失控,可以先給孩子“剎車”,教他們不要發生“交通事故”。 但是,回到這個問題的根源,孩子為什麼很難處理某種感情呢? 父母最好從第一步開始,針對這種感情,教育孩子認識、接受、表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