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遷徙裡的懊悔

又到清明

每年三月,作為遊子的我,內心的那片柔軟總會被祭祀文化的雨水打溼。自從離開農村到發達城市“謀稻糧”,雖然跟古時闖關東、走西口的那份背井離鄉的割捨和壯烈不同,但有情感的人類和遷徙的候鳥不同,分離總帶著諸多不捨。

王虎‖迁徙里的懊悔

事實上我從甘肅老家南下到廣東後,家裡祭祀的事情用不上我操心,老家有大哥、大姐和二姐,他們照顧著母親的日常起居,父親的墳埋在老屋對面的山上,有大哥逢年過節祭奠,我大可放心。怎奈隨著年齡不斷增長,那份思念由情感細絲逐漸擰成粗壯麻繩,把我那份遊子的心越拴越緊。畢業就遇到了失業潮,離鄉是無奈之舉,是生計所需,不像今天村裡人議論的那樣,本事好的去了發達城市。

這些年生活在南方,對老家的關注並未減少。比方說老家建成了高鐵,我高興著;老家冒出個瘟疫之類的疾病,我同樣充滿憂傷。根在那裡,不管腳步走多遠,都在圍繞著那個根的原點劃圈兒罷了。當然村裡人對我們遊子也有各種不同的看法,有些賺了錢的,覺得我們能力差,混不出個名堂;有些生活不及我們的,又說我們上完大學離開後,給村裡沒有什麼貢獻。事實上,我們只是個普通老百姓,都在為自己的生活掙扎,就算有份光宗耀祖、懷報桑梓的想法,現實的困窘總把人的那點美好想象力不斷擠壓。

對故鄉的牽掛有嚴格的季節性。比方說過大年的雪冬天,比方說細雨紛飛的春季清明。清明祭祀是中國孝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說到孝字,我總都覺得臉部發燒。父母親談到孝順孩子時,總會說愛吃辣物的是“武藝才”,不吃辣物的是孝子。小時候一心想著做孝子的我,面對一盤辣椒炒雞蛋,即便嚥著口水跑到廚房裡偷吃半口,也不會當著哥姐的面吃一口。那個年代食物緊缺,一家人一年也就吃上一半次辣椒炒雞蛋。脾氣不好的哥卻是跟父母親在一起生活時間最長的人,我這個想著做孝子的“好人”,跟哥哥姐姐們相比,離孝順二字更遠。

因車禍去世的父親在世時喜歡抽菸喝茶,可他連一口我買的茶葉和菸酒都沒有享用上。清明節,我更多在懊悔中度過。

【編後語】清明節,是懷念親人、憑弔先輩的“感恩節”。當前,中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根據中山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部署,2020年清明暫停現場祭掃活動,中山日報發起“清明思親”徵文活動。主題為“清明思親”;追思對象為已遠逝的親人;徵文以散文為主,篇幅800字以內。徵文日期:即日起至4月4日。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請一投一稿)。文末請註明真實姓名、聯繫方式及銀行賬戶全稱、賬號等。

◆中山日報報業集團新媒體中心

◆二審:藍運良

◆三審:嶽才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