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推行全民說普通話能成功嗎?

梅說什麼


好象不太可能,因為地方方言和口音在川渝滇黔根扎得太深,特別是重慶人。我本人不到20歲去的哈爾濱,當地人一口純正普通話令我十分羨慕,於是我利用在學校學到的那點拼音字母知識和千方百計和當地人交朋友,學他們說話。說實在,我真的非常刻苦,非常虛心好學,日夜都在想著自己有一個純正的普通話。可是,50多年過去了,我的普通話還是帶著濃濃的川渝味。如今回到重慶,沒用吹灰之力又說起標準的重慶話了。可能也是我笨,到底還是沒學會說普通話。

我做了個總結,重慶人說普通話的難點是:三聲二聲不分;帶鼻音不帶鼻音不分(比如藍和蘭,農和龍等);捲舌和不捲舌不會。這幾道關很難過,除非從很小時候學起,過15歲就沒門了。

另外,方言也是難點。普通話都是以北方方言為主體方言構成的(其他構成是北京口音、現代白話文語法),重慶人的地方方言很多,套在普通話裡都能笑死個人。不過,這不算啥,只要去北方呆一段時間或多和北方人接觸,還是能解決的,這也算不上什麼知識,記住它,說普通話時用上就行了。

總之,重慶人說普通話有難度,要從娃娃抓起。現在重慶的北方人很多,有孩子的家庭多交幾個北方朋友,潛移默化,重慶普及普通話再難也還是辦得到的。


觀1世1界


重慶人,我爺爺說話還有入音,我父母能說,當平時不說,我不能說了,但能聽懂,我的孩子就聽不懂了,不光是入音的發聲 ,傳說中的重慶方言也在不斷的變化。比如“奶奶”,老方言為平聲,我就說成仄聲了。比如鞋,我讀“hai”,我的孩子就讀成“xie”了,調還是重慶的調。國內在普通話的影響下,說其他方言的人數大幅度減少,但唯獨說西南官話“方言”的人數在增加,這不是重慶一個地方,原因很簡單,就是四川方言在不斷的和普通話融合,很多字的讀音的拼音在向普通話靠攏,發音的平仄也在向普通話靠攏,詞彙也在向普通話靠攏,唯獨保留了音調而已。所以感覺說四川話的人越來越多了,從另一個側面反應了,一種方言如果想保留下來,必須包容,必須改變。


葉蟬135


nl不分,hf不分,這四個拼音字母就能撂倒一大批重慶人!舉個例子!我以前的一個顧客,我問她貴姓?!她回答我古月fú,我就一臉懵,想破了頭也不知道古月fú,怎麼寫!我說我實在不知道,你給我寫出來吧,結果是“胡”!比如愛你,要說成愛lǐ


紅雨


能成功,因為有先例,就是武漢,在2010年以前武漢幾乎大街小巷,平民百姓說的都四武漢話,現在已經變成了普通話為主,重慶就是下一個武漢,當外地遷入的越來越多,當這座城市越來越包容,越來越向大都市發展,普通話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現在川普和重慶話多是因為重慶目前生活的幾乎都是本土和西南一帶的人


水冰寒雪


兄弟夥,對於你這個問題,我今天鬥發表了個人言論。重慶話是我們重慶人的精髓與靈魂,是一種信仰!推廣最多推出個川普來,四不像的產品。咱們3000多萬人的重慶,祖祖輩輩說了多少年的重慶話,根據記錄記載從明代都開始了,普通話才多少年的歷史,不是我說,本身方言都在逐步減少,保護方言文化精粹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使命。生為重慶人我感到驕傲,重慶人一輩子重慶魂。


臉紅的飛魚


普通話跟重慶話的語系其實是一致的。

只要不用區縣的方言,說慢一點,音標準確,外地人基本能聽懂的。

年青人的普通話會流暢些,而老年人因為丟了小學的拚音,而現在多用手寫,極少用拚音打字,所以,因習慣而會困難些。

沒有關糸,不止重慶,現在全國時興的,並不標準的各地方言普通話也是遍地開花,不信外省走走看看,南腔北調大有人在。

聽不明白看臉色[呲牙]無礙。


秋葉冬枝2


重慶就是這樣的,你聽得懂就聽聽不懂算了!幹嘛非要說普通話。我喜歡重慶話。有氣質


手環520


不是都在說川普嗎?


龍蝦61184931


普通話是中國法定語言。是世界公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語言。是國家工作人員,在公開場合必須使用的語言。講普通話,得到國家的認定和支持,也會得到全國各族人民的認可。

中國國土遼闊,方言眾多,很多方言互相之間,不能順暢地交流,或者根本不能交流。唯有普通話在中國領土可以做到暢通無阻。熟練地使用普通話,可以給人帶來便捷、帶來機遇、帶來經濟效益…。很多國人受益於普通話的恩惠良多!因而,學習,使用普通話,都是發自內心、自覺自願的。好多遠見卓實的家長,在給娃娃僱保姆時,都要考核對方的普通話水平。

由於近些年,經濟、科技的飛速發展。各地人民的交流頻度、深度,都達到了空前的規模。普通話藉助於此天時、地利、人和、和科技手段(廣播、電視、多媒體…)的助推,也開始迅速、高度的普及。據國家統計部門的數據:截止2016年底,全國經常使用普通話交流的人口,已達到總人口的75%。並且,這一數字仍在迅速上漲,予計2020年,可達到80%。

根據語言形成的原理:一個地域,普通話普及們規模和速度,是和該地區的經濟、生產力發展水平成正比的。只有封閉、落後、與外界缺少交流的地域,使用的語言才會相對長期保持“原生態”!據此,一個地區越發達,普通話的普及率就會越高、普及速度就會越快。

重慶,會例外嗎?



橡木桶61955766


重慶話推廣大使肖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