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現在為什麼不敢輕易發動戰爭了?

宗錡W


原因非常簡單:

1.窮:

①美國現在窮的要求日韓把繳納美國的軍費增加五倍。

②窮的把4G符號改成5G糊弄美國平民。

③窮的開著航母去伊朗周邊轉悠了一圈就夾著尾巴落荒而逃了。

④窮的不得不從中東撤軍。

⑤窮的貿易戰打打停停,一直打就解體了。

⑥窮的不剛敲詐敵對國家,連自己盟國都殺雞取卵、卸磨殺驢了。

⑦窮的只能拿推特代替戰爭了。

⑧窮的臉面、信譽全部都不要了。

2.沒有盟國幫忙了,以前美國發動戰爭都是幾個國家以非洲鬣狗群掏肛的方式去侵略掠奪別國,現在是孤家寡人就像一隻落單的非洲鬣狗夾著尾巴在那裡不停的發推特哀鳴。

3.美國想攻擊的國家太強大了,美國如果強行發動戰爭有可能幾個航母艦隊全軍覆沒全部葬身海底。

4.美國的霸權被特朗普的貿易戰打的塌架子了,以前是美國帶領著一大堆國家打一個國家,現在有可能是一大堆國家打美國,這樣的局面美國還是第一次撞見,所以有點害怕。

5.內部矛盾徹底進入白熱化,美國經濟大廈早已是搖搖欲墜、危如累卵、朝夕不保,這時候如果發動戰爭很有可能直接導致美國解體。那樣特朗普就會被判絞刑。

6.其他大國也不是吃素的,如果美國發動戰爭其他大國很有可能在戰略上有大動作,這些大動作的結果絕對是美國無法承受的。以前美國在中東發動戰爭美國沒注意結果其他大國在戰略上發生了天翻地覆顛覆性的變化,現在發現了晚了,所以以後不敢了,因為再這樣下去美國的霸權就踏的可能剩下一堆廢墟。



明宇智遠


美國現在不敢輕易發動戰爭的原因也是方方面面的,原因很多,我們能想起來的和發現的只能是一部分,只能列出能想到的幾點列出來分析一下。

首先美國現在大不如從前了,上個世紀美國的實力一路飆升,那幾十年發展的很快,對於這麼大體量的國家來說要資源有資源,要人口有人口,只要方方面面的條件夠了,就能馬上進入高速發展。但是終有一天發展到一定程度再往上升就很難了,因為你已經足夠強了,再想有大跨步就很難了,而且稍有不慎有可能倒退。

長久以來,每個總統上臺幾乎都要打仗,再加上國內方方面面的矛盾(我們主要說的是軍事,其他方面就不提了,一筆帶過),對美國的消耗很大,這些年美國的錢越來越緊了,軍費卻不斷增加,如果單看軍費給人的感覺就是美國的發展依舊很快。在實際狀況不佳的情況下還要花那麼多錢,美國的疲態就會越來越明顯。

打一場仗,比如伊拉克、阿富汗,正面戰場排兵佈陣的仗打完了就完了嗎,美軍在兩個國家駐軍那麼多年,而且也在和各種游擊隊和非政府武裝作戰,也常常出現損失和傷亡,雖然賣軍火的大資本家賺的盆滿缽滿,但是美國政府和美國民眾卻在為戰爭買單。

相反的,美國的對手卻越來越強,越來越多,像伊朗、委內瑞拉,其實它們還是打不過美國,打完了美國雖然受損失,但是依然是一流強國,可美國不僅想做一流強國,它想做第一,國力下降一個排名美國都可能受不了。很多時候,越優秀的人越受不了被人超越,國家也是一樣,美國一邊想著這邊打不打,一邊想著會不會被其它大國超過去,這種顧慮讓它不再任性。

況且近些年來美軍的作戰能力很成問題,這些年打的戰爭雖然都是碾壓,可是對手都不強,強度很低反恐戰爭讓美國三軍適應了空海軍開路,陸軍上去走一圈的模式,而和有實力的國家打,三軍都要用,陸軍可能不僅僅是上去清理殘敵,需要硬碰硬的時候美國軍隊還會不會打仗?在絕對優勢面前,美軍肯定會贏,但是傷亡會大。

這個問題複雜,能給出的原因太多,以上所說僅為一些最容易想到的。


鍋蓋頭司令


說起來也真是奇怪,靠戰爭起家、發跡的美國,如今在特朗普的統治下,反而對戰爭失去了興致,即便美國鷹派人物博爾頓、蓬佩奧之流不時慫恿特朗普發動戰爭,可特朗普好像無動於衷,不僅如此,他還直言不諱地指出,是博爾頓等要將其引向戰爭的邊緣。

那麼,美國為什麼一反常態,不敢輕易發動戰爭了呢?

我們可以從特朗普個人、美國現狀、對手實力、美國盟友4個方面加以探討。

就特朗普個人而言,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唯利是圖的本性兩年來可謂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彰顯,他高喊“美國利益優先”,就是不擇手段為美國謀取一切可能的利益,哪怕得罪盟友,不斷從其身上搜刮駐軍保護費在所不惜。戰爭也是為美國爭取利益,如果不費一兵一卒,藉助美國的強大實力,就能撈取大量財富,何樂而不為?而戰爭怨聲載道,儘管最終美國大多也能取得勝利,可總免不了死亡,而且耗費巨大,導致美國整體實力下降的同時,還不被美國人民認可,真所謂費力不討好。

就美國現狀而言,本世紀以來,經過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多次戰爭的洗禮,美國遠不如從前,目前外債規模已累積達22萬億美元之巨,而美國全年的GDP雖然獨佔鰲頭為20.5萬億美元,可即便如此,還是入不敷出,加上本土工業空心化特別嚴重,這就促使特朗普不得不對戰爭說不,一旦戰爭不利,美國將更加衰落,而這正好中民主黨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下懷,她一直在尋求機會對特朗普彈劾,並將其送進監獄。

就對手實力而言,今年1-4月,美國要對委內瑞拉動武的架勢甚囂塵上,馬杜羅總統倍感壓力,但是軍方和廣大民眾誓死效忠馬杜羅,誓言不與侵略者妥協,在此情形下,馬杜羅在2月中旬舉行了聲勢浩大的軍事演習,250萬民兵和政府軍慷慨激昂,保衛祖國的情懷日月可鑑,這就震撼了美國的狂妄之心。如今美國陳兵波斯灣,對伊朗虎視眈眈,然而實力遠勝於委內瑞拉的伊朗,底氣更足,決心更大,甚至在6月20日果斷將侵犯領空的美軍最先進無人機擊落,展示了伊朗大無畏的氣概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如果美國貿然開戰,鑑於伊朗在中東的影響力,美國必將損失重大,後果不堪設想。

就美國盟友而言,現階段美國與北約盟友的離心力越來越大,尤其是德國和土耳其,屢屢與美國對著幹,在他們的帶動下,就連一向對美國唯命是從的日本都開始動搖了。此外,英國雖然與美國保持高度契合,是美國的忠實走狗,可苦於脫歐以及蘇格蘭脫英,已經力不從心。以往美國攻打伊拉克、利比亞都能有盟友的幫助,而今“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美國只有獨自應對,這是特朗普最不情願的。

可見,美國已不同於往日,總統也有別於前任,盟友更是離心離德,而對手實力又不菲,則美國還有心情發動戰爭嗎?


四十五度歷史


美國現在不輕易發動戰爭的原因有多方面,以前美國很容易發動戰爭,主要是美國的強大並打著人權的旗號使其價值觀比較容易引起西方盟友的響應,主要他們有共同的利益。但南聯盟戰爭後,堅挺的歐元開始走下坡路,歐盟才猛然醒悟到南聯盟的戰爭其實同時也是在打壓歐元,有點“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味道。所以在第二次伊拉克戰爭時,除了鐵盟友英國響應外,並沒有得到其它歐洲盟友的響應!而且美國在伊拉克也沒有找到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反恐戰爭也花了很多錢,但得到的利益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在世界上形成了很負面的形象。戰爭是燒錢的行為,美國的國內經濟也支撐不了戰爭的大量支出,再加上世界輿論也不支持美國的戰爭行為,綜合各方面的因素,使的美國再不可能像以前那樣為所欲為了!所以今年美國對伊朗也只能把航空母艦開到其家門口顯示一下實力進行施壓,但效果如何?大家一目瞭然。

總之,現代戰爭並非你想象的那麼簡單,除了雄厚的經濟支撐之外,還要多方面利益的權衡利弊,打下一個實力不強的國家容易,但留下的爛攤子卻很難收拾。不是嗎?美國當初打伊拉克一個月不到就打下了,但留下的後遺症卻影響很大,從而美國也給世界各國留下了很不好的影響,美國原來比較有效的民主、人權等價值觀也隨著戰爭的結束被擊的粉碎。倒是我們中國提倡的“命運共同體”展示的宏偉藍圖得到了聯合國的認可,也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的影響與支持!可見戰爭已越來越不得人心,美國弱肉強食的戰爭機器必將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反感與反抗。只有合作共贏,才能人間正道!


用戶大運河


美國現在不敢輕易發動戰爭,主要是因為總統特朗普是商人出身,發動戰爭就要拼命燒錢,而美國現在的國債高達二十多萬億,負擔越來越沉重,作為商人出身的特朗普總統不能不精打細算。

如果發動戰爭無利可圖,特朗普總統是不會輕易發動戰爭的。除非有哪個國家敢先動手打美國的盟國,那美國會不惜一切代價參戰。

另外,特朗普看起來瘋瘋癲癲,到處退群,到處發動貿易戰巧取豪奪,但特朗普與美國傳統政客相比還是比較仁慈的。比如伊朗打下美國無人機,美國已經準備好對伊朗目標進行狂轟濫炸,但特朗普考慮到狂轟濫炸有可能至少造成幾千人死亡,在最後時刻叫停了對伊朗的軍事打擊,而是用加大經濟制裁來報復伊朗。

美國現在不敢輕易發動戰爭的另一個原因是俄羅斯的干涉,當初美國想發動對敘利亞的戰爭,被俄羅斯派兵去敘利亞打擊恐怖組織而阻止了。今年美國想發動對委內瑞拉的戰爭,又是俄羅斯派兵去委內瑞拉,美國因此遲遲沒有對委內瑞拉動手,雖然俄羅斯派去委內瑞拉的軍隊只有幾百人,美國也不輕易與俄羅斯發生直接衝突。畢竟美國與俄羅斯是世界上核武器遙遙領先的兩個國家,不會輕易發生直接衝突。


厚德載物49847


我是東斯坦因,認真對待每一個問題!

美國戰線拉的太長,美國害怕顧此失彼

美國現在的戰線拉得過長。烏克蘭、敘利亞、波斯灣、阿富汗、南海、朝鮮半島、日本、委內瑞拉,美國的戰線遍佈全球。這麼長的戰線,哪怕美國是世界第一強國,也會感到力有不逮。

可是這些地方偏偏又都是具有很高戰略價值的地方,美國哪個也不想放棄。這也導致了美國不敢輕易發動戰爭。因為一旦開戰,美國勢必要向戰區集中力量,可是這樣一來,美國在其他地區的力量就要削弱很多,利益也無法得到保證。這顯然不是美國想要的。

軟柿子,已經都被美國收拾了,剩下的都是硬骨頭

薩達姆、卡扎菲等一幫實力不強,容易捏揉的軟柿子,已經都被美國在之前十幾年中給收拾完了。到現在,軟柿子早已經都被捏完了,剩下的都是一幫像古巴、朝鮮、伊朗這樣的硬骨頭。這幫傢伙可不好打,很可能就會使美國陷入戰爭的泥潭。到時候勞民傷財不說,甚至一個不好,美國還將會丟掉世界霸主的寶座。這是美國上下所不能接受的。

正因為與“這幫硬骨頭”開戰具有極大的戰略風險,所以美國現在在開戰的問題上都很小心謹慎。

外債太多

美國政府債務總額上限已經突破20萬億大關,達到22萬億美元,佔GDP的比重為109%,遠超60%的國際警戒線。如果算上社會中其他形式的債務,美國總債務甚至可能接近70萬億美元。如此高額的債務,已經將美國經濟的債務風險推到一個極高的地步,同時也使美元的信用大減。美國的經濟前景被看衰,美國政府的財政狀況更是已經到了如履薄冰的地步。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打仗是要花錢的,而且還是要花大錢的。如今美國在國庫空虛、入不敷出的情況下,自然不能像以前那樣肆無忌憚。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東斯坦因


首先,我們先來大致說一下戰爭的動因:

1.為了掠奪資源(當然也包括人口,因為人口涉及到勞動力和獲得稅收)

2.政治因素,某個事件而關係到國家的名譽或者地域政治格局的重大變化,從而影響到該國的一些利益

3.個人原因,某個國家的領導人的括張思想或者民族主義傾

就美國而言,資源並不缺乏,或者說不怎麼迫切

在地域格局方面,雖然有些錯綜複雜,但整個格局沒有重大變化

雖然不排除某位國家領導人會有民族主義傾向,但從古至今,民族主義是一直被歷史所拋棄的(宗教除外)

從經濟條件來說,雖然美國近兩年經濟有所回升,但全球經濟依然很不理想,美國也不能倖免於拖累之中(以往美國發動戰爭,多以財團的大力支持)

從歐盟和北約的盟約和合作的牢固度,甚至信任度來看,也大不如以往,歐洲小弟們的隨從性大打折扣了(甚至部分小弟已經離經叛道)

後冷戰時期的如今,世界格局也充分制約了美國發動戰爭(特別是基於軍事實力的相互抗衡),所以美國已無力在發動戰爭(特別是一些敏感地區,以及涉及到另一陣營的利益)的同時而能保證自身或者夥伴國的安全

以上陋見,望大家一起討論


西周之Hans


相信很多人看到你的標題一定會否定你的問題!

但我很認同你的疑問,因為你提到了“輕易”二字!

的確,每個人都明白戰爭帶來的後果-----生命、國破家亡、金錢、瓦礫。。。

全世界人都知道這個道理,難道美國人不知道?是美國蠢嗎?當然不蠢,所以任何一個國家(包括美國)都不敢輕易發動戰爭!

很多人之所以認為美國是戰爭瘋子,動不動就發動戰爭,那是錯覺!

每一場戰爭的背後都充斥著兩個字----利益!

什麼是利益?黃金、石油、戰略要地、政治地位、話語權等等!

如果沒有這些利益的存在,我敢保證,世界一定和平!

的確,在美國建國的200多年裡,大大小小的戰爭連綿不絕,有為了獨立而戰,有南北內戰,有被日本拖入二戰,有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冷戰等等。。。。。。

由此,很多人一定會很輕易的認為美國是一個相當好戰的國家,從而反駁你的問題!

但我並不認同這樣的說法,因為就拿很簡單的例子可以說明美國其實不能用好戰來形容這個國家的性格,那就是二戰。

總所周知,美國捲入二戰的關鍵是日本偷襲珍珠港,再次之前美國一直都和日本、德國、英國等國家同時有貿易往來,哪怕珍珠港遭襲當天很多官兵都在度假,這可以從一個側面說明美國人其實並不是一個好戰的國家。

至此,美國才開始真正的戰爭總動員,發行戰爭債券,進一步說明了他在當時並不想捲入這場世界大戰,如果他是一個好戰的國家,早就會蠢蠢欲動在那個動盪的年代利用地天然的地理優勢渾水摸魚儘可大撈一把,可他只想著在貿易商進行發展(戰爭財)。


再舉個例子:越南戰爭!當戰爭爆發後期,美國媒體都有不少的報道,顯示人們無法理解越南戰爭的意義,很多美國電影都出現了反戰題材,士兵回國後不收待見等等。。。也體現了美國民眾其實並不崇尚於古希臘“帶著盾牌回來,或者躺在盾牌上回來”的好戰精神。

所以我們並不能說他它是好戰的,也非常肯定你的“不敢輕易”。

但是,美國是一個精於計算戰爭得失的國家,他不會像伊拉克那樣得意忘形的被美國扶持後不顧美國警告,不計後果的發動波斯灣戰爭。不會像蘇聯那樣光顧著同美國再某一領域拼個你死我活而不顧民生。所以你的“不敢輕易”可以用更合適的詞去代替----“不值得”。


所以,美國不會為了一場不值得的戰爭去付出,沒有足夠的回報,他是不會那麼做的,而很多人當年看到鮑威爾拿著一罐“洗衣粉”說:這就是伊拉克的化物證據。時,只看到了戰爭的啟動,從而給人的影響是好戰!

但他們卻忽略了薩達姆無視美國的警告,以及自身的問題。以至於讓美國無法控制中東這塊戰略要地,所以他必須要幹掉薩達姆。而不僅僅為了石油。

說了這麼多難道我是想為美國洗白嗎?美國反而變成好人了?不!

說了這麼多,是為了更加證明美國並不是“不敢”、“輕易”的發動戰爭,而是在“值得”的情況下,用他那貪婪的本性去發動每一場蝗蟲式的戰爭!掠走一切的戰爭!

這才是他“不敢輕易”發動戰爭的原因!-------貪婪!


疏漏頗多,煩請指導!

我是老元,期待您的關注。


跳跳虎阿拉丁


現代戰爭可不比以前了,不是比拼誰人多,拼的是軍事實力,經濟實力。

現代戰爭最大的特點,就是燒錢,強大如美國,也不敢隨便發動一次戰爭。想象一下,一架普通三代戰機動輒幾千萬美金,一艘航母幾百億造價,隨便一場現代戰爭,都是數以億計衡量的。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使得美國陷入戰爭泥潭十多年,關鍵是未曾取得絲毫進展。

再者,戰爭成本不一定能收回來,無本的買賣大家都喜歡,虧本的生意誰願意做,沒有既得利益,誰願意燒錢打仗?


蒼穹何以如此湛藍


這話特朗普就不愛聽了:什麼叫不敢發動戰爭?貿易戰不是戰爭?敢情非要吃大米才是吃飯?非要真刀真槍地幹一場才叫戰爭?

根據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的說法,美國自1776年建國至今,242年的時間裡,只有16年沒有戰爭,可以說無年不戰。當然,這裡的戰爭指的是真刀真槍的幹。

但是當下的美國卻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熱愛和平,難道說特朗普要改頭換面兼任和平使者了嗎?當然不是的,在靜夜史看來,美國沒有發動所謂的“戰爭”,是因為當下的美國不需要這樣的戰爭。對於美國而言,戰爭沒有有無硝煙的區別,勝敗才是區別戰爭的唯一標準。今天的中美貿易戰,對美國而言就是一種沒有硝煙的戰爭。

那麼,為何無年不戰的美國,不去輕易動刀動槍了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打殺傷元氣

很多人認為美國“不敢”打仗是因為窮,畢竟“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再牛的國家,如果不停打仗,不僅人員傷亡受不了,國家財政更是入不敷出。典型案例如大英帝國,1899年的布爾戰爭讓這個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國元氣大傷,再也無力進行大規模的殖民擴張。為沒有殖民地支撐的大英帝國由盛轉衰。

所以理論上說,美國不動刀槍,根本原因就是沒錢。

關於這個結論,特朗普表示呵呵。因為世界上恐怕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像美國這樣因戰爭而不斷強大的。

和其他國家不同,戰爭對美國不僅不會拖累,反而是促使美國不斷強大的助推器,尤其是兩次世界大戰,直接將美國送上了超級大國的巔峰。


而且自1944年創立佈雷頓森林體系,1973年建立美元石油霸權後,美元稱為美國攫取世界各國財富的主要手段。說白了,美國的一切開銷,除了印美元的成本,剩下的都由別國掏腰包,這就使得美國字典裡從沒有“窮兵黷武”四個字,戰爭的炮聲在美國聽起來,簡直就是金幣碰撞的迴響。

而毫無疑問,戰爭除了有著改變世界格局的重要作用,還是美國消滅挑戰美元石油霸權勢力的手段,比如薩達姆政權、卡扎菲政權。

但當下的美國沒有這方面擔憂,雖然土耳其很狂,伊朗很囂張,但無論埃爾多安還是哈梅內伊都沒有挑戰美元石油霸權的能量,所以美國沒有理由消滅他們。


從制裁伊朗的事件來看,特朗普看似進退失據,實則已經勝券在握,因為推翻伊朗還有下一個伊朗,美國的目的只是讓伊朗亂起來,打亂伊朗的發展節奏,以維持美國的優勢。而毫無疑問,特朗普的目標已經達到。

所以,能吵吵就能解決的,何必要動手?

2、盟友不給力

美國之所以越打越富,除了美元石油霸權的神奇力量,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但凡出兵收拾某國,有沒有聯合國的蓋章批文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有前呼後擁的氣勢,也就是一大幫小弟的追隨。


這種看似效率不高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各“盟友”現場觀摩,產生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最終起到更加依附美國大哥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則是要求“盟友”分攤軍費,畢竟有出國“學習”的機會,怎麼的也要交點學費意思一下。而這個“意思”,就有效減少了美國的戰爭開支。

但是最近幾年,盟友雖然還是一如既往地弱小,但是脾氣卻開始見長。

特別是德國,從伊拉克戰爭開始就表示拒絕追隨美國出兵,而這個壞榜樣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因為忤逆美國沒事,所以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得過且過”,昔日追隨美國大哥打天下的熱情逐漸被佛系的心態打敗,誰愛去誰去,反正我不去。


因為盟友數量大為減少,所以本質上就決定了美國需要承擔更多的開支。雖然美債的雪球越滾越大,而且其他國家也表示不著急還,但當美國財政收入還不夠抵美債利息時,美國人也不得不開始著急。

雖然美國即便落魄,身邊也有英國這樣的忠實夥伴,到“英國脫歐”和“蘇格拉脫英”等事件交織,英國表示心好累的說,在治隨美國的道路上也逐漸開始力不從心。

所以,不給力的盟友,是美國不敢輕易冒險的重要原因。

事實證明,特朗普絕不是很多人眼中的白痴弱智,相反,他很精明,在商人思維的指引下,特朗普以“美國優先”為嚮導,不斷要求盟國尤其是韓國增加軍費,其攤派要錢的手法讓國際社會歎為觀止,而這,也是維持美元霸權的重要手段。


所以,和平絕不是結束,而是大戰前的沉寂,當下的美國顯得無比剋制,但未來的美國必然再度挑起戰爭。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