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說:疫情還沒結束,我的“北漂”生活卻徹底結束了

很久沒聯繫的大學同學,在QQ上給我留言,說:“桃子呀,我這兩天要離開北京了,準備不再北漂啦。我一直很清楚的知道,我將來終有一天會離開,離開這個揮灑和釋放了我整個青春的地方,我當時想,離開的理由一定是它的高房價,可我怎麼都沒想到,迫使我徹底下定決心的,盡然是這場毫無防備的疫情。不過這樣也好,即使繼續奮鬥下去,我和我老公仍然付不起這兒的房價,仍然安不了家。我們依然在流浪,身和心依然無處安放。不過也不是沒收穫——我家小公舉快要上小學了,恰好回老家,弄弄戶口,得把我的寶貝,先安頓好,祝福我吧,~親~。”

朋友說:疫情還沒結束,我的“北漂”生活卻徹底結束了


最後又留言:“我們昨天收拾行李,打包東西的時候,看到了你送我的小,想起來,我們都已經好久沒聯繫了, 不知道現在的你,在那個城市,過的怎麼樣,還如意否?你曾見證過我的開始,現在給你說一聲,讓你也見證見證,我的離開,就當是為我拼命努力了的那10年,做個告別吧。桃子你知道嗎,畢業後的這麼多年,我經常懷念,我們曾經無憂無慮的校園生活,那時的日子就跟天堂似的,沒生活、生存壓力,只要好好看書、學習就好,簡單而又清淨,多好!在校時,總期待畢業,盡情的想象著等畢業後,自己一定要如何如何努力、如何如何的奮鬥,然後牛逼的改變這個世界,走上人生巔峰。實際情況卻是,我們沒能力改變這個世界,就被這個現實而又殘酷的世界,打壓的支離破碎,現在連夢都不敢做。後來有一次,我把這事說給我家餃子男聽,結果他沉默了下,狠狠地擼了一把我的腦袋,說,嘿嘿,這有什麼,我們宿舍的幾個人,當時也是這樣想的,說明那時我們還年輕啊!是啊,那時的我們真年輕,真好……”

朋友說:疫情還沒結束,我的“北漂”生活卻徹底結束了


看完朋友的全部留言,我五味雜陳,不知道說些什麼。更不知道該如何回覆,該怎麼安慰她,或許她壓根不需要我的安慰,只是在將要離開的這一刻,想找個人,說說話,說說那些年,積攢在心底的委屈和無奈吧,想讓它們能偶爾的出來吹吹風,透透氣,曬曬太陽。

我記得她是畢業那年就直接去的北京,2010年至今,整整10年。那會兒剛剛畢業,彼此間聯繫的比較多,她經常打電話給我,有次在電話裡哭,說她今天陪同領導,請某單位的幾位領導吃飯,就為了把項目成功拿下來,說一上桌就擺了14瓶白酒,可他們算上她這個姑娘,總共才7個人。喝到最後,只剩了多半瓶白酒,其他都喝完了。她說,她剛吐了,吐了個昏天暗地,她這會剛從地鐵的廁所裡出來,她說,她不知道這一刻為什麼特別特別的難過,就想哭,不知道還能打給誰,就打給我了,當時,她在電話那邊,邊說邊哭,我在電話的這頭,淚流滿面,不知道怎麼安慰她,就只能沉默,等她哭完了,控制好情緒了,在電話裡沉默了幾十秒鐘,很清楚的感覺到,彼此粗壯起伏的呼吸聲裡,那種蒼涼和無奈。可明明那時的我們,只有25、26歲,明明才剛畢業沒多久,怎麼就都有了蒼涼感了呢。

靜默了許久,我說,要不你換份工作吧,這都是你這個月,我所知道的第7次還是第8次了吧,三天兩頭的喝酒,身體會垮掉的,而且你別忘了,你是個姑娘,不是爺們兒,這麼喝下去不是個事,不划算的,換份非銷售,穩定點的工作吧。

她聽完,先深深的、急促的吸了幾口氣,又長長的噓出去了一口氣,沉默了會說,不行啊,就我們這專業,除了幹銷售還能幹什麼呀,再就是行政前臺類的,可行政前臺類,看顏值不說吧,就那轉正後,一個月才3000左右的死工資,在北京沒法活啊。

幹其他的?她自嘲的說到,像我這樣,要顏值沒顏值,要身材沒身材,要背景沒背景,要資源沒資源的普通人,就僅僅有張本科學歷證的人,哪來那麼多選擇,不是這個單位就是那個單位,它們都差不多的待遇,差不多的工作性質,它們在這些方面基本都是同質的,差別不大。

可桃子你知道嗎?在北京的大街上,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用多如牛毛形容都不為過,你隨便走幾步,問問,可以說是一抓一大把,一點都不誇張。名校畢業的學生還值錢點,像我們這樣普通大學畢業的,在北京,就跟沒學歷似的,半毛錢的用都沒有。

唯一的好處,就是可以獲得那些,寫著“本崗位只招收專科及以上學歷/本崗位只招收本科及以上學歷”字樣單位,投遞簡歷的權利,真的,就只有這個權利,雖然學歷上不卡你,可一看你不是名校的,照樣直接pass掉,你的簡歷只是比學歷低點或者沒學歷的人,多活了幾分鐘甚至三兩天而已,可也就僅此而已了!我竟無言以對,因為,我所在城市的情況,比她那邊好不了多少。

她說,先這樣湊合著過吧,再堅持堅持,努力的多籤幾個單,好好的掙點錢吧。至於跳槽換工作,以後再說吧,先積累積累經驗,免得將來跳槽後,因經驗不足,又得從零再開始。

後來,她說,我現在好受多了,謝字就不說了,掛了啊,下次再聊,我要去趕公交了。這時的她,已經坐了 40多分鐘的地鐵了,途中導了幾導。還有1個小時零幾分的公交得坐,不過這次不用轉車,直達,然後就步行到她住的那個小窩。

朋友說:疫情還沒結束,我的“北漂”生活卻徹底結束了

她們公司每天工作時間是7小時制,中午休息2個小時,加上路上的5個小時的通勤時間,總有種一直在路上的感覺,離單位近的房子,太貴了,租不起,甚至連想都不敢想。為了不遲到,每天得很早就起床,因為路上堵車情況的不確定性,就得提前出門,預留出可能發生堵車所產生的時間,要不然這個月的全勤獎又沒了。

活在這個地方,每天一掙眼,就習慣性的計算,今天是周幾,得幾點出門,幾點到哪,才能做到不遲到。每天還得想,好多遍的是,中午是和同事合著叫飯吃,還是自己出去吃,才划算,而自己總會選更省錢的那個。因為不計算著,很容易發生,日子才過月半,錢已經沒了的事。

你看,日子過得緊巴而又無奈,可這就是生活。原生家庭條件好的人,因為能得到來自父母的幫助和貼補,日子相對會好過很多。

可惜,我們都是原生家庭狀況不怎麼好的人,你沒得依靠,你只能孤身一人、奮勇向前。

你只能繼續這種,你不願意過,但目前必須得過的生活,因為這就是現實,你沒資格選擇,沒資格向生活說“no”。

後來的一年多里,斷斷續續的聽她說:單位有個湖北的理工男追他了,個頭不是很高,可待她很好,總是喜歡包餃子給她吃,就是話少了些,不夠機靈。我說要那麼機靈幹嘛,對你好,人善良有責任心就好。你已經夠機靈的了,再來個機靈的,豈不是天天干架,這樣互補,正好。從此後,她男友被我戲稱為“餃子男”。

沒多久,在網上說,她最近打算要跳槽了,原因有二:一是繼續待原公司,沒有她所能前進的空間了;二是她們單位不允許員工之間搞對象,之前都是悄咪咪的,跟搞地下工作似的處著。現在被領導知道了,到了做出選擇的時候了。他對象是搞科研方面的研究性工作人員,而她是銷售人員,兩人合計了下,還是她離開比較好。

朋友說:疫情還沒結束,我的“北漂”生活卻徹底結束了

後來的我們,她忙著跳槽找工作,我為了生活,奔波、輾轉於不同的城市,忙忙碌碌。很多時候想打電話和她聊聊,說說什麼。電話快通時就又按下了掛斷健。想找她傾訴,又不知道從哪說起,可能是經歷的多了,積攢在心底的塵埃太多了,一下子想拿出來整理整理,發現,塵埃厚的快找不到,原本的那顆心了。

年輕的時候,心情不好時,會找朋友傾訴、倒苦水,發洩發洩。年齡大了,慢慢的,就不往外倒了,學會了自我消化和沉澱,因為,這年頭誰都不容易,沒有傘的孩子都在雨中獨自裸奔,你不是個例。這時的你,已經懂了,不打擾,就是你對朋友最好的祝福。

忘了是哪一年了,她說她和餃子男終於修成正果,要結婚了。

又過了差不多兩年多,在電話裡,她幸福的告訴我她生了個女兒,已經8個月了,胖乎乎的,很可愛,孩子是她媽媽從老家過來,專門給帶的,因為婆婆身體不好,帶不了。

他們倆準備,在老家和北京之間選個城市,先首付套房子,慢慢奮鬥著還。後來,貸款過程中出了點問題,好像導致買房計劃破產了。

再後來,就到了今天。在這個過程中,因為不停換地方,我的號碼一直在隨著地方,不停的變動,慢慢的,就失聯了。幸好,還有QQ,都忘了自己有多久沒和人聊過天了。以前在網上可以和不認識的人,天南海北的瞎侃,現在都不怎麼張嘴說話了,別說網上聊天。

覺得以前的我們真年輕,真幼稚,想想,有什麼可聊的呢,說的還全都是廢話。現在的我,能用電話直接說清的,絕不用短信和微信發消息,能一句話說完的絕不用兩句話,變懶了,懶的多說多聊。現在的我,成熟的同時,也已經開始在變老了。

在老家無處安放的是靈魂,在大城市無法安置的是軀體,所以就有了這些漂著的人,回不去的老家,留不下的大城市。她要重新開始了,我還在外繼續漂著。不知道那天會結束,現在只想把每個當下過好,讓自己好好的活著。

有人說,不在老家舒舒服服的待著,非得跑大城市當一漂族、蟻族,待老家多舒服呀,離家近,即使掙錢少,可消費也低啊。這話多像那句“何不食肉糜?”可這位朋友不知道的是,在很多人的老家,除了公務員和事業編之外,你連個上班和繼續奮鬥的企業和單位都沒有,除非和父母輩一樣,繼續種地務農。

而且,在老家,除了房價比大城市低好多之外,很多人老家的消費水平已經趕超二三線城市的標準了。在所謂大城市漂著的我,每次回家,都得感嘆一次,老家東西好貴哦,這個付不起,那個付不起,發現自己掙的真少,少的活著都難!

朋友說:疫情還沒結束,我的“北漂”生活卻徹底結束了


你看,出去奮鬥你還有點希望,繼續在老家,你連活著都難,會直接被現實pass掉。所以,你只能在明知沒有未來的大城市,繼續當漂族。

職場叢林的法則很殘酷,微不足道的個體沒有太多選擇的餘地,往往一再的被迫選擇著。

儘管如此,將來的我們不論到哪?做什麼職業,只要永遠不失去那顆勇敢、拼搏的心,一切就都會有希望的,不是嗎?

此時的離開,未嘗不是種新的開始,祝福你,我親愛的朋友!


大學畢業後的你們,這些年過的還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